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巴顿奇事》:蜂鸟的魂魄在风雨里

大千世界 410 0

    大卫芬奇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和他过去的作品差异很大,去年的《十二宫杀手》不复《搏斗俱乐部》及《七宗罪》锋利,但却隐藏着一股沉郁绝望的气质,今年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并不绝望,更不惊怵,但其沉郁的气味却仍然是大卫芬奇所特有的。

    故事设定的是一个生来患衰老症的男子本杰明巴顿,当所有人的生命都以自然衰老的状态经历着生老病死时,只有本杰明巴顿的外表是从老年往婴儿倒退。上帝似乎给本杰明巴顿上了一根逆弦——正如影片开始时那个倒流时钟的意象。

    可以说,在本杰明巴顿与他人完全相反的这个生命起点终点里,导演所装下的,才是他真正想要说的。沿着大卫芬奇在原作基础上添加的其爱人临终前,要求对本杰明巴顿一无所知的女儿朗读本杰明巴顿所留下的日记本,影片追溯了本杰明的一生——

    降生后生母难产而死,富有的生父巴顿恐慌于本杰明骇人的外表而将其遗弃。本杰明由黑人妇女收养,童年在养老院成长。成年后,他获得的工作是在拖船上当帮工;获得的第一份爱情是一个中年妇女的爱;他得到的财富是生父的忏悔和遗产;最值得他高兴的莫过于他终于得到了一份真正的爱,就是他童年时认识的一位养老院的老妇人的孙女,后者成为了芭蕾舞者,但被车祸夺去了舞蹈的能力。两人一起生下一女。

    为了免于在将来退化成为幼儿,本杰明为妻女留下财产,远离家庭到印度流浪。多年以后,妻子见到了已经变成少年模样的本杰明。再过去许多年,妻子在本杰明成长的养老院遇到已经完全失忆的他,终于,他变成了一个婴儿,在爱人衰老的手臂里永远地睡去。

    事实上,当把电影里诸多的视觉奇效搬开的话,本杰明巴顿的一生其实是艰难的一生。影片里有一个意象,就是一只每当有人死去时便飞出的蜂鸟。影片里,除了本杰明巴顿,围绕着本杰明巴顿所出现的许多角色,都是些被现实压制梦想的普通人,无论是怀抱艺术家梦想的船长、曾经横渡英吉利海峡未果的本杰明巴顿初恋的中年女人;或者他因为车祸粉碎了舞蹈家梦想的妻子。影片结束前,曾有一组镜头扫射回溯这些曾怀揣梦想或实现、或未实现并正在远离时光的人。而本杰明巴顿之所以作为这部电影的主角、代表性人物,其实是因为其人生的寻求比所有人都更难,那就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地生活。

    影片之所以制造各种细节奇效,其实并不是无意义的,而是要以这些效果制造一个写实的叙事风格,使本杰明巴顿这样一个纯属虚构的人物如同真人。而导演借着这样一些人所要致敬的,正是所有这些普通人。电影里的蜂鸟的意象其实就是对他们最精准和诗意的概括:那就是渺小,但顽强追求着它有限生命里的意义。因此,每当电影里有角色死去或经历了重大事件时,那只蜂鸟便在风雨中、在辽阔得不可能生存的海面上出现。同样的道理,养老院里经历了七次电击而未死的老者等角色,也是这么一类人。

    我个人其实很喜欢这部电影,包括里面的那位动作夸张、很有灵恩派色彩并在教会里猝死的黑人牧师,也包括本杰明巴顿那位笃信上帝的普通黑人养母,他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身上都拥有着非凡的生命光辉。这样的光辉在本杰明巴顿和他妻子身上也一样具备。

    《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部电影,其实是写给那些善良的普通人的,生命的价值往往并不在辉煌的梦想里,而在短暂即逝的生命本身,这是生命、也是本杰明巴顿教给他那位曾经远赴芭蕾圣殿的妻子的,也是他可以留给自己女儿的财富。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独特的命运,养老院的成长历程使本杰明巴顿拥有着超乎常人的哲学家般的反观,爱和责任在影片里成为了他一生里最美的遗产。

    在《十二宫杀手》里,大卫芬奇就逐渐地将导演视点投射到普通人的命运而非案件本身,《本杰明巴顿奇事》虽然有魔幻主义形式,但其旨趣和取向和大卫芬奇的前作一脉相承。《本杰明巴顿奇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童话,大卫芬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导演。大卫芬奇把蜂鸟的魂魄放飞在空中,使每个人不是《夜访吸血鬼》里与死亡对抗与时光同在的高级异种,而是在其有限光阴里逆流而上的跋涉者。

    也许有一天大卫芬奇在这样的沉郁期限以后,将会给我们另一种明朗与锋利。

标签: 本杰明·巴顿奇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