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次子燕王赵德昭有个玄孙叫赵令畤[zhì],南宋初年受封安定郡王,是个词人,任职大宗正,喜欢收集一些有趣的典故、轶事,写成《侯鲭[qīng]录》一书。
《侯鲭录》记载:“真宗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
宋真宗到泰山封禅,遍访天下的能人,在河南杞县访得一个叫杨朴的隐士,据说善于写诗,自号“东里野民”。
宋真宗召见杨朴,问他能否当场赋诗一首,老杨一紧张,话都说不利索了,哪儿还能做啥子诗?
于是回答说:“不能!”宋真宗有点不高兴,这叫啥善于写诗呢?于是退而求其次,问他:“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
——你临行时有没有别人作诗送别啊?说来听听也可以。
杨朴仿佛抓到一根稻草,喜形于色说:“独臣妻有诗一首……”
唯独臣的妻子临别赠诗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诗歌大意是:别再喝点马尿胡吹神侃了,也不要瞎说自己善于写诗啦,如今你被官府抓起来送进皇宫,这回整不好,脑袋瓜子不保啊!
“上大笑,放还山。”宋真宗大笑,诏命放还归山,继续隐居。
《蒙斋笔谈》记载:“朴性癖,常骑驴往来郑圃。每欲作诗,即伏草中冥搜,或得句,则跃而出,遇之者无不惊骇。”
杨朴有个怪癖,常常骑着驴往来于郑圃(河南中牟西南),每次想要作诗的时候,就伏在草丛中苦思冥想,获得灵感后,突然之间跳出草丛,经常把路过的人吓一跳。
杨朴有点故弄玄虚,仿佛是在效仿贾岛,却和贾岛的水平相去甚远。
他曾写过一首《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可见诗作水平很一般。
宋真宗也是一位诗歌爱好者,曾写有诗作《劝学》:“……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杨朴怕在皇帝面前出丑,当然不敢信口胡诌了。
后人以“老头皮”借指被官场的事务束缚,不能自由自在享受生活,也用来戏称老年男子。
清代名臣林则徐有诗句:“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记录了一个喜欢吹嘘认识高官的人——“吴中(苏州吴中区)一士人,曾为转运司别试解头以此自负,好托附显位……”
宋朝时,苏州有个士人某甲,曾获得转运司官吏考试第一名,因此颇为自负,喜好吹嘘认识高官,以此显摆自己有地位。
当时,侍御史李制任职常州知州,而宰相庞籍当时任职湖州知州。
某甲在毗陵游玩,和几个狐朋狗友在娼妓家中饮酒,他很傲慢地对手下一个随从说:“你去告诉李二(指的是知州李制)一声儿,就说我在这这儿喝酒呢,让他马上派人给我送点酒菜来!”
不久,据说是郡府的厨子送来了丰盛的酒食。
当时,有一个产科医生也在妓女家,他觉得某甲很有能力,不久,产科医生到常州知州李制家中办事,提起了这件事儿。
李制感到很奇怪,于是命差役把某甲的那个随从找来问话,原来这个随从是某甲在兵马都监临时借用的,受某甲的暗中叮嘱,在官署食堂买来的酒菜,忽悠和他一起喝酒的人。
李制又好气又好笑,杖责了那个随从,并派街司的士兵,将某甲赶出了常州城。
州府有个和某甲关系不错的官员,送某甲出城,很关切地对他说:“你这仓促离去,将要去哪里呢?”
某甲死不改悔,接着吹嘘说:“且往湖州依庞九(指湖州知州庞籍)耳!”
——我去湖州投奔庞九去!
在场的人听了这话,无不放声大笑。
标签: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