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主席遵义会议前,在党内曾受到三次打击排挤,但在他身上初心与使命交织、追求与奋斗共存、战略与气魄共生,历经磨难,矢志不渝。
第一次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上山来传达中央文件,当时是口头传达,他指责毛泽东是“逃跑路线”、“烧杀太少”等,宣布开除毛泽东党籍,任命毛泽东为师长。实质上这次是误传,朱、毛会师后,朱德才澄清了原委,这个文件是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由瞿秋白主持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的决议——“开除毛泽东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并未“开除党籍”。
第二次是1929年6月,红四军在选举军委书记时,由于当时党内的分歧和斗争,加上刘安恭等人的挑唆,毛泽东落选了,大会选举陈毅为军委书记。陈毅感到事关重大,立即赴上海向临时中央汇报。周恩来问陈毅:你认为谁当军委书记合适?陈毅很坦然地说:当然是毛泽东,他比我更合适。后来,受临时中央的委托,陈毅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信中高度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陈毅返回部队后,及时进行了传达,解决了纠分,统一了思想。毛泽东又回到了军委书记的岗位上。
第三次是在中央苏区,1932年,受博古、王明的打击排挤,毛泽东失去了红军的指挥权,离开了中央领导层,仅任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主席。党内展开反“罗明路线”,矛头直指毛泽东,毛泽东那段时间,除了吃饭,就是看书,用他的话说:连个鬼都不上门。
直到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才又重新回到了中央领导层,任政治常委,有了红军指挥权。从此他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北上抗日,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标签: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