汉朝建立之初,北方匈奴趁中原正值内乱,悍然跨越秦、赵、燕长城,对北方地区进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由于此时的长城年久失修,且汉廷没有余力在此驻军,匈奴竟逐渐习以为常,反复南下掳掠,对汉朝的初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高祖刘邦、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这四位汉初皇帝,为了王朝稳定不得不对匈奴实行怀柔政策,以和亲、进贡等方式换取边界稳定。
元狩二年,匈奴人再次进犯河西,掠夺财物、牲畜不计其数。只不过,这一时期的西汉王朝已与建国初期不可同日而语,汉武帝立即对匈奴采取了多次军事行动,均将匈奴击溃。将匈奴人赶出河西之后,汉武帝开始向该地区移民,大力支持农业开发,并于边境驻扎守军,修建长城,防止匈奴再次进犯。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向匈奴宣战,汉军兵分两路向北征讨匈奴军:
汉军主力由李息统领,由代郡出发,目标是匈奴的主力部队;
卫青所率领的奇袭军则自云中出发,偷袭匈奴右方。
卫青一路所向披靡,沿着黄河向西横扫陇西,战无不胜,最终,光复河套地区。此后,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提议,于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又移民了十万百姓从事农业活动。在朔方城秦万里长城原址的基础上,汉武帝又命苏建对该段长城进行翻修和扩建。
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正式爆发,霍去病两度奇袭匈奴,总共歼灭了超过四万名敌军,又整编了四万名乱军,彻底粉碎了匈奴右部。自此,河西走廊重新纳入大汉版图。像开发朔方郡一样,汉武帝再次设郡移民,修筑防御工事。武威、酒泉两郡被设立后,一条始于令居,途经河西走廊,西至酒泉北部的“令居塞”长城拔地而起。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发动了北伐战役。在这场史称漠北之战的战争中,卫青、霍去病舅甥率十万兵马,完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战略奇迹。自此,西汉王朝的版图扩张至乌桓边塞地区,秦朝的万里长城被重新修缮并加以利用。公元前111年,汉代名将赵破奴再度击溃来犯匈奴,并在河西走廊增设两郡,分别为敦煌、张掖。
仅三年后,赵破奴又击败了楼兰王。自此,汉长城自酒泉延伸至玉门,再次扩大了防守面积。到了公元前101年,李广征讨大宛之后,汉长城又从玉门延伸至蒲昌海,也就是今天的罗布泊。《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经历了长达二十六年的对外战争,汉长城体系终于成型。
随着长城拔地而起,河西四郡成为稳定的农业区。可想而知的是,河西四郡的稳定,直接影响了汉代后续对西域的开发及丝绸之路的崛起。
前段时间笔者在网上看到关于“长城无用论”的论调,持此观点的历史爱好者认为,长城是一种劳民伤财的防御工事,于国土防御而言作用微乎其微。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谬误,长城虽无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入侵,但却能起到其他辅助作用。
首先,是军事作用。
汉武帝是一个继秦始皇统一之后,把封建专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下来的重要人物。自两周以来,古人就已经开始利用烽火台进行传讯和预警。长城的烽火台可以将战报迅速传递至京师,让朝廷及时作出反应。
此外,长城虽无法防御大规模入侵,但对于小规模的劫掠来说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驻守在长城附近的军队能够借助长城进行快速机动,防御小型劫掠,保境安民。也因此,汉武帝不仅修缮秦城,而且新筑长城。长城工程规模的宏大,更远远超出秦皇长城之上。
其次,是经济作用。
西汉所筑河西长城、亭障、列城、烽燧,有力地阻止匈奴的进犯,对发展西域诸属国的农牧业生产,促进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对打通与西方国家的交通,发展同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
两千年前中国的丝织品即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经康居、安息、叙利亚而达于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条“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远及两万多里,在汉王朝管辖地区就有一万里以上。可以说,在丝绸之路建立之前,边境走私活动频繁。长城能有效防止走私者越境或入境,保证了边境经济的平稳发展。
因此,长城所具备的绝不止是象征性作用。
之所以古代修建长城的统治者大多会遭到后世诟病,主要原因在于长城所起到的作用属“防患于未然”,其效果并不显而易见。而且,用大量人力物力所修建出来的长城,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工程,时人很难理解这种工程会为当代带来怎样的福利。
因此,古人(尤其是贫苦阶层)对于修建长城大多持有反对态度,因此,还诞生了“孟姜女”等有关长城的悲剧故事。总的来说,长城绝非无用工程。仅我们今天介绍的汉代长城,就为汉代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更是奠定了今天华夏的基础。
参考资料:
【《汉长城的发展》、《最长的长城——汉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