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亳州,是一代枭雄曹操的老家,当年曹操修建的地下运兵道,由青砖筑成,总长度达8000多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被誉为“地下长城”。如今,在运兵道出口建成了气势恢宏的谯望楼,地上六层分别为建安文学馆、序厅、书画厅、服饰厅、乐府厅、赋诗厅。(2019年3月17日 摄)
地下一层开放的运兵道有700多米,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立体交叉道四种形式。地道以浑砖结构为主,即全部用砖砌筑,地道顶部青砖紧密排列形成弧形穹顶,受到重力时砖块平均受力,不易坍塌。
从双行道下来,到达的这个地方是曹操的办公室,也就是中心指挥点,这个地方是离地面最高的地方,大约六米多高。这里面出土了很多围棋子,而且高度比较高,宽度也比较宽,而且这个地方是中心点,无论怎么走,东西南北都是相通的,所以说这个地方为应该就是曹操的办公室。
设有猫耳洞、障碍券、障碍墙、陷阱、拌腿板等多种军事设施。
猫耳洞大小可以隐藏2-3个士兵,我军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前线,也挖了许多类似的猫耳洞。不过历史上这种掩体的名字肯定不叫猫耳洞。据说,猫耳洞的名字是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大将起的。
据史书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曹操在讨伐董卓失败时,曾率军返回家乡,以图再起,但因其兵少将寡,曹操为不暴露弱点,出奇制胜,曹操在家乡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战道,也就是亳州古地下道,他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再从城外开进城内,反复多次,迷惑敌人,出奇制胜。
曹操地下运兵道的发现是古代地道战的一个生动案例,也是以少胜多一个历史见证。运兵道以其复杂多变的地道种类迷惑敌人。地道的照明、通风、陷阱设置精密合理,攻守兼备。是集指挥、防守、运兵、阻截为一体的大型地下军事设施。图为上下双层道。
而在谯望楼展厅,陈列了许多出土文物文物复制品。再现的一些经典场景和图文史料,也让观众对东汉末年这位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曹操,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图为当年曹操谯望楼上,邀请文人骚客吟诗作赋的场景。史料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兴建的谯望楼高八仞,相当于现在的20多米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以军事瞭望以及宴请宾客、吟诗作赋等。
根据民间传说绘制的图文,介绍了传统美食“曹操鸡”、“官渡泥鳅”、“驼蹄羹”的由来故事,看来曹操也是一位美食家啊。
三曹建安文学馆内的曹丕像,栩栩如生。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操在平定北方后,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于是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派遣使者用金璧将其女蔡文姬从北方匈奴之地赎回国中,重嫁给陈留人董祀,并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侧面贡献。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国,当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曹操是一代书法家却鲜为人知,这主要是曹操传世的书法作品较少的缘故。《唐人书评》称:“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张怀瓘在书法评论专著《书断》中称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将其章草作品评为妙品。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现已迁入汉中博物馆内。亳州“曹操地下运兵道”处所见到的“衮雪”二字系依拓本刻写。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引起轰动和争议。2012年底,复旦大学用DNA技术确认了曹操家族DNA。和很多朋友们一样,小编对曹操的认知基本上是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上的枭雄形象,鲁迅也曾对他有评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切换播放器: 使用FLASH播放器
武汉“解封”,听听街头的武汉人怎么说
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武汉今天开了城门。据央视报道,铁路部门介绍,4月8日当天,有276列旅客列车从武汉地区开往上海、深圳、成都、福州、南宁等地,其中武汉地区始发列车54列。
这一天,人们等了两个多月。
1月23日凌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号)措辞简短,却改变无数人的生活: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暂停键一按,76天的每一时刻都留在了武汉人的记忆中。
武汉探亲80天后回广西
G529次高铁,从北京始发,终点为广西北海,今天下午1点左右经停武汉站。朱女士带着两个小朋友,搭乘这趟高铁,将于下午6点多抵达广西柳州。
上午11点多,坐在武汉站候车室的朱女士,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还有一袋吃的东西。她的两个小孩,姐姐5岁多、弟弟3岁,都在玩平板或手机。朱女士以为今天解封首日会堵车,提前两个小时到高铁站等候。老家在武汉汉南区的她,近些年和丈夫在广西工作。今年1月19日,朱女士回武汉探亲,此后一直滞留武汉。
4月8日中午武汉站,朱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在等待回广西的高铁。
旅客从武汉站进站,进站口有相关提示。
回到武汉第二天,听到了新冠病毒“人传人”的新闻。在她的印象里,一开始猜测这种病毒可能与冬季流行的甲流类似,属于常见病毒感染,去年11月她的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就有好多小朋友中招。“从没想过那么严重。封城前一天,其实小区就加强管控了。封城当天的通知是在凌晨发布,我们都措手不及,看到已经晚了。如果早点说,可能就提前离开武汉了”,她一直有点后悔。
1月23日,朱女士和家里的小朋友到小区旁边的一个湖游玩放风,早上小区一扇小门还能通过,下午回来发现已经封住,小区只留一个出入口。朱女士居住的小区很大,有30栋左右。虽然不像某些小区是“重灾区”,但也出现过一两例确诊病例,因此小区管控愈加严密,基本不让出门。
曾买三根青瓜花了30元
“一开始超市、小区杂货店里的米、油什么的全部被抢完了,那种场面你们没见过”,封城前后武汉物资紧缺,朱女士一家只买到两袋米、五斤面粉和十筒面条,还备了一点菜和水果。
封城期间的武汉人,或多或少都有关于物价的故事。朱女士感叹,吃菜都能吃穷,土豆最贵时八九元一斤,有一次买三根青瓜花费30元。因此,她曾经和其他居民打政府部门电话投诉。
最初的一段时间,肉类非常少见。家里原来腌制的腊肉、腊鱼,朱女士和孩子们吃了二十多天。没有肉没有菜,朱女士的妈妈买了20包榨菜,吃得全家人都瘦了。“想一想多恐怖!幸好家里鸡肉、羊肉有点存货,打算亲戚朋友过年来吃的,我们也吃完了”,朱女士回忆,等到政府放储备肉时,买了两次排骨和五花肉,才算是吃到新鲜的肉。
封城后期,爱心菜给她留下“难忘”的记忆:“白萝卜、胡萝卜、土豆,这三样,可能我之后半年都不想看到,选择少、经常吃,大家都烦”。
“啃老”啃了两个多月
武汉滞留期间,朱女士一直在忙着照看小孩。除了她自己的两个,家里还有她哥哥的8岁儿子:“小孩子精力都很旺盛,在家待不住,总想出门。前期就靠哄,明天出去玩、后天出去玩、天晴出去玩……后来哄不住,吵疯了,吵死了,只能让他们看电视、玩手机”。
一家人身体健康,这是朱女士觉得最幸运的事,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子,让人天天担心。她的丈夫过年期间留在了广西,已经复工。“幸好他没回武汉,否则一家人全部没有收入。人家都说啃老是耻辱,我就啃了两个多月”,朱女士说,她自己做点小生意,现在不仅亏,还要贴门面钱。
4月8日武汉解封首日武汉站的乘客。
解封首日,车站旅客非常多。这种场合能不能摘掉口罩吃东西?中午时分,朱女士还在犹豫要不要把带的食物分给孩子。她今天出门,除了口罩,还穿上简易的隔离衣,手上戴着手套。两个小孩也是全身防护,隔离衣是妈妈绑了绑,改造成适合小孩穿的样子。“会不会防护太多?在家里待久了,感觉外面的世界陌生得很,有心理阴影了”,她告诉南都记者,这种经历别人无法体会,因为怕,有些武汉人今年都不会想出去玩。
4月8日,进武汉站乘车的一家人。
目前,凭绿色健康码、体温正常,一家人可以出武汉。根据政策,回广西后,朱女士首先要住到一家指定酒店,第二天做核酸检测。如果结果是阴性,就能回家和丈夫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