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场叛乱很快平息下去了,朝廷复又清闲。一天,太子刘启和他的弟弟梁王同车入宫。朝中规定,除天子外,无论谁到司马门都得下车步行,而他俩坐车直入,被宫车令张释之阻住,让每人交罚金四两。

2.太子启和梁王倚仗自己是皇帝的儿子,不肯受罚。张释之向文帝呈报,文帝把这个看成小事,搁置不理。

3.后被薄太后闻之,把文帝召来,责备他纵容儿子,文帝免冠叩谢,承认教子不严。薄太后乃派人传召赦免,才准入宫。

4.文帝究竟是明主,并不怪罪张释之多事,且称张释之刚直,守法不阿。接连提升他的官职,由宫车令升为中大夫、中郎将,直至廷尉,掌管司法大权。可是太子刘启却记恨在心,他称帝后,竟借故免去张释之廷尉之职,这是后话。

5.张释之为廷尉,执法如山,不阿谀奉承,不谄媚取宠。有一次文帝的御驾经过中渭桥,突然一个人从桥下跑了出来,把文帝的马惊吓了。文帝令人把那人抓了起来,交廷尉处理。

6.经过审问,这人招供说:他是从远地来长安,听到皇帝驾到,急忙躲到桥下,停了好久,以为车驾过去了,便走了出来,未料到碰上了皇帝的车驾,心里害怕,想转身逃走,结果惊了御驾。

7.张释之剧情,判为罚金四两,并把判处结果禀告文帝。文帝听了很生气,说:“他惊吓了我的马,亏我马驯良,不然,狂奔乱跑,非伤着我不可,这样人应判死刑,为什么判这么轻?”

8.张释之说道:“法律是皇上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法律规定只能罚金四两,皇上硬要加重处理,老百姓就不相信法律了,请陛下斟酌。”文帝觉得言之有理,就以他判处罚金了事。
标签: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