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1864年——1957年)跟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并称为20世纪“四大绘画大师”,擅长画花草鱼虫,尤以画虾闻名于世,其造型自然、笔墨生动,色彩明快,体现出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深受圈内外人士的喜爱,以至于他的作品屡屡在拍卖市场上创造出天价。
实际上,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艺术家,在“诗书画印”上全面发展,古代标准文人所拥有的技能,他都会也都很精深。
齐白石一生活了93岁,他真正成名并在全国产生影响力,是1919年之后的事情了。
那一年,齐白石55岁,他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定居北京,暂住在宣武门外的法源寺。因为在当时,全国有两大文化中心,分别是北京和上海,文化氛围都很浓厚。毕竟,当时的齐白石已经小有名气,但从来没有在北京画坛证明过自己的实力,他定居北京正有这个打算。
北京画坛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初来乍到的齐白石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既不是师出名门,又没有任何头衔,不过是一个来北京闯荡的民间画师而已,想在这里立足谈何容易。
他想依靠卖画为生,但是,他的作品风格与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的风格太像了,画中尽显清逸冷峻的格调,皇城根下的北京人并不喜欢这种风格。虽然他的画很便宜,但依然卖不出去,导致家里经常无钱买米,揭不开锅。
幸好,齐白石之前做过木匠,干过很多雕刻的活,练就了一手熟练的雕刻技术,于是,他改为刻印,依靠刻印勉强能养活一家人。
后来,偶然结识京城名家陈师曾,并通过他的关系不遗余力地推荐,齐白石的画作总算能在北京卖出去了。
1922年夏天,去日本参展的陈师曾顺便带去了15幅齐白石的作品,没想到,齐白石的作品受到日本收藏家的热烈追捧,全部卖出,平均一幅花鸟画售价100银元,山水画卖到了250银元以上。正是这一次,齐白石积攒下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可以说,陈师曾是齐白石的第一个贵人。
1926年冬天,64岁的齐白石终于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他耗资2000银元买下西城跨车胡同的一套四合院,并在院子里种上了葡萄、丝瓜、葫芦等植物,每天精心呵护它们,把院落装饰得生机勃勃,为他的绘画创作带来了直接的素材和灵感。
生命的最后31年,齐白石一直住在跨车胡同,他晚年的代表作几乎都在这里创作完成。
后来的20多年,齐白石的命运起伏不定,直到解放后,他又迎来了生命的春天和艺术的巅峰。
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齐白石,看到全国解放了,心情如沐春风,他怀着敬仰之情,以湘潭老乡代表的名义写了一封信,托人转交给毛主席,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回复。
原来,自小喜欢诗词和书法的毛主席,很早就听说过齐白石的大名,而齐白石又非常崇拜毛主席,再加上两人都是湘潭同乡,都有拜见对方的打算。所以,这封信为他们不久之后的见面开了一个好头。
为了感谢毛主席在百忙之中给自己回信,齐白石精心刻了两枚印章,一枚阳文,一枚阴文,用自己的练笔之作包好,委托著名诗人艾青赠给了毛主席。
1950年3月,为了答谢,毛泽东派章士钊邀请齐白石到中南海丰泽园做客,两位湘潭同乡终于见面了,同时还邀请郭沫若作陪。
几人先是品茗、赏花、叙旧,不知不觉到了晚餐时间。毛主席特意让齐白石留下来,以湖南风味的家乡菜肴招待他。
落座后,几人边吃边聊,毛泽东举起酒杯风趣地对齐白石说:你原名纯芝,我原名润芝,两人小名都叫“阿芝”,你我可以称得上是同乡同名的兄弟,但你年长我29岁,我该尊称你一声老哥!
一杯酒下肚后,齐白石有些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是好。
毛主席又端起第二杯酒,微笑着对齐白石说:第一杯酒是感谢您为我治印,这一杯是感谢您为我作画。听说国内外不少收藏家收藏有你的字画,我也是白石艺术的爱好者,藏了你一幅墨宝。
齐白石一头雾水,急忙站起来问:我何时为主席作过画?
毛主席说:不急,喝了酒,你就晓得了。
在齐白石的记忆里,他之前只给毛主席送过两枚印章,从来没有送过画,他虽然很疑惑,但还是干了杯。
毛主席对旁边的秘书说:把画拿来,请咱们的大画家亲自鉴定一下。
很快,秘书取来一幅卷轴,挂到墙上缓慢展开,画面内容呼之欲出。
只见画面上有一棵郁郁苍苍的李子树,树枝上停满一群小鸟,一头健壮的老牛立在树下,似乎被欢快的鸟叫声所吸引,正侧头望着小鸟发呆。
这幅画虽然笔墨不多,构图也比较简洁,但把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以及小鸟和老牛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意境十分突出,感觉小鸟和老牛随时可以从画面中走出来一样。
齐白石终于想起来了。
原来在一年前,他为主席刻好两枚印章时,随手拿出自己之前被当作废品的练笔之作,把印章包好,托人转送给了主席。
没想到,主席却如获至宝,还精心装裱起来收藏。
这如何是好,非得把这幅画要回来,重新认认真真画一幅再送给主席才对得起主席的盛情款待。
齐白石说:主席,都怪我当时疏忽大意,这画说什么也不能给您,您若喜欢这种风格,我回去之后,重新给您……
毛主席说:你不要争了,我就是喜欢这一幅。然后,转向郭沫若说道:诗人同志,您对这幅画怎么看?
郭沫若心领神会,对这幅画从笔墨、构图,再到意境和寓意猛夸一番,依然没有说服齐白石要拿走这幅画的决心。
正当齐白石伸手要把这幅画卷起来的时候。
毛主席大手一挥,说道:且慢!齐老,你没有看见画上有本人的名字吗,还不松手?
齐白石和郭沫若都愣住了,只好听主席娓娓道来。
毛主席说:白老你画的是什么树?
齐白石说:肯定是李子树呀。
毛主席说:李子树画得茂盛吗?
齐白石说:当然茂盛。
毛主席说:李子树画得很茂盛,这不就是我的名字吗?
熟悉历史的郭沫若终于想起来了。
原来,当年红军决定撤离延安时,毛主席虽然有些不舍,但为了伟业只能离开。在即将离开时,毛主席说:离开者,得胜也。
之后,毛主席给自己起了一个化名,名曰“李得胜”。后来如愿以偿,因此,毛主席对这个姓名非常喜爱,以至于他给两位千金分别取名为李敏和李讷。
齐白石听后,对毛主席的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再也不提要回这幅画的事。
标签: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