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张皇后,杀李辅国,“仁弱”的李豫是怎么做到的

大千世界 200 0

  李豫的经历有点像父亲李亨,虽然不如其父在登基前那么战战兢兢、精神紧绷,可也在心理上丝毫不敢放松,由于外无可以倚重的大臣,内又有皇后时时觊觎着皇位,他贵为太子,精神压力却比谁都大,特别是在肃宗病重、自己获得监国实权的情况下,尽管距皇位仅有一步之遥,却危机四伏,如站在万丈深渊前,稍有不慎即可能万劫不复。

  他的危机感早在皇后张良娣能控制住父亲唐肃宗时就有了。尤其是建宁王被杀的时候,更令他深感畏惧。建宁王李倓有将才,也有一定谋略,当唐玄宗马困咸阳,不知该往何处去的时候,是建宁王献策往西走,并建议让其父亲李亨执掌的平叛大旗;后跟随郭子仪收复东、西二京,也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可就是这样一个很有能力的皇子,竟被皇后张良娣的一番诬陷之词,给让唐肃宗杀了。眼见张良娣跟李辅国勾结在一起,父亲又罩不住自己,故胆战心惊的生怕哪一天得罪了皇后,也会遭遇建宁王的下场。后来看父亲很赏识器重李泌,就向其请教,李泌告诉他:张皇后不过是个女人,你事事顺着他,不对着干,保命的问题应该不大。于是,李豫此后便处处示弱,尽量不碰皇后和李辅国,可这样毕竟是权宜之计,在唐玄宗病逝、唐肃宗病入膏肓时,选择什么办法来规避实权人物对自身的伤害、顺利登上皇位,就是他必须要思考面对的事了。

  由于李辅国专权,斯时的张皇后已与其成水火难容之势;到公元762年时,因担心唐肃宗去世后自己安全成问题,她便找李豫帮忙除掉李辅国。她讲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她说,李辅国和程元振掌握着禁兵,不除掉迟早是大麻烦,会危及皇位。而李豫怎么回答的呢?他说,这俩人都是功臣老臣,如果“一旦不告而诛之”,恐怕会惊了病危的肃宗。听了他的话,张后就让他回去了,而得出的结论是“太子(李豫)仁弱”。

  显然,这一次张皇后找李豫谈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试探,看李豫立场在哪儿,以确定诛杀行动不受太子一方的干扰;二是示好,自己能把诛李辅国这样的机密的事说了,是主动想与其把关系搞铁,形成利益共同体;三是用大事来试验,看看李豫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以利于今后做明智的选择。而李豫对此也很清楚,回复是基于一贯的“孝”来表现,但“表演”却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是推辞,不掺和她的行动,把自己择开;二是,麻痹张后,让其知道自己仁弱,胆小怯懦;他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他始终知道,张皇后才是他最大的敌人,也是他登基后的潜在阻力,如果自己帮助其诛杀李辅国,回过头来,作为皇太后的张良娣就有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毕竟李辅国再专权,也只是自己的臣子,先以下除上,搬掉皇后,再回来处理臣子,岂不是更顺手吗?而且,李豫深知,张皇后找宫内宦官对付手握禁兵的李辅国无异于螳螂挡车,而自己贸然介入,后果也可能危及自身,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尽快激化两方矛盾,自己坐收渔利。

  果然,张皇后的行动计划被宫内宦官透露给了李辅国和程元振。而张皇后也找了越王李係来准备即刻行诛杀之事。她怎么做的呢?先是以肃宗之命招太子李豫,这样,等太子一来,再以监国之命召权臣李辅国、程元振等来,就不易为人察觉,也更好办事。而得到消息的李辅国当然不愿意李豫去,就劝李豫说皇后有非常举动,可李豫心中很清楚张皇后要干什么,故意装得不清楚,说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呢,你过虑了,现在父皇病危找我,我怎么能不去呢。这样一来,李辅国就不能不有所行动,否则,被搞掉是迟早的事,于是他带兵进入三殿,抓到了李係等一班准备诛杀他的人,这些人被杀后,又去抓张皇后,张良娣一看失败了,急得跑到唐肃宗的寝殿去躲着,这下好,肃宗也连带被惊得一命呜呼,最终,张良娣被拖出殿外砍头了事。

  皇后没了,李豫顺利登基。目前的障碍也就剩李辅国了。而李辅国觉得帮皇帝推倒了张后这个障碍,很是居功得意,不可一世,这些,李豫嘻嘻哈哈都忍了,让李当大官,当尚父,表面上很是抬他,但暗地里却在挖他的势力,最终,李辅国被程元振撬走。恨他恨得牙痒痒的李豫随后仅用一名刺客的力量,就在其家中将他结果了,走时还削掉了他的右臂和脑袋。

  他的隐忍,最终帮他完成了皇权的平稳过渡。

  作者 识丁

  

除张皇后,杀李辅国,“仁弱”的李豫是怎么做到的 -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