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一》
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绝代佳人,风华无双。民间传说她入宫后不肯给画师毛延寿好处,被毛延寿故意画丑,汉元帝因此错过了美丽的昭君。直到昭君主动请求去匈奴和亲,他看到昭君真容,懊悔不已,一怒之下杀了画师毛延寿。
所以千百年来很多人咏昭君的主题都是骂汉元帝无情毛延寿太坏,但王安石却在《明妃曲二首》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汉元帝通过画像选妃这方式本来就错了,怎么能怪毛延寿没画好呢?所谓美人,不仅有貌还要有态,丹凤眼、狐狸眼,这叫貌;而眼含秋水,这叫态。
这就叫“意态由来画不成”,画上的美人不可能莲步轻移或回眸一笑,而是静止在那儿,自然没了意态美,靠看画像选美人,根本不科学。王安石虽然是男子,倒很懂审美,他知道美不是千篇一律,需要特色加持,王昭君滴泪湿桃花春风面,就是一种特色,这仅仅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角,再细说下去怕得说上三天三夜了。
审美是个大课题,如果你也喜欢看古装剧,应该不难发现近些年来能在服化道上做得让观众满意的剧,寥寥无几。
演员们顶着千篇一律的现代妆容,穿着古装,怎么看怎么别扭,这其实是一种审美的倒退,中国几千年沉淀的古典美学,“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很少见了,只剩下遍地跑的韩式、日式、欧美风。
对身材的要求更是到了一种苛刻程度,追求极致纤瘦,殊不知丰满的贵妃也能以态取胜,“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再看近年流行的网红脸,就像生产的统一模具,人人都承认够精致但没人能长久记住并且觉得惊艳美丽,但依然有不少女孩为此去冒险改造自己。
其实再往前推个二三十年,审美还是非常多样、自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古典风格的,像《武则天》、《红楼梦》、《唐明皇》、《杨贵妃》甚至世纪初的《上错花轿嫁对郎》这些老剧在杨树云、李建群等老牌妆发造型师妙手下,中国女子的古典特色美,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跳出古装,看现代装,也有1989年我国首届新丝路模特比赛选出的初代国模为例。这场大赛不仅意味着我国全国意义的专业模特大赛诞生,国内模特史跨入全新时代,还有一层文化意义:中国有了自己的审美资质。当时选出来的国内第一代超模们,可能不如现在的明星出名,但30年前的美放到如今完全没过时,好评如潮。
冠军是叶继红,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她参赛前已是一名比较成熟的模特,1088年她于意大利世界新模特大赛上获皇冠大奖,让东方的古典美走向了世界;这次参赛她不仅在决赛上脱颖而出得到极高的评价,后来1990年亚运会点火仪式上,她也是东方神韵的象征。
从照片上看,叶继红可以说是气质非凡,恰到好处诠释了中国女子的大气美,一身红衣,正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具体化,她的美健康自然,却又落落大方,没有半点韩式、日式或欧美感,但那种优雅的中式气韵却让她足够独特。
亚军柏青,在合照中站最左边。她穿着在当时比较时髦的豹纹垫肩裙,在那个年代算是非常潮,仔细一看,柏青也是非常大气中式美的长相,你会觉得她很像你身边某个人,却又说不上来,她身上浓缩了一种常见的温柔平和美,气韵像“四大美人”里的杨妃,雍容且华贵。
季军是姚佩芳,如果说叶继红是红梅,那姚佩芳就是白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美得各有千秋,但她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妆容都呈现古典中式风格,蛾眉绛唇,面靥轻扫薄脂,顾盼神飞,十分灵动,看起来自信又充满魅力,说起来姚佩芳的确和叶继红不相上下,也难怪现在许多网友都觉得她才应该是冠军了。
看了这些初代国模旧照后,不免对现在的单一流水线审美以及盲目效仿外来美感到遗憾。中国传统美学里就有许多可供参考、学习的亮点,前面提到的中国化装界泰斗、极少见“学者型化装师”杨树云老师就是从古文献、画像、头饰服饰乃至敦煌壁画中取经多年,为我们还原了金陵十二钗、唐画仕女、女皇武则天、敦煌飞天、乾隆后妃等系列美不胜收的古装造型。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美学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女性的美,本就自成一派。
标签: 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