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炉战法在长沙打退日军三次猛攻,为何在海南岛,却一败涂地

大千世界 238 0

  八年抗战期间,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名将,薛岳便是其中一位。他凭借自创的“天炉战法”,三次粉碎了日军占领长沙的企图,为当时被动挨打的中国,赢得了少有的抗日连胜佳绩。

  

天炉战法在长沙打退日军三次猛攻,为何在海南岛,却一败涂地 -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薛岳)抗战结束后,气数已尽的国民政府在撤离大陆前,将死守海南岛的重任交给了战神薛岳,希望能保住这座海岛,和台湾互成犄角之势。为此薛岳制定了伯陵防线,打算以天炉战法取得海南岛战役的胜利。


  但结果却另令他失望,面对我人民军队的凌厉攻势,天炉战法威力全失。在苦苦支撑五个多月后,薛岳只得带残部逃往台湾。

  在三次长沙保卫战中取得对日大胜的天炉战法,为何在却守不住解放战中的海南岛呢?

  

天炉战法在长沙打退日军三次猛攻,为何在海南岛,却一败涂地 -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长沙保卫战)一、战役性质截然不同。


  抗日战争中,虽然中国军队装备简陋,但举国上下全民一心众志成城,抵抗日本侵略者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任务。几乎所有的中日会战,都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得到群众大力支持。

  长沙战略位置尤为重要,它扼守日军打通西南大后方之咽喉要道,因此不容有失。无论是从士气和全国支持力度上来看,与之后的所谓海南岛战役国共两军的内部战争,完全不可等同。

  正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自古以来,湖南人就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三次长沙会战期间,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湖南军民一心,把共御外辱发挥到了极致。

  为了执行国民政府坚壁清野的抗日政策,当地百姓自觉放水淹没良田,挖断道路,破坏桥梁,让日军进入湖南后无路可走,无屋可住,无粮可食。

  所有青壮年不分男女,分任侦探、交通、救护、输送、宣传、慰劳等工作。据统计,长沙会战中先后有100万民众直接参与守军作战。堪为全面抗战中军民合作的楷模。

  再看海南岛战役,国民政府已败逃台湾,连年战火的中国喜迎新生。这时,薛岳的军队在当地群众眼里,就成了破坏统一的残军败将,转而支持登岛作战的人民军队,此消彼长之下,战争结果早已注定。

  

天炉战法在长沙打退日军三次猛攻,为何在海南岛,却一败涂地 -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影视中的红军)二、天炉战法被过于夸大。


  日军前三次进攻长沙时,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连连败退,其兵力早已捉襟见肘。而中国战场正转入相持阶段,加上狂妄的日军纠集十万之众,从湘北直扑长沙,完全不顾后勤补给跟不上的现实。

  天炉战法的核心就是诱敌深入,然后集中重兵围剿。结果自以为是的日军果然中计,只顾猛打猛冲快速推进,最终在长沙城下,遭到三十万国军围攻。虽然日本人装备要先进得多,但国军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差距,因此取得战役胜利。

  所以天炉战法首先是要有远多于敌军的人数优势,以形成合围。同时还必须引诱敌军孤军深入,前后不能照应。这样从两侧的攻击才能打乱敌方的阵脚,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比如第四次长沙保卫战时,薛岳仍然沿用天炉战法。但日军不再中计,而是在两侧加强防守稳步推进,结果长沙只坚守了4天就失守了。

  海南岛解放战役中,登陆作战我军除了韩先楚指挥的精锐四野,还有40军、43军,以及配属第15兵团加农炮团28团、高射炮兵第1团,加上岛上的琼崖纵队2万人,总兵力达12万余人。

  而困守海南岛的薛岳,其手下守军仅有19个师,还全是建制不全的非嫡系部队。大多是刚刚从广东逃过来的军阀余汉谋的残兵败将,本已是惊弓之鸟战力全无。加上岛上少数反动武装也才10万人不到,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自然无法和席卷全国士气正盛的人民军队抗衡。

  

天炉战法在长沙打退日军三次猛攻,为何在海南岛,却一败涂地 -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解放战争)三、白色恐怖不得民心。


  面对兵力的不足,薛岳早已焦头烂额,岛上的琼崖支队也配合登陆的解放军,展开袭扰及破坏,使得他内忧外患之下不得安宁。除了要在漫长的海岸线上,防守我军登陆,还得分身防备这支游击队,原本不足的兵力更加分散。

  在这种疲于防守的情况下,薛岳还大搞白色恐怖,大肆抓捕与游击队有牵连或是嫌疑的民众。弄得全岛上下人心惶惶,更加不得民心。

  作为土生土长的琼崖纵队,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都和当地群众有着难以割舍的军民鱼水情,深得拥护和支持。

  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鲜明对比之下,薛岳和他的军队节节败退,在苦守无果后弃岛逃往台湾,也就不足为奇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