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

大千世界 135 0

  原标题: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

  毛主席对于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是有所预感的。病重时,他也曾提出想回到韶山滴水洞,长眠于自己的故乡。即便对生死相当豁达,主席也想让自己安眠于家乡,从哪里来,便从哪里去。

  中央也通知了湖南省地委准备好接待工作,只可惜,当晚刚刚踏入9日凌晨,毛泽东地停止了呼吸。这个朴素的愿望,最终已经无法实现了。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逝世前最后24小时

  9月8日,是一个晴朗的日子,然而这一天,毛泽东的生理机能极速衰退。他如常地半倚靠在宽大的床上,窗外和煦的日光温和地照射在他身上,陈设简单的卧室里,一如既往地沉静。

  这一天是护士小孟进行轮值。她帮主席带来文件和平时在看的书籍。床头放着一本厚重的鲁迅全集,这是毛主席近期时常翻阅的书。此时他已经无法用双手托举这些文件和书籍,只能由小孟帮忙托着,帮他翻页。此时他的大脑还是清醒的。

  除了主席身边的少数人和中央的重要领导人之外,大部分人的认知依然是如常的:毛泽东永远神采奕奕地,在进行这个国家的重要决策,他的举手投足,都会掀起这个国家的巨大风浪。

  在新闻报纸上,经常能看到他伏案执笔、批阅文件的照片,他也经常召开会议,在工厂和田埂旁视察。可一代伟人也终会老去,9月8日,他进入了弥留时刻,尽管如此,他确实还是在尽心地工作着,在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文件和书籍的陪伴下。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上午11时,他忽地让小孟放下托举着的文件。此刻他感觉到呼吸渐渐不畅,意识也逐渐模糊了起来。随时待命的医疗部专家随即行动起来,这时主席的血压高压已经达到了180,突发心肌梗塞。医护人员紧张地帮主席进行辅助腹部人工呼吸。

  一番抢救之后,主席的呼吸才转为顺畅。他的脸色灰黄,嘴唇青紫。短暂的休息过后,他脸上的气色终于稍稍转好,精神似乎变弱了些,但仍然坚持要小孟帮忙取来文件。

  病魔缠身之下,他也未曾忘记故交好友。领导人毛泽东的另一面,是感情丰富的诗人毛泽东,在8日晚,他还向小孟要了日本三木武夫的电报,在小孟的帮助下仔细研读。这时他的四肢已经安上了输液管。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三木武夫

  下午4点时,由于进食困难,已经医护人员已经帮他安上了鼻腔导流管,心脏跳动的频率开始慢慢变缓,每分钟从原来的110次变成80次,心电监护仪发出的声响频率越来越缓慢。

  政治局几个同志默默地守护在毛主席身边。他看着他们,眼神清明,却似看非看。

  当叶剑英来到他身边时,他抬起了安满输液管的沉重胳膊,微微地颤抖了几下,嘴唇微弱地动了动。机要秘书张玉凤看出了主席的意思——他想和叶帅说话。

  她跟叶剑英说:“叶帅,我看主席是想和您说话,您去看看。”

  叶剑英微微颔首,走到了毛泽东身边。他缓缓俯下身,低下头,靠近毛泽东。毛主席的眼睛忽然明亮了起来,然而已无力吐露出任何语言。叶帅仔细地听着,拉着他的手,不住地点头。主席要传达的,恐怕叶帅也早已了然于心。

  毛泽东曾经评价叶剑英道:“吕端大事不糊涂。” 他自知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应该意识到了,这个由他和一众老战友一手建立起来的国家,将会在不久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他需要这样一个关键人物。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主席已多次陷入昏迷,政治局几位委员们也一直轮流值班,陪伴在主席身边。医护人员一直忙碌着观察主席的病情,多次量血压、测脉搏,多次进行抢救。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这时江青也来了。她无需毛泽东批准,作为家属,她可以随时来探望。毛泽东晚年对她的出现总是有种烦躁之情。然而她为了不对主席造成刺激,也不接近,就只是在旁静静看着。

  11时,毛泽东呼吸忽然急促起来。他微弱地朝小孟说道:“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医护人员立即将氧气管放在他鼻子处,他觉得有些难受,用手去拽。过了几分钟呼吸开始变得平缓。不多时竟然陷入了昏迷。医护人员给他带上氧气罩,他一点反应也没有,一直陷入了昏迷,没有再醒来。

  刚刚踏入9日凌晨时,毛泽东卧室外的心电监测仪陷入了长长的一声嗡鸣,他安安静静地离世了。华国锋、江青、许世友、汪东兴……在场的政治局委员和常驻中南海的同志们,陷入了沉默。

  小孟走出毛泽东卧室,轻声说道:“主席已经去世了。”

  政治局委员们进入毛泽东卧室,见了他最后一面后,决定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他身后事宜。医护人员离开了,政治局委员们离开了,小孟和张玉凤留了下来,整理主席的遗物。卧室里的温度很冷,风也很大,吹动着白色帷幔,从未显得那样清冷。

  灵车的制造过程

  主席生前曾经向中央提出请求,希望回到韶山滴水洞。从哪里来的,就回到哪里去。坚定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使他对生死观极其豁达,甚至为了提倡火葬第一个在火化文书上第一个签下自己的名字,他还是希望回归故土。

  中央在他病重时也联系了湖南省地委,通知他们准备好接待主席。然而尚未来得及准备好此事,他就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位于北京南二环右安门桥头的汽修四厂在此前就已经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在限定的期限内,自主研发改制主席的灵车。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1975年,周恩来总理病重时,他们已经接到了类似的任务。最终解放牌640型客车成型。精心装饰着黑色绸花和绸缎的宽敞客车,于1月8日载着周总理的遗体缓缓驶向八宝山,送了敬爱的周总理最后一程。

  这辆特别制作的灵车有别于当时市面常见的“五七型”客车,“五七型”客车车体狭窄,车身呈红色,是仿制捷克“司柯达”客车所制成。

  640型客车可谓是国产的“争气车”,由我国本土设计师自主研发,体长8.65米、宽2.54米、高2.95米,应灵车的特制要求,由后开门,驾驶室与车厢分离,车厢内座位全部拆除,并加上遗体保护室。

  由于车厢内足够宽敞,阳光透过宽大车窗照射进车厢,光线十分充足,行驶时车厢内部悄无声息。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总理最后一程,理应由这样的车护送,沉眠在充满阳光与安静的世界中。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6张图片-大千世界


  640型客车研制出来后,被广泛用于公共交通之中。唐山大地震时期,毛主席也曾乘坐640型客车,并将之作为办公、医疗的阵地。

  这辆客车后来在中央保卫局等同志的护送下,郑重地移交至研发出640型客车的汽修四厂,并下达任务,要求他们在追悼会前,将这辆车改造成主席的灵车,一路护送他从中南海向人民大会堂前行。

  汽修四厂两千多名员工摩拳擦掌,希望为敬爱的毛主席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哪怕只是拧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厂部经过仔细考虑,成立了“毛主席灵车制造指挥部”,以筛选了几十名技术过硬的“老师傅”,轮流24小时不间断地作业。他们起誓“保证完成任务!”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7张图片-大千世界


  特殊的年代里,阶级斗争不断。厂部生怕特制灵车任务被破坏,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赶制而成,决定将特制灵车的车间临时选定在一处人烟稀少、地处旷野的军工车间,并请求中央保护局派遣支援,设置24小时安全监护。

  荷枪实弹的武装士兵在车间前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为求万无一失。工人们都必须佩戴专门的临时工作证,在交换班次的时候凭证上岗。没有被选中的工人们禁止前往参观,不得将任务泄漏。就这样,直至灵车交付,都无人知晓这个秘密车间的所在。

  设置好临时生产车间之后,原老厂长被特别请到车间,测量相关数据。见到音容宛在的毛主席时,他一下子若有恍如隔世之感。

  他未曾见过毛主席一面,也不可避免地一直认为主席未曾离开。甫一见到主席,他拿着钢尺的手不停颤抖着,忽而泪如雨下。良久,才在旁边老师傅的帮助下完成了数据的测量。

  他跟友人提及时,说道:“我是真的不信主席已经走了,一下子见到主席,就懵了。”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8张图片-大千世界


  灵车有些所需的材料,需要友商协助。提供三合板的北郊木材厂听说了汽修四厂需要几张三合板时,全体工人跑到仓库,一张张地在上千万张板材里挑选出最好的几张,交给经验老到的师傅们手工打蜡。他们生怕机器的目数不够,手工一遍一遍地上蜡。

  又生怕运输途中难免刮蹭,木材厂的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托举着板材,以自身作为托架,在运输过程中一直紧紧地撰著板材,不让磕碰。

  临时的军工车间外,荒郊野岭,草木横生,时值9月,依然可以听见零落的秋蝉虫鸣,也抵挡不住蚊叮虫咬的入侵。工人身上满是一个个红色的大包,一天下来挥汗如雨。

  制造小组分成几个班次轮流上岗,下班的工人们却不肯离开,就往着旁边的水泥地一趟,权作休息,等轮到自己班次的时候就立刻抢着上岗。工作一直紧张地进行着,不分昼夜,眼见改造灵车的进度也一点点完成着。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9张图片-大千世界


  工人们凭着几十年丰富经验,为了保证将误差减到最小,每一个洞眼、螺丝钉,都是工人们以手工一个个钻出来的。工人们的手上都满布着老茧和血泡,他们都不以为意,依然坚持工作,将自己的敬意牢固地锁在灵车的每一处。

  当年7月份时,唐山大地震的发生已经让人们心有余悸。阴霾萦绕在人们心里。负责人生怕地震再次发生,对灵车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为此专门指派了一名专员,看住了一只倒扣的啤酒瓶。这是一种检测地震的土办法,是人们在地震以及余震中总结出来的。

  只要地面发生轻微震动,啤酒瓶立即就会因震动而不稳倒地。这个时候,就要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工人们需要第一时间将灵车推至安全地带。

  然而有一天,啤酒瓶突然倒地。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工人们连自己安危都顾不上,纷纷冲上去把灵车护住。后来唯恐车间被地震损毁,不容一丝一毫疏忽的工人们干脆在车间外用苫布搭了一个巨大的棚,齐心协力将灵车推至棚内,索性在空旷处露天作业。

  轮班下班的工人自发将周围的杂物秽物、横长的草木等一一清除,保证工作场地的整洁,不容灵车受到一丝一毫的脏污玷污。

  经过多方测试,在终于即将改造完成时,车厢内部却因冷风出口处共振发出了一声嗡鸣。尽管声音很小,工人们却一致决定重新拆卸下风道,在每一处缝隙钻孔处细细裹上密封性极佳的海军呢垫材。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24小时与灵车的制造过程-第10张图片-大千世界


  主席的最后一程应该是安安静静的,不能受到任何打扰。再次试车时,车厢内已经安安静静。工人们这才满意。终于等到灵车完成交付,开出车间时,一堵围墙拦路虎般在前面阻挡,工人们害怕在紧要关头司机失手将灵车刮碰到,当机立断将围墙拆了。

  精心装饰着黑色绸缎和绸花的灵车,进入中南海。毛主席的侄子毛远新与几位同志一同,将主席的遗体护送上车。灵车载着已经故去的毛主席缓缓开向人民大会堂。

  华国锋等政治局委员在后一路跟随护送。道路的两旁都是听到消息自发赶来的群众,就连平日人烟稀少的小路上都挤满了人群。几万人同声悲恸,低声啜泣。

  毛泽东主席终究是永远地沉睡在平静的世界里,他伟岸的形象,却会一直留在人们的心里,成为指引人民前进的灯塔


标签: 历史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