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为何最终能够称霸中原?

大千世界 141 0

  原标题: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为何最终能够称霸中原?

  在唐末乱世中,朱温起家的环境其实是最差的,因为他所占据的汴州是一个标准的四战之地。

  但是随着陈州赵氏、洛阳张氏和魏博罗氏的先后加盟,朱温的战略困境逐步消失了。

  陈州赵氏保证朱温南部的安全,洛阳张氏保证朱温西部的安全,魏博罗氏保证着朱温北部的安全,在此基础上,朱温完全可以放手兼并东部的军阀势力。

  李克用一度想阻止朱温兼并山东军阀,于是派李承嗣、史俨援助兖州朱瑾和郓州朱瑄,但是因为有魏博罗弘信的阻隔,援助工作进行得非常失败。

  李承嗣、史俨不但没能救下朱瑾和朱瑄,他们本人也面临无法返回山西的窘境,最后只得跟着朱瑾向南逃亡。李克用援助朱瑾、朱瑄的结果,就是白白丢掉一支精锐部队。

  朱瑄、朱瑾屡为朱全忠所攻,民失耕稼,财力俱弊。告急于河东,李克用遣大将史俨、李承嗣将数千骑假道于魏以救之,史俨、李承嗣之军隔绝不得还。

  兖州朱瑾和郓州朱瑄兄弟被淘汰出局,意味着朱温称霸中原。

  

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为何最终能够称霸中原? -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黄巢之乱结束时,河南有五个军阀,山东有三个军阀。

  在河南的五个军阀里,洛阳张全义、陈州赵氏依附于朱温,蔡州秦宗权、徐州时溥被朱温灭掉了,到此为止,占据汴州的朱温在名义上完成了对河南的独占。

  在山东的三个军阀里,兖州朱瑾和郓州朱瑄被朱温淘汰出局,青州王师范也归顺了朱温,到此为止,山东也纳入了朱温的统治范围。

  于是郓、齐、曹、棣、兖、沂、密、徐、宿、陈、许、郑、滑、濮皆入于全忠。惟王师范保淄青一道,亦服于全忠。

  朱瑾和朱瑄兄弟在残唐绝对算一号人物,因为黄巢之乱刚刚结束,他们就开始和朱温合作。

  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为宗权所攻,势甚窘,求救于,遣瑾将兵救之,败宗权于合乡。全忠德之,与约为兄弟。

  朱温和朱瑄合作是在公元884年,朱温大败朱瑄已是公元897年了。换言之,朱瑄、朱瑾称雄山东十多年后,才被淘汰出北方战场。更主要的是,朱瑾的政治生命并没有就此结束。

  朱瑾逃到淮南后,依然是举足轻重的大佬。

  朱瑾还,无所归,帅其众趋沂州,刺史尹处宾不纳,走保海州,为汴兵所逼,与史俨、李承嗣拥州民渡淮,奔杨行密。

  后来,杨行密能挡住朱温大举进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朱瑾投降杨行密,让吴国军队的骑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

  杨行密一系大佬太多,所以朱瑾只是众多大佬之一。杨行密死后,朱瑾试图帮助杨行密小儿子夺回大权,却因为没有响应,于是以失败告终。

  总的来说,朱瑾在人们心目中就是标准的强人,因为他称雄山东十多年,后来逃亡到淮南依然是举足轻重的大佬之一。

  当朱瑾被徐温杀死后,据说在盛夏的时候暴尸许多天,尸体也不腐烂,也没有青蝇敢落在他身上,而老百姓都相信,如果有人得了病,就到朱瑾暴尸处取点土和水服用,很快就能病愈。

  温至,遽以瑾尸暴之市中。时盛暑,肌肉累日不坏,至青蝇无敢辄泊。人有病者,或于暴尸处取土煎而服之,无不愈。

  

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为何最终能够称霸中原? -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从背叛黄巢到兼并郓州、兖州,朱温大约用了十五六年时间,如果从投靠黄巢算起,到兼并郓州、兖州,朱温用了大约二十年时间。

  朱温用了十五六年时间(甚至二十年时间)统一河南、山东两省,如果从历史广角来看,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毕竟人家刘邦七年就拿下了整个天下。

  可问题是,在唐末那个环境中,朱温的所作所为可真是非常了不起。要知道,李克用折腾了这么多年,连个山西省还没有统一。

  而河北是幽州刘仁恭、镇州王镕、定州王处直、沧州卢彦威四大军阀并立,还有一个举足轻重的魏博罗弘信倒向了朱温。从这层意义上,河北现在还是五大实力派共有。

  陕西省现在是凤翔李茂贞、华州韩建、长安皇帝并立;从某种意义上,陕西是三大军阀并立。

  此时的王建,也只是勉强统一了四川。

  只要我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大致的了解,就可以发现,朱温的成就(用了二十年时间统一河南、山东),在当时是非常不了起的。

  朱温集团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就是因为朱温在每个发展阶段,都可以把大量的牛人拉入自己集团。

  朱温初起步时,率领八十多个老兄弟一块打天下,代表人物是朱珍、丁会、庞师古。

  朱温脱离黄巢后,又把汴州土著大佬收入自己集团;代表人物是寇彦卿、贺德伦、李思安、王晏球。

  寇彦卿,字俊臣,大梁人也。祖琯,父裔,皆宣武军牙校。太祖镇汴,以彦卿将家子,擢在左右。

  贺德伦,其先河西部落人也。父怀庆,隶滑州军为小校。德伦少为滑之牙将。太祖领四镇,德伦以本军从,继立军功,累历刺史留后,

  李思安,陈留张亭里人也。唐中和三年,太祖镇汴,尝大阅戎旅,睹其材,甚伟之,因锡名思安,字贞臣。

  王晏球,字莹之,自言洛都人。少遇乱,为蔡贼所掠,汴人杜氏畜之为子,因冒姓杜氏。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梁祖之镇汴也,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号曰“厅子都”。

  上述这些人物,在朱温集团都拥有非常高的地位,而且在五代史上都有传。

  至于朱温在汴州培养的两个小人物,在五代史上,更称得上风云人物。

  这两个小人物一个叫董璋,一个叫高季兴。这两个人在初期并不著名,但是在五代拉开序幕后,都称得上风云人物。

  董璋,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少与高季兴、孔循俱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梁太祖镇宣武,养让为子,是为硃友让。其僮奴以友让故,皆得事梁太祖,璋以军功为指挥使。

  唐庄宗李存勖死后,董璋是争夺蜀中霸权的两大牛人之一,当然了,他最后败给了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

  至于高季兴,后来建立五代十国之一的荆南,以高赖子的浑名闻名当世。

  朱温以汴州为基地,不断大败黄巢,在此过程中,黄巢旧部大批投靠朱温,代表人物是葛从周、霍存、张归霸兄弟。

  葛存周、霍存、张归霸在朱温集团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五代史上都有传。

  至于霍存的养子霍彦威,在梁帝国灭亡后,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嗣源后来能取代唐庄宗李存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霍彦威全力支持他。

  时明宗欲北趋常山,彦威与安重诲恳请赴阙。从至洛阳,彦威首率卿相劝进于至德宫。旬日之间,内外机事,皆决于彦威。

  

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为何最终能够称霸中原? -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后来,朱温又把陈州赵氏拉入自己集团。

  再后来,朱温又把洛阳张氏拉入自己集团。在此过程中,帮助张全义打击李罕之,收降了杨师厚。

  杨师厚在朱温集团后期,一度就是军界第一人;朱温诸子相争之际,杨师厚的何去何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也。为李罕之部将。师厚纯谨敏干,深为太祖知遇,委以重兵剧镇,他莫能及。然而末年矜功恃众,骤萌不轨之意,于是专割财赋,置银枪效节军凡数千人,皆选摘骁锐,纵恣豢养,复故时牙军之态,时人病之。

  再后来,朱温又把魏博罗氏拉入自己集团。

  再后来,朱温把徐州时溥灭了,在此过程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投降了朱温,他就是刘知俊。

  刘知俊之所以非常著名,是因为开始跟着时溥混,后来投降了朱温;再后来背叛朱温投降了李茂贞;再后来背叛李茂贞投降了王建。再后呢,为王建立下众多战功,却被王建杀了。

  乙丑,时溥将刘知俊帅众二千降于朱全忠。知俊,沛人,徐之骁将也,溥军自是不振。全忠以知俊为左右开道指挥使。

  太祖遣刘鄩、牛存节攻知俊,知俊遂奔于茂贞,已而茂贞左右忌知俊功,以事间之,茂贞夺其军。知俊乃奔于蜀,王建以为武信军节度使,建虽待知俊甚厚,然亦阴忌其材,尝谓左右曰:“吾老矣,吾且死,知俊非尔辈所能制,不如早图之!”

  朱温在兼并郓州朱瑄、兖州朱瑾的过程中,把贺瑰、阎宝、康怀英收入自己集团。

  贺瑰、康怀英、阎宝,在朱温集团,也都拥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瑰窜于棘冢之上,大呼曰:“我是郓州都将贺瑰,愿就擒,幸勿伤也!”太祖闻之,驰骑至冢前,遂擒之。并获何怀宝及将吏数十人,徇于兗壁之下,悉命戮之,唯留瑰一人,释缚,置之麾下;寻署为教练使,奏授检校左仆射。瑰感太祖全宥之恩,私誓以身报国。

  康怀英,兗州人也。事硃瑾为牙将,梁兵攻瑾,瑾出略食丰、沛间,留怀英守城,怀英即以城降梁,瑾遂奔于吴。

  父佐,海州刺史。宝少事朱瑾为牙将,瑾之失守于兖也,宝与瑾将胡规、康怀英归汴梁,皆擢任之。

  尤其是阎宝,投降后唐后,依然是后唐权力核心的重要人物。

  八月,宝以邢州降,庄宗嘉之,进位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天平国节度使、东南面招讨等使,待以宾礼,位在诸将上,每有谋画,与之参决。

  

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为何最终能够称霸中原? -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从朱温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大约可以知道,朱温集团的不断壮大,就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军事强人、军政大佬、甚至一方诸侯带股加盟朱温的集团。

  事实上,朱温成也由此,败也由此,越来越多的军政强人、甚至一方诸侯带股加盟朱温集团,所以朱温集团扩张远远快于其它诸侯,但是当它扩张一定阶段时,就会出现指挥不灵的现象。

  朱温集团后来突然由盛转衰,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

  朱温集团势力越来越大,他内部的军政强人都害怕朱温削藩,所以开始接连背叛朱温。

  先是朱温的老兄弟丁会,带着潞州投降了李克用;后来,刘知俊在关中投靠了李茂贞;再后来,朱简(朱友谦)带着河中倒向了李存勖;再后来,魏博突然倒向了李存勖。

  到此为止,在梁晋争霸战中,梁帝国的优势已没有多少了。

  朱温集团势力越来越大,外面的敌人都害怕被朱温兼并,所以更容易实现各种联合。先是镇州、定州都倒向了李存勖一边;接下来,江南各大诸侯,都开始站在了梁帝国的对立面。

  在这种背景下,李存勖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因为李存勖的成功是由此而来,所以李存勖在势力如日中天之际,就陷入了难以化解的危机之中,因为后唐帝国也和朱温集团后期一样,那是标准的大佬林立。

  简单地去看,唐庄宗李存勖的败亡,就是因为他后来糊涂了,实际上,这是因为他急于削藩,最后被大家突然抛弃了。

  在这种背景下,李存勖前半截英雄无敌,以山西一隅之地(西南河中被朱温占据,东南潞州让朱温打得随时可能丢失),实现了北方的第一次统一。

  问题是在后半截时,李存勖突然变成了小丑,于是在成功的巅峰,突然莫名其妙地输了个精光。

  我们前面罗列了一大堆朱温集团的高级将领,但是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的人,显然会发现,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并没有出场。

  这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刘鄩,一个是王彦章。在梁帝国末期,梁帝国最著名的两个统帅,大约就是刘鄩、王彦章。

  此时,刘鄩还在为青州王师范效力,后来兵败被俘,才投靠的朱温。

  太祖牙下诸将,皆四镇旧人,鄩一旦以羁旅之臣,骤居众人之右,及与诸将相见,并用阶庭之礼,太祖尤奇重之。未几,表为鄜州留后。

  王彦章早已追随朱温了,而且以勇武闻名于当世,但是王彦章一直是跟在朱温左右,此时还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彦章少从军,隶太祖帐下,以骁勇闻。稍迁军职,累典禁兵。从太祖征讨,所至有功,常持铁枪冲坚陷阵。

  

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为何最终能够称霸中原? -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看到朱温的发展,让我总不由想起《水浒传》中的宋江,他也是利用各种手段,让越来越多的山头融入梁山,让梁山走向了全盛。

  因为在历史上,朱温是标准的反面人物,所以人们对朱温极尽丑化之能。但是,不论怎么丑化朱温,也必须得承认,朱温大约就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我是说,众多独当一面的牛人,见到朱温,似乎都是让朱温居中而坐,然后就是纳头便拜。

  我前面一再说,在残唐五代之际。

  任何一个大佬,不论他的势力有多大,只要他不能改变集团内部大佬林立的事实,所有的成功都有可能忽然化为乌有的。

  经过朱温、李克用、李存勖等老一辈军阀反复加强中央集权,后人在此基础上,维持一个广阔地区的统治,就比较容易了。

  所以,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通过一次政变,就可以统一北方五省。发展到了赵匡胤、赵光义的时代,一场兵变加上几场有限的战争,就可以让帝国版图不断扩张;摆上一桌酒菜,玩点小聪明,就可以把藩镇大佬都清理出局。

  面对这种事实,我们用英雄史观自然可以说,这是因为赵匡胤兄弟神功无敌、天纵英才,如果早生几年,天下早就统一了。问题是,如果用唯物史观去看,赵匡胤兄弟生于残唐五代前期,他们能成为独霸一省的大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就好像,司马炎、杨坚那种人,真扔到那种群雄辈出的时代,能不能成为一方诸侯,都是个问题。但是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却建立了统一天下的功业。

  

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为何最终能够称霸中原? -第6张图片-大千世界


标签: 历史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