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熙二年(265年),曹魏皇帝曹奂被迫禅位给晋王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司马炎建立的晋朝是历史上很特别的一个朝代,因为当时在中国境内同时存在着四位皇帝,可谓四条真龙天子同时舞动。他们分别是晋武帝司马炎、后主刘禅(安乐公)、曹魏元皇帝曹奂(陈留王)、东吴皇帝孙皓。这样的特殊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天下主宰: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
作为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司马炎自然是那个时代的主宰,其余的皇帝基本都是被他征服的对象。司马炎皇位的得来,靠的是祖上的积累,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三人数十年的经营,最后司马家完全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成为曹魏政权的实际控制人,所以到司马炎接手时,他称帝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建立西晋王朝,改元为泰始。司马炎由于出身豪门世家,其家族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其周围早已形成了庞大的权贵集团,这些人簇拥着司马家族共同执掌西晋王朝的所有资源,分享着资源成果。西晋王朝的建立虽然也经历了流血牺牲,但相比其他王朝又大有不同,到公元280年灭掉孙吴政权后,司马炎及支持他的权贵集团,认为主要的敌人都没有了,剩下的日子就可以享受了,所以,西晋几乎从统一全国开始,权贵集团就进入了奢侈腐败的模式,政治黑暗、贿赂成风,从上至下贪赃枉法很平常。
西晋除了内政治理有问题,在处理边疆的游牧民族人口时,也出现问题。东汉时期,由于允许边民内迁,东汉末的军阀混战更是导致人口下降很多,所以,当时中国北方的汉民族人口死的死,逃得逃,这给北方游牧民族进一步内迁创造了条件。司马炎建立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人口已占当地人口的一半,这些游牧民族人口多数都被世家大族收编成自己的奴隶。由于这些人口的比例数很高,所以为后面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说,司马炎一方面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贪图享乐,缺乏远见的皇帝。所以,司马炎在历史上算不上优秀皇帝。
乐不思蜀:安乐公蜀后主刘禅
刘禅投降后的生活比较简单,举家迁到洛阳后,司马炎父子封其食邑万户,为其分配了大宅院,赐给绢万匹,奴婢百人,给予其很高的待遇,所以,当上安乐公的刘禅,晚年生活除了享受依旧是享受。跟他投降的儿孙待遇也不错,很多都被封官,享受一定的待遇。难怪他会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名言。
放下包袱:幸运活命的曹奂
作为曹魏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曹奂能够得以善终,实在是幸运。曹奂禅位给司马炎后,司马炎将其迁居到金墉城居住,并封其为陈留王,食邑万户,还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的权力,其地位、待遇和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退位37年后,曹奂病逝于封地。曹奂的前半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后半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逍遥生活,也算福分不小。
最晚归来:东吴末代皇帝孙皓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当皇帝得益于当时一些大臣的拥立。23岁的孙皓继位后,施行了一些英明的改革政策,但当时的东吴已经是积重难返,所以,孙皓很快就开始沉沦,不把治国放在首位,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享乐上。他主政东吴之后,依然没有阻止东吴落寞的态势,到280年,孙皓向司马炎投降,也来到洛阳朝见司马炎,被封为归命侯,居住在洛阳。孙皓投降后的待遇是比不上刘禅的,因为他的投降不像刘禅投降那样有示范作用。到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享年只有42岁。
这四位真龙天子属于同时代的人,虽命运各有不同,却成就了西晋初期的奇异景象。司马炎后来志得意满,应该与他接连征服这些皇帝有关,他认为魏蜀吴三家,无论是谁都不是他的对手,最终都成了他的俘虏,所以他才认为自己有享受生活的资本,但却苦了天下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