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中常常可见对古代女子服装的描写,如:“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官宅》)“安乐公主造鸟毛裙以后,百官、百姓之家效之。”(唐《朝野佥载》)据说,古时有三条著名的裙子,石榴裙和百鸟裙就是其中之二,另一条则是留仙裙。
看这名,会让人有种“我欲乘风而去......起舞弄清影”的感觉,此裙带“仙”字,那么,它真的和仙人有关么?
汉成帝一日出宫来到阳阿公主府,回宫时身侧多了一位身材小巧的绝色女子,此女子在跳舞时,身姿就如那翩翩起舞的飞燕,于是,大家都唤她飞燕。飞燕极得汉成帝的宠爱,还特意为其修筑一高台,就是为了欣赏美人的曼妙舞姿。
西汉建章宫的西北有一个人工湖,引昆明池水,名曰太液池。池中堆砌着一些假山,象征着传说中的仙山瀛洲、蓬莱等,这个高台就是搭于瀛洲之上,据说,高度有40尺(汉代的一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
汉成帝很会玩,弄了很多小船环绕瀛洲一周,史书有记载,秋高气爽之时,汉成帝会带着飞燕泛舟池上。汉成帝有多在意飞燕,看一个细节便知:汉成帝担心船的颠簸会惊了飞燕,特意命人用金锁将云舟固定于“波涛”之上。飞燕身轻,有人推测她的体重也就38公斤吧,在汉成帝看来,一个小小的波浪可能都会让美人踉跄。
汉成帝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欣赏飞燕的飘逸舞姿。这一天,汉成帝落座后,飞燕一袭轻纱薄裙款款移步高台,先《归风》后《送远》,在笙乐伴奏下,就见飞燕裙裾飘扬,恍如那夜惊的鹊鸟疾飞,又如那伏巢的燕儿翩然而至,悠扬乐声正达高潮之时,突起一阵大风,风挟持着飞燕似乎要将她带走一般。
此时,汉成帝却有点慌神了,赶忙对吹笙的侍郎冯无方说:“无方,赶快抓住!”《赵飞燕外传》这么说,风大起时,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风止裙为之绉。或襞裙为绉号‘留仙裙’”。随风而舞的飞燕,好似那瑶池下凡的仙子,真实虚幻似乎在那一瞬间重合。
飞燕能于公主家的宫女,一跃成了汉成帝的皇后,其中的有些故事未必就是书中所说那般。她被大风挟裹时,自己的那种“身不由已”,瞬间会勾起很多往事,于是,她叹“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当然,此时的汉成帝还是迷恋飞燕的,不然也不会于情急之中让侍郎去“帮忙”,但疾风过去后,冯无方却有点后怕了。
因为,刚才他太用力了,居然将赵飞燕的裙摆抓出了皱褶,他正担心之际时,就听着皇帝在拍手称道:“这裙裾上多了些褶皱,看上去更有些别致了。”飞燕聪明,立刻请皇帝赐名。后宫女子可是样样都在比较的,从发式到衣服款式,暗中都会争个先,如果,这裙子得了皇帝的赐名,其实,就成了得宠的“炫耀”。
汉成帝也没拒绝,他就想刚才真是有点害怕大风会将飞燕带走,风中裙裾飞扬的飞燕哪是凡人,明明就是步入凡间的仙女,他这么一想,名字也就出来了,就叫“留仙裙”吧。
留仙裙长啥样?
类似现在那种百褶裙,汉朝女子着装是上衣下裙,裙子的样式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留仙裙”。这种裙式静中带动,不似传统那种自然下垂略分散的款式,静止时,留仙裙的裙摆自然收缩,迈步时,会随步伐大小而“张合”,更加凸显女子身材和姿态的袅娜。
据说,留仙裙很快成了那时女子的最爱,哪个女子不爱美?只是,此裙对面料很是讲究。
汉朝经过几任有作为的皇帝治理后,这时的纺织业已是比较发达,什么绫罗绸缎成了大户人家的常用衣服面料,这些面料做留仙裙效果还是差了些,没有那种飘逸。而普通人家大多用布帛,若是做上一堆皱褶,反倒增加了厚重感,所以,唯有纱是最好的。就如现在的百褶裙,大多的面料都是雪纺,轻盈飘逸,很得不少女孩的喜爱。
当年飞燕为了固宠,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她靠高超的舞技打开了通往皇家的大门,自然会在这上面越发追求“精益求精”。舞者,除了舞蹈技艺精湛外,合适的服装可以锦上添花,这在现代舞蹈中也能感觉到。赵飞燕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势,薄如蝉翼的衣裙会让自己的舞姿更加出神入化,如今又有了“留仙”的美名,不正是说她可以和仙女一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