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前:刘少奇第四任夫人,因任务结缘,生育子女后却被迫离婚
谈起刘少奇,除了知晓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工人运动和土地改革的重要领袖外,还可以深入了解一下这位伟人的感情生活。刘少奇同志在政治上创造了许多丰功伟绩,同时也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 屈辱与折磨。在感情生活上,虽有过平平淡淡、三餐四季的欢愉,但更多的是分离与告别。
一、相遇之前、各自安好
刘少奇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少年英才,从小便饱读诗书,在当地的私塾跟着先生学经问道,刻苦努力。毕业后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出色的才能,在中国共产党中颇受重视。
王前1923年出生于东乡的一个普通小镇,但她的家境殷实,在当地是颇有地位的名门望族。所以王前的父亲王先之先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开放,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认为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孩子送往传统的私塾中受教育,而是送往了思想更开放更先进的襄川小学,接受正规的教育。
与时俱进的思想在那个年代显得弥足珍贵,王前也因此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发展成为可以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拥有新思想,敢于创新,敢于拼搏,是当时第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女子,同时这也为她与刘少奇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与刘少奇相关的女性,首先要提到的是刘少奇的原配夫人何宝珍。在和平年代,何宝珍为刘少奇生育了两儿一女,后来参与革命。在革命活动中,为了营救同志被捕入狱,年仅32岁便为革命献身,实在令人惋惜,但她为革命做的贡献也名流千古,流芳百世。
而刘少奇的最后一位夫人——王光美也常常被人提起,王光美是中国第一位原子物理硕士,知书达理、温婉可人,是新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人物。同时她也是陪伴刘少奇走到生命最后一刻的那个人。
王前在刘少奇的生命中出现,开始的时候是一道“光”,而后来,便是一把把刘少奇逼到绝境的“刀”。
二、初次相遇、因任务结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开始积极抗日。但是淞沪会战正面战场失利,上海沦陷了,此后,日本更是顺势而上,攻陷南京,威逼芜湖,战火很快就燃到了王前的家乡。
即使当时的王前只有14岁,但是面对日本侵略者,面对中国正在遭受的侵略与侮辱,在生死存亡的瞬间,她没有退缩,决定投身于革命。当时恰逢“平津学生抗日救亡团”来到襄安,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新四军。
这个时候,王前的两个哥哥也积极抗日,加入了国军,投身于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潮中。看着自己的子女们在国家危难的时候都可以挺身而出为国争光,王先之先生感受十分欣慰,自己培养的孩子,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但也因为子女们都参与了抗日,王先之夫妇惨死于日本士兵的刀下。
参加新四军后,王前一直在文工团工作,一日,部队首长给她派了一项特殊任务——护送一位“大人物”安全前往晋中抗日根据地。
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交通要道都有日本侵略者把持,想要安全穿过日占区,最好的方法便是乔装打扮,装成普通老百姓的样子,躲避敌人布置的眼线。
此前,领导们再三叮嘱王前要小心行事,并且把整个计划都安排得天衣无缝。根据这次任务的安排,王前伪装成一个新婚少妇,作为“大人物”的妻子。这位“大人物”身材瘦高、和蔼可亲,同行的还有一位年事已高的老妇人,他们装成一家三口的样子,一路小心翼翼,最后有惊无险得到达根据地。
出色完成任务后,王前便回到了部队。此时王前才知道,她一路护送的“大人物”是新任新四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胡服(刘少奇同志当时的化名)。王前又喜又惊,刘少奇的名声早已流传甚广,王前很早之前便对刘少奇同志有了仰慕之情。
三、再次相遇、喜结良缘
按正常情况,王前与刘少奇两人身份地位悬殊、年龄差距也很大,并不会产生什么火花,但是也许是命中注定,再一次相遇。
1942年的某一天,王前正在新四军驻地写宣传标语,上级领导突然召见她。当她走进司令部的那一刻,刘少奇便热情地对王前同志之前护送他前往晋中抗日根据地表示感谢,两人互有好感。
但是因为年龄、地位等原因,他们都十分犹豫,但在身边战友的鼓励和撮合下,他们放下世俗的观念,在抗日根据地的普通草房里举行了简朴又热闹的婚礼,受到了许多人祝福。
四、时代不幸、被迫分离
婚后他们居住在延安,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两人相互扶持,生活得平凡而安逸。刘少奇出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工作十分繁忙,而王前则在家里照顾孩子,管理刘少奇的生活起居,十分融洽而幸福。
但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了维护统治,掀起内战。此时,王前的两个哥哥已经是国军中的大将军了,内战一触即发,王前与舆论压力与哥哥站在在对立面,这也牵连到了刘少奇,刘少奇承受了许多政治。王前为了不影响刘少奇的前途,毅然与刘少奇
离婚,两人就此姻缘断绝。
五、悲惨结局、各安天命
与王前离婚后,刘少奇在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均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可上天总爱开玩笑,在刘少奇政治生涯的顶峰时期,一场浩劫悄然来临了……面对质疑与批判,刘少奇百口莫辩。王前没有顶住舆论压力,站在了刘少奇的对立面,这个选择使刘少奇陷入无法翻身之地,在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含冤去世。
王前对此感受十分悲痛与后悔,但在那个时代,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直到1980年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了刘少奇生前的名誉,王前才真正卸下心里沉重的包袱。
总结
作为刘少奇的第四任夫人,她既保护了刘少奇,又伤害了刘少奇。为他生育了两个子女,却因为时局被迫分离,他们都是特别优秀的人,阴差阳错走到了一起,又阴差阳错地分离,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
标签: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