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惊现神秘“无底洞” 揭开一个消失古国尘封千年的谜团

大千世界 170 0

  在中国古代的风水学上,祁连山与昆仑山都是有名的龙脉,很多风水大师和盗墓高手都曾预言“祁连山下必有大墓”。如今这句预言得到了应验,2019年,甘肃省考古队在祁连山中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墓葬,揭开了一个消失古国尘封千年的谜团……

  甘肃省天祝县岔山村是祁连山中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村子东、西、南三面环山,从风水学上看是一处上风上水的宝地。2019年秋天,天祝县国土局在村北的一处小山岗上进行土地整备,意外挖穿了一座大型砖室墓的墓顶,墓中深不见底,好像一个“无底洞”,现场负责人立刻将情况上报了当地文物部门。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后,立刻派了一支专业考古队赶到现场,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勘探,考古队发现这是一座大型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壁龛、墓室等多部分组成,从墓葬形制考古队员初步推断是一座唐朝时期的墓葬。

  虽然历经千年,但这座大墓保存的非常完好,从来没有被盗扰过。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发掘,墓中共清理出各类精美文物200多件,其中包括珍贵的金银器、鎏金铜器等。

  大墓主人成谜,考古队员发现墓志

  在发掘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疑团困扰着考古队员,这座大墓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要将大墓修建在祁连山深处?

  墓葬中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线索有很多,而最直接、最准确的就是墓志。在这座大墓的甬道中,考古队清理出了一方保存完好的墓志,在墓志盖上刻有9个篆书大字“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

  考古专家介绍,不要小看这9个字,里面能够解读出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比如大墓的年代,“大周”是武则天称帝时的年号,从690年到705年一共15年,而这座大墓就是此时修建的。“慕容”是墓主人的姓氏,在唐朝武则天时期,甘肃一带的吐谷浑国王室就是慕容氏,所以大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吐谷浑王室成员。

  慕容鲜卑西迁,建立吐谷浑政权

  据《新唐书》、《宋史》等史料记载,吐谷浑是西晋到唐朝初年,在我国西北地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吐谷浑人的祖先是辽东鲜卑慕容氏,西晋末年,辽东鲜卑单于慕容涉归病死,嫡子慕容继位成为单于,而庶出的长子慕容吐谷浑与他不和,处处受到打压,一气之下率领部族西迁河西走廊,建立了吐谷浑政权。

  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吐谷浑不断发展壮大,势力最强时东至甘肃南部,西至新疆,北达祁连山,南到青海南部。到了隋唐时期,吐谷浑夹在吐蕃和中原王朝两大政权之间,势力不断被打压。

  墓主是末代可汗之子,武则天册封的少数民族王爷

  墓志被发现之后,为了保护墓志里面文字的安全,考古队并没有在现场贸然打开,而是将墓志带回实验室由考古专家打开。掀开墓志盖之后,一篇完整的墓志铭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根据墓志铭的内容,考古队得知墓主人名叫慕容智,是吐谷浑末代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的第三子,被武则天册封为“大周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天授二年(691)因病去世。

  在解读墓志铭中的内容时,“大可汗陵”四个字引起了考古专家的关注,文中记载,慕容智死后,按照吐谷浑王族的丧葬制度,于同年迁葬于大可汗陵。这说明慕容智的陵墓并非独立存在,在它的周围应该还存在有一座“大可汗陵”,这一发现让考古专家感到十分兴奋。

  祁连山腹地,隐藏吐谷浑王族陵园

  考古专家介绍,其实这不是武威地区第一次发现吐谷浑王族陵墓,早在解放前和80年代,在祁连山腹地的武威市青咀湾和喇嘛湾,就出土了大唐金城县主、弘化公主、青海国王慕容忠等多座墓葬。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解决西北边患,派遣大将军李靖出征吐谷浑,取得大胜,吐谷浑可汗伏允自杀,新继位的可汗慕容诺曷钵率众归顺唐朝。李世民为了安抚吐谷浑部落,特意将弘化公主嫁给慕容诺曷钵为妻。

  当时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日益紧张,唐太宗本想扶持吐谷浑作为两大势力的缓冲地带,可此时的吐谷浑早已没了当年的霸气,663年最终被吐蕃攻灭。慕容诺曷钵只能带着弘化公主逃亡凉州地区。

  此次发现的慕容智墓与青咀湾和喇嘛湾相距大概15公里,很可能属于同一陵园区,而“大可汗陵”应该就是陵园的首座陵墓,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对于“大可汗”指的是谁,专家表示很可能是吐谷浑政权的创立者慕容吐谷浑,但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调查和发掘。

  小结:

  在考古发掘报告中,专家称慕容智墓是目前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对于研究吐谷浑和西北少数民族历史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而在墓志中出现的“大可汗陵”更是一个惊人的发现,慕容智只是一个灭国后的小王爷,陵墓就如此奢华,如果真的发现这座“大可汗陵”,那必将成为考古史上又一个奇迹。


标签: 无底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