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听说过历史上的千里马“青海骢”,但未必了解吐谷浑国,这是建立在草原上的王国,长达350年。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当年,吐谷浑率部一路西行,来到枹罕(甘肃临夏)建国,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名字为族名和国名。
吐谷浑只是庶子,虽然,统管了1700户部众,却是和可汗位置无缘。他的弟弟慕容廆凭借着高贵的身份,成了慕容部落的新首领。吐谷浑心里还是有想法的,不久两部的马群发生了马斗,兄弟俩因此有了争执,吐谷浑心中气不过,干脆带着他的部众走了。
先说个参考数据吧:中国最东端的乌苏里江到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直线距离为4880公里。吐谷浑的决定注定了这个长途跋涉的艰难——历时30年。吐谷浑“离家出走”时正是西晋的末期,那时多乱,先是王朝内部厮杀,然后,就是长达近300年的割据混战。
也就是说,吐谷浑国的建国时间,就是和这个混乱时局并行的,它能独善其身,并且,发展壮大,离不开它“左右逢源”的策略,就如:它和西秦的关系,一边和西秦打仗,西秦限制它往北面发展后,它一边又向其称臣纳贡。
不过,保持吐谷浑持续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则是连续几代吐谷浑王重用儒生,那厢16国割据交战正酣之时,吐谷浑国这边闷着头扩张自己的领土。
一座古城见证了这个王国衰落。
伏俟城古城遗址在青海湖以西差不多7公里处,伏俟城是“王者之城”的意思,是吐谷浑国的都城。它的规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宏大,城墙的残高大约在6米左右,周长也就是800米左右。也许是历史太过于遥远了,如今的城内看不到任何建筑遗存。
隋朝想收了吐谷浑,只是没成功,对吐谷浑造成的伤害也就是暂时让它休克了下。唐朝初年,李氏家族对吐谷浑可一点都没客气,当然,这不是没有缘由的。
此时的吐谷浑此时依旧奉行“左右两边倒”的策略:
一方面、频繁派遣使者去长安;
一方面、逮着机会就在唐的西边搞点小动作。
李世民可不是一个好欺负的皇帝,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廷两次发兵:
第一次是六月,段志玄给了吐谷浑一击,不过,追到青海湖就回头了。
第二次是十二月,这次可动真格的了,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作战部队都是精锐。这一次应是吐谷浑自己找的麻烦,被打了一次后还继续犯凉州,唐廷当然不能容忍。
吐谷浑败的有点惨,唐军兵分左右两路围堵,俘获吐谷浑重臣和将领多人,并且,还缴获了大量杂畜。这一仗可以说是大伤了吐谷浑的元气,自此,吐谷浑分为了东西两部,当年的匈奴也是这般经历。西部的最后归降了吐蕃,而东部的最终归降了唐朝。
633年,为吐谷浑国画上句号,那年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归降了兴起的吐蕃,吐蕃发兵来攻,诺曷钵领着残部投唐,不过,还是有不少吐谷浑人不愿意离开故地,然而,他们的力量已是无力再护着自己的家园了,吐谷浑彻底灭国,一段350多年的传奇故事就此落幕。
不过,唐朝和吐谷浑的故事还在继续,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诺曷钵向唐朝献牛羊15000头,第二年诺曷钵娶了唐朝宗室女子弘化公主,后被唐高宗封为了驸马都尉。公元666年,诺曷钵更被唐廷封为了青海国王,子孙世袭直至贞元年间(785-804年)。
到唐朝后期,吐谷浑的一些后裔移居河东、有的仍然居于凉州,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属后晋石氏。天福初(936)燕云地区割属契丹,吐谷浑人附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它民族。
吐蕃灭吐谷浑后,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附落犹存,达延芒结波与素和贵等仍拥重兵。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后裔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到12世纪后,河东的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会。
元朝时,这一部分人统称作“西宁州土人 ”。
《隋书》和《北史·吐谷浑传》都提到青海湖中有山,将马放于此处喂养就成了日行千里良驹——青海骢。吐谷浑原本就是从辽东鲜卑慕容部落迁移而来,所以,养马业很是发达。除了大家熟知的青海骢,还有“龙种”马和“蜀马”这些良马。吐谷浑和北魏之间就经常进行牦牛和蜀马的交易。唐朝在赤岭(日月山)开辟茶马互市,赤岭就是青海湖的门户,包括青海骢在内的交易应是少不的。
就当时的高原而言,吐谷浑的文明程度较高,已进入封建化时代。他们通用鲜卑语和汉语,没有自己的文字,其贵族阶层多使用汉文。婚俗与突厥大体相同,以妻后母、纳寡嫂、妻弟妇的“收继婚”为婚俗的主要特点。并且,吐谷浑的自身文化也影响着中原国家,隋唐的“北狄乐”包括了吐谷浑的“马上乐”,而唐玄宗时期开启的舞马灵感就是来源于吐谷浑的舞马。由于与汉族、契丹、沙陀等族人民杂居生活,吐谷浑移民逐渐与各族人民相融合,因而十一世纪以后的文献中已不再有吐谷浑部落活动的记载了。
只是,这个王国最终还是隐没于历史之中,只剩下了古城遗址,它修建于吐谷浑最鼎盛时期,也看到了结尾。现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土族”就是吐谷浑的后裔。
参考资料:
【《隋书》、《北史·吐谷浑传》、《资治通鉴》、《唐书·吐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