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

大千世界 163 0

​白喉(diphtheria),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人类战胜白喉,必然依靠了科技的力量,但很多人不知道,动物们同样在这场人类与病菌的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牺牲。

1883年,两位科学家发现了白喉的病原体。1890年,科学家尝试制作一种“白喉抗毒素”:他们将白喉毒素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刺激动物的血液中产生一种对抗白喉毒素的物质。

最后,他们发现马注射毒素后反应最好,于是许多卫生机构建起了马匹饲养棚,配备了放血设施。一匹又一匹马被穿刺、采血,含有白喉抗毒素的马血清被提取出来,注射到那些呼吸急促、迫切等待救治的人类体内。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1913年,冯·贝林开发出了“疫苗”,注射这种混合物后,人们会出现轻微的感染症状,机体却能在刺激下产生针对白喉杆菌的抗体。但疫苗生产复杂,数量不多,在1921年,美国依然有20多万人感染白喉,其中1万5千多人死亡,其中儿童占多数。

1925年,位于美国北方阿拉斯加州的小镇诺姆暴发了白喉。而距离诺姆镇最近的存有救命白喉血清的城市却远在955 英里以外。当时大雪封路,白喉血清只能用火车送到距离诺姆镇674 英里的地方。剩下路程,飞机去不了,汽车更是不敢挑战,最后只能指望当地的雪橇犬团队,于是一场狗狗与时间赛跑的故事由此拉开帷幕。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影片《多哥》(Togo)就讲述了1925年,那场由雪橇犬团队创造的奇迹。在零下低温、七级以上强风的极寒环境下,雪橇犬和它们的“领航员”完成了危险丛生的壮举。

这个离我们当代人很远的流行病,也因为这部和动物有关的高分电影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动物题材的电影众多,大多表现了动物对于人类的忠诚,催泪的地方在于动物的牺牲和守候。但《多哥》却拍出了新意,因为动物不是简单依附于人类,它们通过自己的英勇行为,拯救了人类,并因此获得了属于它们自己的荣耀与价值。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所以,《多哥》的主题是人与动物的互爱与共存,没有哪一方占据了生物链的“至高点”,他们相互成就了彼此。而且这个人与动物彼此成就的故事还改编自真实事件,它完全取材于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其传奇色彩也远比那些以家庭情感剧模式构建的的动物题材影片更具说服力。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2011年,美国的《时代周刊》报道了这个故事。在报道中,雪橇犬头犬多哥成为了故事的主角,文章称多哥是“20世纪最英勇的动物”。真实的故事自带几分力量,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烂番茄观众打分高达96%;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IMDB有8.1分,MTC的71分证明了影片兼顾了观赏性与叙事技巧;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6张图片-大千世界

另外,内地观众也给出了8.8的罕见高分,好于97%的冒险片,足以表明影片在叙事冲突上的扣人心弦。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7张图片-大千世界

《多哥》的叙事在雪地奔袭的主线与多哥的成长支线,两条故事线上来回穿插。为拯救人类,冒险于冰天雪地之中,它们征服了天险,战胜了时间。一路上,各种险象环生,特别是高潮时刻,在海上碎冰之上的“出逃”更是看得人心惊肉跳。这一段颇有点“摩西出海”的神圣威严。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8张图片-大千世界

而动物、人类,病毒就这样奇妙又惊险地联系在了一起。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9张图片-大千世界

通过这个冒险故事,观众最容易感知到的便是以雪橇犬多哥为代表的动物的忠诚和坚韧。支线故事多次以回忆性叙事的方式插叙而入,呈现了多哥如何从一个差点被抛弃的幼犬,逐渐成长为雪橇犬头犬的经历。而且多哥与男主角,赶雪橇高手Leonhard Seppala(威廉·达福 饰)的关系也在支线故事中得到了戏剧性的表现。

这一段既轻松诙谐,也同样暗藏泪点。多哥从Seppala口中的“小恶魔“蜕变为他心中“最好的雪橇犬”,两人有一个从误解到依存的感人过程。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10张图片-大千世界

另外,Seppala不仅从一开始错认了多哥,差点失去了这位创造“传奇”的有力伙伴,而且在主线故事的结尾,Seppala因为天气恶劣,路程遥远,早已失去了行动和指挥能力,全凭多哥带领其他雪橇犬赶路。

影片通过主线和支线故事都强调了,在一定环境中,人类不一定会在机体和精神上优于动物,相反,多哥就比他的领路人更为坚韧和可靠。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11张图片-大千世界

但《多哥》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通过冒险表现动物的“从一而终”,而是用它们质疑了现代性对于部分传统的蛮横清理,以及用动物与人的相互认同表现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望。

影片一开场就宣布了现代化的部分“失效”。面对极寒和恶劣天气,市长口中的飞机运输宣告彻底失败。当人人都以为现代化的到来将宣布雪橇犬运输方式被打入历史,尘封进博物馆时,这群动物却突然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这无疑充满了讽刺。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12张图片-大千世界

Seppala从议会大厅离开时,也甩出了几句意味深长的话,令当时大放厥词的官员一时间哑口无言。即便到了现在,现代化和机械化高度发达的现在,雪橇犬依然在北美极寒之地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它们不会被现代化淘汰,因为它们本就是生态的一环,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环境和社会中。

片尾,多哥虽然离开了Seppala,但Seppala却成功延续了多哥的后代,培养出更优越的雪橇犬品种,让它的故事被人永久铭记。不过《多哥》藏得最深的主题还是对于人与人关系的怀疑。Seppala离群索居,和妻子两人住在城镇之外。他最好的朋友不是美国人,而是一些操着非英语口音的当地人。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13张图片-大千世界

对于Seppala来说,除了妻子,他最值得信赖的就是他的雪橇犬们。他一开始也把它们当做聪明的、需要驯化的动物,但多哥的到来慢慢改变了他的想法。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14张图片-大千世界

从不能进屋子,到不能进卧室,到最后允许“战友”上他的床,其中的变化来自他对多哥的尊重和认可。Seppala一直对人类排斥和警惕,显得冷漠异常,但他对这群雪橇犬们却充满期待和爱意。动物的单纯和顽强,更是令他感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和不可捉摸,所以他干脆放弃了过多的交流,带着妻子居住于城镇外,干起了培养雪橇犬,组织雪橇队的生活。

人、狗,与流行病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片子,总是比人与人的温暖-第15张图片-大千世界

当然《多哥》并没有在这方面着墨过多,深入扩展,在保持足够娱乐性的同时,它为动物题材影片开辟了全新的道路,这大概是《多哥》饱受好评的根本原因吧。

标签: 动物和人的感人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