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晚上央视电影频道播出《英雄儿女》,今天晚上将播出经典电影《上甘岭》,心中很是感慨,所以在今天重新推送去年的这篇经典文章。
这篇文章对于当下的局势也是有指导与参考意义的
这是一篇深度挖掘中国志愿军为什么赢得朝鲜战争的文章,即使你对军事不感兴趣,建议你也要抽一点时间耐心看完,因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可以让你的格局上一个层次,说白一点就是——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之间的竞争中,即使在对手各方面条件全面碾压你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创造条件逆袭取胜。
1
在朝鲜战争中,中美两军的实力从表面上看是严重不对等的,美军在装备、机动性(机械化)、火力、通讯、后勤补给、空中支援等方面全面碾压志愿军,美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重装职业军队,志愿军呢?顶多算一支轻步兵。
以二次战役时我军9兵团与美军陆战一师为例。
空军:朝鲜战争美军出动空军高达1400架,平均每天出动上千架次(极端情况下可以出动3000架次),美陆战一师每个营都配备有前线航空控制人员,可以随时用无线电呼叫航空火力支援。9兵团没有空军支援,防空武器基本为0,导致白天基本无法作战,行军都很困难。
坦克:陆战一师共有85辆坦克,9兵团没有坦克,反坦克武器基本为0。
火炮:陆战一师拥有105毫米大口径火炮100多门,9兵团一个师仅有36门小口径火炮,105毫米以上的火炮为0。
通讯:陆战一师从团到步兵排都有完善的电台联络,可以直接呼叫炮火以及空军支援。9兵团团以上才有少量无线电台,营级靠有线电话,营以下靠原始的军号与哨子,战场指挥联络比美军差了几条街。
轻武器:美军陆战1师,主要步兵武器为伽兰德M1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勃朗宁M1918A2式自动步枪、7.62毫米口径M1919A4式重机枪和12.7毫米口径的M2HB式大口径机枪。美军这几种轻武器都是“二战”中轻武器的杰作,性能优秀可靠。
志愿军第9兵团,轻武器全部是二战缴获武器,来源有苏联、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和捷克等不一而足。用美军的观点,是不折不扣落后古董武器博物馆,性能参差不齐,弹药补给困难。
服装:美军陆战1师,官兵穿着兜式防寒帽、羊毛内衣、毛衣裤,外套外还有防风雨登山服,战斗长筒靴内有两到三层毛鞋垫,而陆战师的侦察连甚至用上了刚刚研制成功的防弹背心。
志愿军第9兵团,由于是南方部队,又因为入朝极为仓促,基本上没有北方入冬的棉衣,这在此后的长津湖战役中导致了极为可怕的非战斗伤亡,人数甚至超过战伤。
弹药:美军陆战1师,机械化补给极为迅速,弹药充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空投补给,因此弹药充足,火力旺盛。无论是步兵武器还是炮弹都极少出现告罄的现象。
志愿军第9兵团,在渡过鸭绿江后,第9兵团每名战士发了80发子弹,此后就基本不发了。
运输工具:美军陆战1师,拥有充足的汽车和装甲车辆,由于有空中优势,除了空运空投外,还能大量使用铁路和港口进行运输调动。
志愿军第9兵团,空中、海上和铁路运输几乎为零。整个志愿军在一、二次战役时也仅有1000辆汽车,战役结束后已经被摧毁600多辆,运输主要以骡马和人力为主。
大家看了以上实力对比是什么感觉?简直是令人窒息的绝望啊!战争是实力的PK,来不得半点虚假,实力不如人就是不如人,虽然中国军人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但是面对如此巨大悬殊的实力差距,仅靠牺牲精神是无论如何无法弥补的(抗日战争时期很多中国军队也有牺牲精神,但还是丢掉了大半个中国)。
以二战时期的德军为例,西线战斗中,德军与美军的地面装备差距并不大,仅仅是美军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德军还拥有相当的防空力量),曾经横扫欧洲的德国装甲部队也在美军的空中打击下溃不成军。志愿军的装备比德军还要差几条街,凭什么与美军PK?
靠谋略吗?请记住一个真理,在压倒性的实力面前,谋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谋略一定是要建立在双方实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才有价值。
但是结果却令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们眼镜噼里啪啦地掉了一地。
朝鲜战争打了三年,中国军队气势如虹将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签订停战协议。整个朝鲜战争,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以不到70万人的伤亡歼灭“联合国军”110万。
2
那么,志愿军究竟有何“特质”可以弥补双方在表面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很简单,当时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轻步兵的巅峰!巅峰的意思是,在轻步兵这个兵种上向前看(历史),是任何军队无法企及的高度,向后看(未来),同样是任何军队(中国军队除外)无法企及的高度。
所以,美军有美军的优势,是志愿军无法企及的。
同样,志愿军有志愿军的优势,是美军——甚至任何军队无法企及的。这个优势就能弥补与美军表面实力的差距,让双方综合实力基本在一个等级上。
志愿军的优势是什么?
兵者,以能聚能散为要!
就是这个!“能聚能散”我们把它做到了极致!
聚集起来就是“拳头”,散开来就是水银泻地——任何变态的地形都可以迅速部署、快速机动,不依赖后勤,不需要重装备,不仅具有超强的隐蔽能力,更重要的是一只轻步兵居然可以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的战术(职业军队只有精锐的装甲部队才能做到这一点),军一级的野战部队也能变成风暴突击群,居然可以成军成师地打出胡蒂尔战术(这是少量精锐特种部队的专利)!
这TM完全颠覆了军学原理!
为什么大纵深快速穿插的战术只能是精锐的装甲部队才能做到?
因为这个穿插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无数敌人的战术据点的狙击,只有装甲部队才有可能迅速打掉有完备野战工事的火力点,撕开一个通道,快速向敌军后方纵深穿插。那么,仅仅携带轻武器与手榴弹的轻步兵怎么可能做到这些?如果一个完备野战工事的据点连轻步兵的冲击都顶不住,修建这个野战工事的工兵军官与驻守这个据点的守卫部队军官都要上军事法庭!
为什么只有少量精锐特种部队才能打出胡蒂尔战术?
这里讲一个常识,两军对垒都要构筑一条完整的战线防备对手的攻击。这个完整的战线不是挖一条无限长的战壕,同时在战壕中塞满士兵,那样多少军队都不够用。正常情况下,在战线上结合地形构筑若干个据点,据点才有士兵守卫,据点之间火力能够封锁就行了。
这样战线的意义在于可以用有限的兵力构建一个有纵深的防御体系,表面上战线有无数“空隙”;但是针对这些“空隙”,小部队也许利用夜晚可以渗透,大部队不行(大部队有重装备、有大量给养要运输),渗透的动静如果太大,一旦被发现,呼叫几轮炮火打击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但是小部队渗透意义其实也不大,因为任何战线都有纵深防御,一只小部队渗透过去,仅仅靠随身携带的轻武器基本啃不动较大的据点,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所以,一般只能派出少量的特种部队去敲掉特定的战术目标——创造这个渗透偷袭战术的鼻祖是一战时期的德军。可是发明这个战术的德军也从没有使用大部队打出这个战术,因为这不符合军学原理。
那么,你想想,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谁告诉你有一只上万人的野战部队,能利用战线的“空隙”渗透过去,打出胡蒂尔战术——你是不是该在他脸上吐一口唾沫?
任何一本军事教科书都不敢这些写嘛!
这完全违背了基本的常识。
所以,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前三次战役吃了大亏一点都不冤,谁也不知道志愿军偏偏就是这样一只逆天的轻步兵部队!
那么,志愿军为什么能够逆天创造违背军学常识的奇迹?
就是靠“能聚能散”志愿军把它做到了极致!就创造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轻步兵的巅峰。
3
为什么志愿军能把“能聚能散”做到极致,而其他任何军队都无法复制?
很简单,绝对的信仰+超强的组织能力,让这只军队具有惊人的韧性与战斗力。严格意义上,这样的军队只能“消耗掉”,无法“消灭掉”。
严格意义上讲,志愿军还不算一只现代职业军队,在军队组织系统中,志愿军有军官而没有士官。在现代职业军队中,军官决定军队的调度与指挥水平;士官决定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志愿军除了军官指挥系统之外还有一个其他任何军队都不具有的党组织。团以上有政委,营有教导员,连有指导员——党支部深入到连级单位,连以下则拥有大量的基层党员(团员)。这些基层的党员发挥着远远超越传统士官的作用,不仅让志愿军具有远超职业军队的组织力、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让这只军队成为一只空前绝后具有“信仰”的军队。
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作用请看一个案例。
这个片段看起来平淡无奇,却非同凡响。大家想一想,一只部队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之后,伤亡惨重撤退到坑道中。就算是最精锐的职业部队这个时候也急需修整才能恢复战斗力。但是,这个时候上级却突然命令他们在坑道中坚守——没有修整、没有补给、没有援军,而且坚守的时间还可能是“无限长”——这不仅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而且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的命令!
所以当时士兵有情绪非常正常,换其他国家的军队可能就要暴动了。但是,这只志愿军军官只要喊一句:“共产党员站出来!”基层的党员、团员就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他们“站出来”不是震慑其他的士兵,而是要充分发挥核心骨干作用,承担最艰巨最繁琐的任务,这就是基层党员的表率!然后党支部建立起来后,一点风波就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