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老兵回忆淮海战役:你们这样往前冲锋,我们不打是因为心软了

大千世界 242 0

  1948年,一场横跨苏、豫、鲁、皖四省的大战拉开了帷幕。历时1年,解放军以13.4万人的代价,换取了国军55.5万人被剿灭改编,就连国军的主要负责人副总司令杜聿明都被生擒活捉。

  

国军老兵回忆淮海战役:你们这样往前冲锋,我们不打是因为心软了 -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淮海战役中,我军的一线作战人数约为60万人,而国民党却有80万人,两者之间除了人数在装备上差距也有着天壤之别。一边是小米加步枪,一边是美式装备,可为何解放军还是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胜利?国军之所以会一触即败,或许从一些老兵的回忆中能够得到答案。

  与普通人不同,那些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老兵,更了解战争的残酷。据国军老兵回忆,淮海战争的失败,有着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他们看着解放军不要命的冲,于心不忍。毕竟都是一国同胞,一时心软让很多人都放弃了战斗。事实真的如此吗?

  

国军老兵回忆淮海战役:你们这样往前冲锋,我们不打是因为心软了 -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1949年已然是建国前夕,此时枣庄到徐州一线聚集了两方超过百万人的军队。解放军虽然明面上只有60万,但是在背后却有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百姓们自发帮忙,运送军粮补给,解决一切后勤事务,以此来回馈我军的惠民政策。

  众所周知在1947年9月开始,解放区内全部施行土改,这一措施为我军收获了大量的民心。而解放军与国军的口碑更有着天壤之别,国民党平时横征暴敛,不注重百姓民生,导致国军在战场上后勤频频出差错,没有了群众基础就注定了国军的失败。

  

国军老兵回忆淮海战役:你们这样往前冲锋,我们不打是因为心软了 -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我军和国军的军队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我军在战斗中一直秉持着吃苦耐劳,勇敢无畏的精神,有极高的纪律性。与之相较的国军,基层士兵大多都是缺乏训练,军纪涣散,遇到逆风局时要么四散逃跑要么干脆投降。

  除此之外,出色的指挥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国民党高层最喜欢的就是以外行指挥内行,委员长经常会下达一些不明智的决策,对战争没有帮助,还会拖延战机,手下的将士却敢怒不敢言。在淮海战役中,虽然杜聿明开战前就关闭电台,拒绝接收南京方面的电报,却没想到南京会派飞机空降指令,这让杜聿明欲哭无泪。

  

国军老兵回忆淮海战役:你们这样往前冲锋,我们不打是因为心软了 -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已经度过抗日战争后的国军无心战争。淮海战役时期,解放军的攻势非常恐怖,一个个不要命地往前冲,投入战争的人数非常多,国军还没开战就被吓破胆。看着解放军冲破高地,一个个解放军战士倒在机枪下,国军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最后他们不愿意再看到手足相残的画面,同时也畏惧于解放军的攻势,只好投降。

  

国军老兵回忆淮海战役:你们这样往前冲锋,我们不打是因为心软了 -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淮海战役中,国军投降的人数高达320355人,另外还有35093在战前投诚,28500人起义改编,总计383900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国民党的政策多么不得人心,即便是军队中的士兵都不愿意再为国民党卖命。而我军则不同,以悍不畏死的精神,博得了敌我两方的敬重,让敌人心理的最后防线彻底崩溃,放下手中的枪械不再参与国家内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