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大千世界 139 0

  原标题: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有过六次“南巡”经历,分别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及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而康熙的这六次“南巡”,南京都是他的必到之处,与此同时,跪拜祭祀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也是康熙“南巡”的必行之事。

  那么,康熙作为清朝的皇帝,为何要用跪拜的方式,祭祀前朝的开国帝王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政治统治的需要罢了。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康熙“南巡”,并不是只为了前去祭拜朱元璋,还有着其他的目的与目标。

  自清军入关开始,南方各省尤其是江南地区可以说是遭受到了巨大的灾难。

  由于江南各地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非常激烈,于是这里先后上演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一系列的“人间惨剧”,不仅造成了人口急剧减少,土地荒芜,经济萧条,社会生产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更是极大的刺激到了江南地区的士绅和百姓的内心,使得其对清朝进一步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也是此起彼伏,并且“反清复明”的思想也在江南地区遍布。

  紧跟着,又爆发了“三藩之乱”,南方各地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秩序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而在这一时期内,黄河多次泛滥,使得百姓们是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康熙皇帝先后六次“南巡”,而安抚民心、笼络人才、治理灾患、发展经济,也成为了康熙“南巡”最为主要的目的。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先来说说康熙的“南巡治河”。在治理黄河水患上,康熙先是是亲自对黄河流域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和调研,指出黄河下游泄水不畅,水位过高,是导致河水倒灌、清口淤垫、运河泛滥、下游水患的根源。于是,康熙又亲自制定策略,部署黄河治理工程,并且先后任命了靳辅、于成龙、张鹏翮等人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而在“南巡”的过程中,他又走上黄河大堤,亲临现场进行巡视。

  可以说,经过康熙的亲自部署和监督执行,黄河流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灾患大为减轻。与此同时,康熙还对运河进行疏浚,进一步打通了南北交通的通路,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经济往来。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在安抚百姓、笼络人心上,康熙同样是“用心良苦”。在康熙“南巡”的路途中,他都会率先前往山东曲阜的孔庙进行祭拜,以展现自己的“尊儒重孔”的态度以及以“儒家之道”治理天下的理念。此举随即受到了读书人以及士大夫地主阶层的欢迎。不仅如此,康熙在南巡期间还会主动召见沿途地区的士绅名家以及读书人代表,同时还会对其进行破格的选拔,进一步笼络了士大夫的人心。当然,康熙还带来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也极大的赢得了江南百姓的民心。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当然,历史上的乾隆皇帝也曾有过六次“南巡”,只不过百姓却将乾隆皇帝比作“瘟神”一般,反感远远大于欢迎,而对于康熙皇帝的“南巡”,他们则是欢欣许多:

  “凡临幸郡邑,官民无不扶老携幼,欢腾道左。”

  之所以有如此反差,还是在于乾隆皇帝在“南巡”的过程中,太过于讲求排场,并且将大部分的费用都安排地方来承担,这无疑便加重了地方官员的负担。而在乾隆走后,这些官员们会加紧对于百姓的盘剥,这便使得百姓们对于乾隆的“南巡”是怨声载道。

  反观康熙皇帝的“南巡”,排场、规模、开销都要节俭许多,并且康熙都是用的内务府和他自己的体己银两,并没有对地方进行摊派。

  也正是因为如此,康熙皇帝的“南巡”,不仅没有增加当地官员和百姓的负担,反而通过治理河务、疏通运河、安抚百姓等一系列手段,成功获得民心,可谓是充分达到了其目的与效果。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康熙跪拜朱元璋,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王朝统治的根基。

  在中国的王朝更替列表中,清朝是在明朝之后,然而,在清朝官方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认为是“清朝推翻了明朝”,而一再强调“清朝是明朝的继承者”。

  顺治朝时期,吴三桂带领清兵入关剿灭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打着的旗号就是“剿灭闯贼,为崇祯报仇”,并且清朝入主中原后,基本沿袭了明朝的法律与政治制度体系,甚至还对前明官员采取了全盘接收的政策。

  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祭奠“明十三陵”,成为清朝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其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祭天、祭地和祭祖,并且这一“政治任务”,不是由皇帝亲自完成,就是安排其最为器重的皇子完成,足可见清朝对其的重视程度。

  所以,“明朝的继任者”是清朝皇权统治的“合法性”的根基所在,清朝的皇帝们自然会对明朝皇帝极为尊崇,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其自身的皇权统治。

  而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层的关系,康熙皇帝才会选择用跪拜的方式来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以表现自己的崇敬之情。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6张图片-大千世界


  除此之外,康熙跪拜朱元璋,也是要起到安抚和笼络民心的作用和效果。首先,这是康熙希望能够消弭满汉矛盾的重要举措。

  由于这一时期距离清朝在江南地区制造的几起“惨案”过去的时间并不长,满汉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的紧张,江南地区的士绅与百姓对于清朝的怨恨也是极为深刻的。所以康熙本人亲自来到江南,本身就有着很强烈的安抚意味,他这是迫切能让江南百姓看到朝廷中央对于江南地区的重视与关怀,进而就此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

  其次,康熙此举也是希望与江南地区百姓建立一定的“同理心”。

  此时尽管明朝已经灭亡多年,距离朱元璋去世更是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但是朱元璋依旧为百姓,特别是江南地区的百姓所铭记与怀念,特别是朱元璋在位期间严惩贪官、体恤百姓、发展生产,使得其实深得民心。于是,康熙皇帝跪拜朱元璋,即是对朱元璋的认可和尊重,就此与江南地区百姓建立同理心。

  与此同时,康熙用跪拜的方式来尊崇汉族政权的皇帝,也让广大的汉族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了满汉之间的包容。

  再次,这也是康熙拉拢汉族士大夫地主阶层的重要手段。

  康熙朝时期的江南地方官员之中,有不少是明朝的遗老遗少以及官宦世家,有的还是在明朝或者南明朝廷任职的官吏。康熙跪拜朱元璋,是让这些士大夫阶层的人看到的是康熙对于前明朝的认可尊重,而这增加这些人对于清朝统治的认同感。

  而江南地区的士大夫精英阶层又和地主士绅阶层关系密切,这样做也实际上对整个地主阶层和士绅阶层的重要拉拢,从而更好的维系了皇权统治。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7张图片-大千世界


  由此也可见,康熙跪拜朱元璋,不仅仅是一项简单“政治任务”加以执行,其中还有这非常深刻的意义所在,除了是要继续塑造舆论,维护清朝皇权统治“合法性”的根基外,也是要借此对江南地区的百姓与士大夫阶层进行安抚与拉拢,以确保清朝统治的安稳。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8张图片-大千世界


  只不过,虽然康熙皇帝,以及在他之前的顺治皇帝,乃至此后的历代清朝帝王,都对于已经故去的明朝帝王尊崇有加,可对于明朝皇室成员与朱明子孙,却没有丝毫没有手下留情。在清朝的史料中,明朝皇室成员所建立的众多南明小朝廷政权,都是以“伪政权”的形势出现,而这些皇室成员也无一例外的成为了“忘恩负义”的“判臣”,以至于史料记载极力回避他们的经历和结局,统统都是寥寥数笔带过。

  比如南明第一个弘光政权的皇帝,小福王朱由崧,清朝史料对其是极为的“不重视”。

  “顺治三年五月壬戌,京师纷传故明诸王私匿印信,谋为不轨,及行查,果获鲁王、荆王、衡王世子金玉银印,鲁王等十一人伏诛。”

  朱由崧就在“等十一人”之中。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9张图片-大千世界


  而从另外一件事情也能看出康熙皇帝本人对于明朝皇室后裔的残忍态度。崇祯皇帝的第五子朱慈焕,在北京城破之时逃离了出来,并且在民间隐姓埋名多年,但因酒后言行不慎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遭到了朝廷的追杀与捉拿。

  最终,已经年过七十的朱慈焕被康熙皇帝下旨处以凌迟处死,他的家人也尽皆遭到了屠戮,明朝皇族的血脉也就此终结。

  而这也无疑更加说明,康熙跪拜朱元璋,本质上还是一项“政治任务”,真当要面对明朝皇室后裔的时候,他一样会痛下杀手,不留情面。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皇权统治的需要罢了。

  

康熙六次南巡,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10张图片-大千世界


标签: 历史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