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辛弃疾《丑奴儿》:辛弃疾怕登高楼的真正原因
丁启阵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
《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罗敷媚歌》、《罗敷媚》。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1181—1192)。因为“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辛弃疾《论盗贼札子》),淳熙八年(1181)11月,四十二岁的辛弃疾在隆兴
(今江西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任上被罢去官职,回到带湖。此后十年,一直在此闲居。不难想象,一个志在用世的壮年汉子,闲居无事的生活是多么的郁闷愁苦。
2
词中所说的愁滋味,当然主要是指因为罢官闲居心中的志向理想无从实现的苦闷。然而,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辛弃疾作这首词,应该有其具体的缘由。
辛弃疾有一组以“博山道中”为标题和三首以《丑奴儿》为词牌的作品。包括:《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鹧鸪天》(博山寺作)、《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点绛唇》(留博山寺闻光风主人微恙而归,时春涨断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三首等。
这些词应该作于同一时期,且在数日之内。具体情况大致是:当时辛弃疾旅行路过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洋口镇青桥村),在当地寺庙(王氏庵、博山寺)借住数日,其间将自己当时所作之词书写在寺庙墙壁上。
这些词作,不光是词牌、标题上可以看出来,词中词语也有明显的相通之处。请看:
《丑奴儿》:寻常中酒扶头后,歌舞支持。歌舞支持,谁把新词唤住伊。临岐也有旁人笑,笑已争知。笑已争知,明月楼空燕子飞。
又: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又: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这些词中,都用了“新词”和“愁”等词语,看起来像是一气吟成的作品。
可以推测,逗留博山期间,因为某种缘由或者某个人,辛弃疾心中的愁绪被激发起来,诗思泉涌,作了这些词。至于具体是什么缘由、哪个人,辛弃疾不肯明说,我们也不便猜测。但是,从他《祝英台近·春思》的“怕上层楼”看,也许跟爱情、跟某个女子有关。《祝英台近·春思》词如下: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上边词中“独宿”、“谁把新词唤住伊”、“独倚危楼”、“谁解相怜”等语,似乎也跟离情别绪有关。
3
辛弃疾是檃栝前人诗词的高手,词中的重要词语一般都有来历可寻。
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愁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登高言愁,更是渊源久远。王璨《登楼赋》:“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4
对事不关己的后世读者而言,这首词的好处,主要是讲了一个辩证的人情道理:真愁无言。
少年时代,青春的烦恼,在经历了许多坎坷的中年人看来,那些烦恼早已无足轻重。当年的登高抒怀,便有了“为赋新词”的嫌疑。人到中年,坎坷经历得多了,“识尽愁滋味”,已经不知从何说起,知道说也无谓,一时也说它不尽。于是,便“欲说还休”,最终付诸沉默。“却道天凉好个秋”,表面上是避实就虚,转移话题,谈论无关紧要的天气,说了一句废话,但实际上表达的仍是一个无法破解、天大的“愁”字。
其实,中年愁绪,仍然不免矫情。
大概,到了老年,又会发现,“却道天凉好个秋”,仍然不过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