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曹操不娶蔡文姬之谜

大千世界 209 0

  原标题:揭开曹操不娶蔡文姬之谜

  熟悉三国那段历史的读者,几乎皆会在心中生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曹操为何不娶大才女蔡文姬?一个是风流倜傥货真价实的奸雄,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家闺秀。英雄配美人,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也是文学和爱情中永恒的主题,更是曹操和蔡文姬一众铁粉们热切的期盼,可是手握重权且在男女关系上口味颇重的曹操,为何却一反常态,对蔡文姬表现得像个谦谦君子,愣是不为所动?

  #01.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典型的好色之徒,妻妾成群,前后共娶占十六位女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九段色鬼,却不喜黄花姑娘,偏喜熟女,也即少妇,特别是人家的老婆。见张绣的婶婶漂亮,曹操二话不说,当仁不让将其收于帐下。打吕布,攻下邳,见秦宜禄之妻杜氏长得美貌如花,也是毫不客气将其纳之为妾。

  曹操与蔡文姬相识,估计应在公元174年前后,是年,二十郎当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而此时文姬的父亲蔡邕也在朝中为官,先是官拜郎中,在东观校书,即在国家图书馆做馆员,后又升任议郎。因蔡邕是当时的大儒名家,因此,小字辈、文艺青年曹操多次到蔡邕处就文学、书法等请教,并与蔡邕结下了忘年交。在与蔡邕的屡次互动中,曹操有极大的可能见识过文姬的芳容。

  而彼时的蔡文姬已小有名气,才女一枚。据介绍,文姬是蔡邕小女,名琰,字文姬,自小就聪明伶俐,血脉中天生就流淌着文艺的细胞,打小就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在其父亲的熏陶和“传染”下,茁壮成长,及长“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无所不精。

  据传,文姬九岁时,有一次,父亲蔡邕在夜间乘兴抚琴,正当大珠小珠热热闹闹不亦乐乎忙着落玉盘之际,只听嘭的一声,突然断弦一根。不料文姬应声道:“第二根弦断。”正在兴头上的蔡邕不由得一愣,随之嘴巴一撇:“不过是偶然猜中而已。”说完,又故意拨断了一根,旋即问道:“这回断的又是哪根?”“第四根!”文姬脱口而出。

  约十五六岁时,文姬在父母的张罗下,嫁给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一带)的卫仲道。卫家是河东世家大族,兴于西汉名将卫青,也就是说卫仲道是卫青的后裔,在家排行老二。文姬嫁到卫家不久,尚未生下一男半女,丈夫卫仲道就因病而亡,于是,文姬只好又回到了父母的家中。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先有董卓、李傕等凉州兵兴风作浪,祸害关中,后有南匈奴等异族首领乘机而起,火中取栗,烧杀抢掠。“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是文姬对此的真实写照。战乱中,文姬与一群妇女被匈奴人当作战利品掳走,后“没于南匈奴左贤王”,被左贤王收于帐下,成为左贤王的嫔妃。文姬这一去,就在匈奴大漠整整生活了十二年,并生有两子。

  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曹操偶然听说,蔡邕的女儿文姬被南匈奴掠去。此时,蔡邕已死去整整十五年,见自己心中曾经的偶像、忘年交蔡邕没有子嗣,因此曹操便动了侧隐之心,拿出大把的黄金和宝贝派专人从南匈奴左贤王那里将文姬赎回。见文姬孤苦伶仃,曹操又自作主张将文姬嫁给了自己的下属董祀。

  

揭开曹操不娶蔡文姬之谜-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02.

  是时的董祀乃曹操手下一屯田都尉,也就是一个中下级的将佐。估计是因生活所迫,一时脑袋发昏,以权谋私,贪污钱粮,且数额特别巨大,不杀不足以平众愤,因此被依法判处死刑。

  作为董祀的妻子,文姬自然不能坐视不顾,遂前去曹府找曹操求情。是时曹操正在府中宴请一众公卿名士,听罢门卫通报,遂满面红光地对众位宾客言道:“蔡邕的女儿在外,今天我请大家一睹她的芳容。”说完遂安排手下将文姬请进室内。众人打眼一看,只见文姬披头散发,面容憔悴,脚穿一双沾满泥土的白底黑鞋。尚未待曹操开口,文姬就先入为主叩头请罪,且所言条理清晰,表情悲切哀痛。众人见了,无不为之动容。可是杀人如麻的曹操却不为所动,两手一摊,嘴上敷衍道:“我也是于心不忍,可是死刑的文书已经发出,我也是无能为力。”文姬当即脱口而出:“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不愧为大家闺秀、蔡邕之女,不仅出口成章,而且有礼有力有节,可谓是不卑不亢,情真意切。

  此时的曹操大权在握,司空,大将军加身,可是文姬却未称曹操为大人,也未如俗人那样称其为大将军,而是称曹操为明公。何为明公?既可作明白、明鉴之意,也可作开明、英明之解。一开口就不同凡响,既没有低三下四一味地讨好,又不失礼节礼仪,可谓是恰到好处。而后又是厩马万匹,又是虎士成林,虽不免夸张之语,实含奉承之意,但却不显山不露水,且有意无意将曹操捧上了山巅。然后话锋一转,“何惜疾足一骑?”权势显贵如此,何惜快马一匹?“而不济垂死之命乎?”而不能救垂死之人一命?言外之意,这对你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只三言两语便将曹操逼进了墙角,退无可退——明公曹操只能束手就擒,当即下令赦免了董祀。

  时值严寒,曹操见文姬鞋单衣薄,茕茕孑立,很是不忍,遂赠给文姬头巾鞋袜一宗。

  稍顷,曹操又颇为关心地问道:“听说夫人家中原来曾藏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记起否?”文姬正了正身子,抬起头来,看着曹操说:“当初家父留给我四千余卷书籍,因战乱流离,现少有存者。如今我尚能记下的,只有区区四百余篇。”曹操叹息良久,又开口说:“我现在就派十人去你家中陪夫人记录下来,如何?”文姬淡淡道:“妾闻,男女有别,礼不亲授,望乞给纸笔,我一人即可,真草随你。”隶书草书皆可由你。

  几个月后,文姬便凭着记忆,硬是一人将四百余卷古籍全部默写完毕送与曹操。曹操打开一看,只见字字如花如珠,工整娟秀,且“文无遗误”。

  后来,文姬感伤乱离,追怀悲愤,遂作诗二章,以抒胸怀。二诗作罢,文姬遂消失于浩瀚的历史烟云之中,再无消息。

  

揭开曹操不娶蔡文姬之谜-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03.

  约十多年后,一代枭雄曹操也撒手人寰,只能于九泉之下再会文姬。

  纵观曹操、文姬一生,理论上说,曹操有两次机会可娶文姬,一次是青年时期,一次是在将文姬赎回之后。可为何曹操却没有见机而动?原因大概有五:

  一者阴差阳错。青年时,也即曹操刚到洛阳为郎与蔡邕交往之时。彼时,曹操年龄已近二十,估计已经成婚,即使未能成婚,作为宦官的后代(祖父曹腾是东汉时著名的宦官)、政治素人、小字辈,再加五短身材,其貌不扬,也很难满足名门大家蔡邕对郎婿的要求。更要命的是,估计此时文姬已经出嫁,或已寡居在家,因此不论是从门当户对——当时主流价值观的角度,还是从文姬和曹操二人当时的现实条件看,蔡邕也不会将文姬许配予曹操,或血气方刚胸怀大志的曹操也不会娶已沦为寡妇的文姬。

  二者则为秀场的需要。史书记载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用重金将文姬从南匈奴赎回。此时的曹操已将汉献帝迎回了许昌,经过东讨西征,特别是官渡之战后,虽已统一了北方,且被汉献帝封为司空,车骑将军,总揽朝政,但还未达到权力事业的顶峰,尚未被封魏王、加九锡。且此时南方的刘表、刘备、孙权和益州的刘璋等军阀尚割据一方,天下未定,强敌环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因此,此时的曹操出于革命事业的考虑,仍需在全国人民或强敌面前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放下色心,收买人心。换言之,在女人与江山权力二者的权衡中,天秤无疑要倾斜于后者,这一点连一般人用脚后跟都能想得明白,精明过人的曹操又岂能不明。

  三者为名所忌。文姬的父亲蔡邕乃当时殿堂级的名儒大家,且是曹操心目中天神般的偶像,虽已逝去多年,但仍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而文姬也是人所共知的大才女。当文姬为夫董祀前去求救于曹操时,曹操之所以红光满面且颇有些炫耀地向众位宾客介绍:“蔡邕的女儿在外,今天我请大家一睹她的芳容。”这说明当时的蔡邕和文姬已为人们所共知且推崇,不然曹操也不会如此地介绍。所以倘若曹操真的将文姬赎回又收于帐内,传出去,估计曹操定会被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虽然曹操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秉性,但至少人性未泯,或至少此时尚有几分人性。这从曹操见文姬衣着单薄而主动赠衣送鞋中可以多少看出端倪。因此,即使是曹操再怎么重口味,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霸王硬上弓,而是会有所忌惮和收敛。有人说,曹操在收纳张绣的婶子和秦宜禄的妻子杜氏时,怎么就无所顾忌且毫无人性了?无他,因二者皆属无名之辈。杜氏原来的丈夫尚有名字,而张绣的叔叔却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对这样的无名小卒,曹操作案的成本几乎为零,又何忌之有?

  四者文姬形象欠佳。估计彼时的文姬已人老珠黄,面目全非或半非,因此难入曹操色眼。文姬相貌如何?史书上并无记载,估计也就是中上水平,容颜一般。别说与沉鱼落雁的貂蝉相比,恐怕连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也难以企及。如果相貌出众,书中应有所记载。可在《后汉书》中,并无一字介绍。相貌一般的文姬,在匈奴生活了整整十二年,且生有两子,可谓是历经生活磨难,再加风沙的侵蚀打磨和别子之痛,即便入大漠时是如花少妇,此时也已蜕变为黄脸老婆,如此形象不仅难使曹操心动,怕是连普通男子也很难起意。

  五者年龄不饶人。据记载曹操生于公元155年,至207年时,已五十有二,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已属人生晚期,再加经过多年打拼,身心俱疲,且常年患有头痛症,公元220年,也即65岁时,曹操去世。再看文姬芳龄几何?虽无确切记载,但根据其父蔡邕的年龄推测,此时也应五十挂零。据史书记载,蔡邕生于公元133年,卒于公元192年,膝下无男,只有两女,大女蔡贞姬,二女蔡文姬。在汉代男子成婚年龄一般在十八岁至二十岁左右。蔡家乃名门大族,因此,蔡邕成婚应在十八岁,最迟不晚于二十岁。若按十八岁推算,蔡邕成婚年龄应在公元151年,当年结婚,次年生子,其大女儿蔡贞姬则应生于公元152年左右,按正常情况推测,三年后再生二女蔡文姬,则应是公元155年,也就是说恰好与曹操同庚。文姬于公元207年被曹操赎回,此时二人皆五十挂零,早已过了相看两不厌的年龄,因此,曹操不可能娶一个52岁的“老妇”为妻,为妾。


标签: 历史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