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先生不仅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是一位伟大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还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伟大教育家。
一、教育生涯回顾
竺可桢先生的教育生涯,最早可追溯到1918年。1910年,二十岁的竺可桢得到公费留学的机会,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1918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受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
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书期间,竺可桢自编讲义,向学生们传授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理、气象学说和理论,还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实习,他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负责态度,不仅得到了校方的重视,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与喜爱。
1920年秋,竺可桢前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主要讲授气象学、地理学等。
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竺可桢出任地学系主任。后因东南大学领导闹派系,竺可桢自1925-1926年转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和南开大学教授。1927年,竺可桢重返东南大学任地学系主任。
1928年,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竺可桢辞去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职务,任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十三年,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便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二、教育思想
1、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
竺可桢先生有两个非常经典的教育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经典的教育问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浙大学子。
而这两个经典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竺可桢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具体化。竺可桢先生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还在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所以,他要求学生: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2、形成了以求是为主导的“竺可桢精神”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时,形成了以求是为主导“竺可桢精神”。具体来说,竺可桢精神就是公忠坚毅,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和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
“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于真理,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是贯穿竺可桢一生的思想核心。“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是竺可桢的名言,也是他积极践行求是精神的宣誓。为了积极践行求是精神,他还把“一丝不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浙江大学,竺可桢把求是精神发扬光大。他要求师生要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处事原则,凡是办一桩事或是研究一个问题,要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使复杂变成简单;要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
三、竺可桢的“信口开河”
竺可桢早年学习过于刻苦,把身体搞得很差,他的同班同窗胡适于是在背后与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
胡适的言论,引起了年轻的竺可桢的不满,两人相遇时,竺可桢便问胡适:“我要是活过60岁怎么样?”胡适回答说:“你要是活到60岁,我在你60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上一脚。”“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竺可桢说。
后来,竺可桢活到了84岁,而胡适仅活到71岁。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竺可桢先生60大寿时,胡适没有机会给他磕那三个响头。而胡适逝世时,竺可桢也没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脚。
这就是竺可桢与胡适赌寿命的故事,诸位可能都很熟悉,但你是否听说过竺可桢先生“信口开河”的故事?
竺可桢先生在浙江大学任校长时,深受师生的爱戴。某次联欢会,竺可桢看到节目单上有“校长训话”一栏。竺可桢觉得,在联欢会上搞什么“校长训话",实在是很不合时宜。于是,他在讲话时说:“同学们,‘训’字从言从川,是信口开河啊。”大家听了,都被逗得哄堂大笑,原本有些压抑的联欢会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却充分体现了竺可桢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处世态度,他对人和蔼可亲、没有官架子,知道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
至简历史以为,在那个特殊十年,竺可桢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中科院惟一一个可以不参加中科院党组活动的党员副院长,既没有受到正面批判斗争,也没有遭到抄家之祸,除了有周总理的特殊保护外,可能也与竺可桢先生的这一处世态度有某些关系。
标签: 名人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