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巨奸陈公博伏法全过程:与行刑法警握手称谢,没有留下任何遗书
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一体同心抵御外来侵略的保卫战,在这旷日持久的硝烟之中,有无数英雄儿女为国家为人民而奉献牺牲,当然,也有一部分贪生怕死之徒,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人民,他们是国家的罪人,是民族的耻辱。
在这其中,陈公博就是一位罪行累累的大汉奸,他在抗战期间,与日军私下缔结盟约,背叛国家和人民,损害公众利益,为祸一方。
抗战胜利后,陈公博自知自己的好日子已经结束,于是利用自己多年鱼肉人民而得来的不当之财换取日本政府的庇护,然而最终,邪不胜正,
中国人民要求惩治汉奸的呼声以及国际法庭的协助,终究使得巨奸陈公博被逼回国,接受制裁。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陈公博出生官宦世家,祖上是清朝时的提督,后来清政府被推翻后,他的家族也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财富,因此发展到陈公博出生时,也算是当地颇有声望的大家。
而陈公博的前半生,几乎一路顺风顺水,从小接受最先进的思想熏陶,成年后更是远赴国外留学,回国后开始为国效力,而拥有这一手好牌的陈公博又是如何将其打得稀烂呢?
1922年,陈公博因支持
陈炯明
反对孙中山的叛乱,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后被开除出党。之后在
汪精卫
的帮助下,赴美学习,脱离了党组织的管理。
1925年回国,受汪精卫的重用,开始在国民党内部担任重要职位,1927年,因为支持汪精卫发动
“七·一五”事件
,残杀共产党人,成为汪精卫的嫡系中干。
至此,陈公博的政治生涯开始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1938年,在汪精卫投敌之后,陈公博追随其后,成为公开卖国求荣的汉奸之一,随后,
他犯下了累累罪行,不仅残害了诸多爱国志士,也为日军提供了诸多情报,由此成为继汪精卫之后国内公认的第二大汉奸。
然而,邪不压正,随着抗战局势的转变,日军逐渐不敌,国内抗战即将到来尾声之际,陈公博却突然嗅到了一丝不安。
潜逃出国,最终被捕
1945年8月,日军战败已成定局,作为彼时汪伪政府主席的陈公博已然知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然而尽管如此,他却仍然幻想着自己能够逃出一线生机,于是希望能够出国避祸的陈公博重金贿赂了日本政府,希望能够前往日本躲避制裁。
而日本政府一方面觊觎着陈公博多年来搜刮来的财富,另一方面又希望陈公博能够帮助日本掩盖其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达成共识后,陈公博带领家人一起飞往日本,然而,抗战胜利后,国内民众要求惩治汉奸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出逃日本的陈公博。
因此,国内政府开始通过各种手段要求日本政府将陈公博送回中国,接受审判,然而狡猾的日本人又怎么可能这样轻而易举地答应中国政府的请求。
他们先是佯装接受中国政府的要求,随即不到一月,便公开告知中国,陈公博已经自缢身亡,这样敷衍的瞒天过海之计又怎能让国人满意。
国内民众开始自发开始上街游行,要求政府引渡陈公博,并给予其公开审判,随后,为了审判二战各国的功过,
远东国际法庭
成立,日本作为战犯国即将面临公开审判,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开始自顾不暇。
接着,由于其他战胜国的发声,日本政府无奈将陈公博交出,
1945年10月1日,陈公博被押解回国,接受国内法庭的审判,尽管被押解回国的陈公博一直在严词斥责着日本政府的违约,然而此时已经无人在乎他口中所谓的缔约之事。
毕竟作为一个汉奸,他所犯下的罪过已经让人无法将他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对待。
接受审判,言辞狡辩
被押解回国的陈公博先是被关押在南京的城南宪兵队,后来又被转移到临时看守所,因为当时抗战刚刚结束,国内政府需要处理地事情太多,所以被押解回国的陈公博只是暂时被关押,开始并未受到公开审判。
被关押期间,这个曾经掌握大权的汪伪主席不得不和众多的囚犯关押在一起,每天吃着最差的伙食,甚至连自己的排泄物都要自己清理。这样的生活一度让陈公博非常难堪。
他不止一次在狱中写信要求,自己作为曾经的汪伪主席,应当享受与其他战犯不同的待遇,显而易见,他的要求并未得到认可,但是出于种种原因,随后陈公博还是被单独关押了起来。
汪精卫
在这期间,他开始撰写自己八年来的回忆录,但是这洋洋洒洒的三万字,与其说是回忆录,不如说是狡辩词,他在回忆录中竭尽所能地为自己的罪行做狡辩,将自己犯下的罪过大而化小,小而化无。
也正是在这期间,军统
戴笠
曾来此与之密谈良久,这段时间,无人知道他们二人所谈的内容如何,可以知道的是,在戴笠离开以后,陈公博的情绪显然高涨了起来,仿佛对自己的未来又有了一线生机。
然而,1946年3月,戴笠坠机而亡,陈公博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成功破灭,此时国内要求审判抗战战犯的呼声已经到达顶点。同年3月,陈公博等人被押送到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进行审判,4月,法院正式公开审理陈公博的叛国罪。
法庭上,检察官一条一条列举了陈公博的罪状,并且将所有证据一起摆上,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铁板钉钉的犯罪事实下,陈公博依然巧辞善辩开始为自己洗脱罪责,而他在狱中写下的回忆录也成为他在法庭上驳斥检察官的话语。
然而,无论陈公博如何狡辩,他的叛国事实已经证据确凿,次日下午四点,法院正式对陈公博给予宣判,由于陈公博罪大恶极,最终被判处死刑,然而因为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其妻子是否有叛国行为,因此不予宣判。
时至今日,陈公博已经清楚自己再无转圜之地,因此他一改被关押之后的作风,开始变得沉默起来,尽管陈公博的妻子在狱外一直积极奔走,但却始终无济于事。
被判处死刑之后,陈公博再次在狱中开始写一些东西,
如果说开始他所撰写的回忆录或许只是为自己的罪行来做一种美化,那么判刑之后,他所写下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想要写的内容。
甚至,在左思右想之后,他还给
蒋介石
写了一封绝笔信,然而,不知为何,这封信直到他临刑前,也未能写完。
除此之外,在狱中的陈公博做得最多的就是念叨自己的儿子,或许,人之将死,才能将心中最重视的人和事摊开在自己眼前,或许彼时的陈公博心中已然开始悔恨,为何自己要犯下这累累罪行,不仅伤害了同胞手足,最终也使得自己一家家破人亡。
可这个世界最无用的东西就是后悔,他所犯下的每一笔鲜血淋漓的罪过,注定最终都要用鲜血来偿还。
临刑前与法警握手,未曾留下遗言
1946年6月3日,陈公博一如既往地在牢房中发呆,在看见前来送死刑执行状的狱警之前,他还在思考今天还要写一点什么,然而
当狱警将那张薄薄的纸递给他时,陈公博的眼球很显然的紧缩了一下。
尽管判刑之后的陈公博在监狱中一直表现得颇为淡定,但是真正面对自己的死亡,谁人又能毫不畏惧。尽管连狱警都感受到了陈公博的呼吸已经明显急促了起来,但是他仍然用微微颤抖的手接过了狱警手中的执行状和笔,并且毫不犹豫地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狱警递给他一瓶酒,这是所有即将执行死刑的犯人最后的一个待遇,目的也是希望酒精能够麻痹人的大脑,这样当他真的站在刑场上时,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恐惧。然而,尽管陈公博对死亡战战兢兢,但是并没有喝下这瓶酒。
上午八点整,陈公博被带出监狱,即将奔赴刑场,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流程,就是再一次宣读他的判决书,并且给予他最后的时间留下遗言或是其他什么。
当负责监刑的人开始询问陈公博是否还有遗言留下,只见他缓缓地摇了摇头,随即好像又想到了点什么,开口说道:“我给蒋主席写了一封信,不过才写了一半。”
在场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商讨之后,决定给他一个小时将这封信写完,却被陈公博拒绝了,最后法官又问了一句:“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陈公博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囚衣,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能够换一身衣服上路,法官同意了他的请求,换好衣服的陈公博出来后,便被随行的法警直接押往刑场。
在到达刑场之前,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身边的监刑之人,“今天给我执行枪决的是哪一位?”监刑之人虽然不明白他为何有这么一问,但是还是指了指身边的一位法警,然后对陈公博说:“就是他。”
陈公博顺着监刑之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然后与那位法警握手道谢,说道:
“请多帮忙,麻烦你为我做得干净些。”
直到此时,陈公博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临死之前不要受太大的痛苦。
在听完他的话之后,监刑之人面无表情地回答了他:“你放心,他很有经验,已经执行过很多人,无一例外,枪打得也特别准。”听完这话,陈公博的脸上露出了一幅怪异的微笑,他既为自己不用再受苦而欣慰,但是也免不了害怕即将到来的死亡。
可不管他心中是如何想的,他终究走到了刑场上。就在他刚刚问了一句“我应该站在哪里?”时,负责执行枪决的法警就击中了他,子弹飞速地穿过他的大脑,而陈公博也应声而倒。
这位曾经叱咤政坛的大汉奸,最终还是迎来了属于他的下场,而他此生所犯下的罪过,终究以他的性命作为了偿还。
妻子远赴美国,低调度过余生
陈公博死后,妻子
李励庄
虽然没有受到政府的制裁,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敏感,于是便携同两个孩子一起远赴美国,然而,即使身处美国,李励庄却仍然对自己和孩子的安危有所顾忌,因此很少走出家门。
再加之她和丈夫陈公博的感情很好,丈夫死后,她的精神也因此一蹶不振,
一方面终日为自己的安全惶惶不安,一方面又暗自为丈夫的离世而伤怀,长此以往,李励庄最终患上了忧郁症,很快就病逝了。
而陈公博的两个儿子在到美国之后,也很快改名换姓,小儿子陈迈似乎受父亲的经历所感,终其一生都低调行事,像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很快便消失在了大众的视线中。
而大儿子陈干虽然也因为父亲的事颓废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与弟弟逃避现实的方法不同,他只对政治深恶痛绝,因而,他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经商上。最终,陈干的事业蒸蒸日上,很快便积累了相当一笔财富。
在商业上有所成就之后,陈干便开始重新将目光转回国内,他知道父亲犯下了叛国的大罪,因而在他有一定能力之后,时刻想的就是如何尽己所能的弥补一二。
之后,陈干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内捐助过多笔款项,用以支持国内的实业发展,从这方面来说,陈干的所作所为确实和父亲陈公博不同。
无论出身富贵还是出身普通,爱国的信仰都应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始终铭记在心的不二法则,陈公博背弃了国家人民,注定要被浮法。善恶到头终有报,
陈公博死前没留下任何遗书,也选择了与行刑的法警握手道谢,可这一切又如何?他的死,绝不无辜。
标签: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