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犯纸面服刑15年,谁在玩弄司法?

大千世界 280 0

  无罪的张玉环坐牢27年,有人杀人被判15年却一天牢都没坐过,还顺利入党,从村官做到旗人大代表。后面这魔幻的一幕,发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近日,《半月谈》报道,1993年,未满18岁的巴图孟和捅了白永春3刀。白永春不幸死亡,巴图孟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然而,法院判决后,巴图孟和连监狱门都没进过,直接以“全身水肿、尿血”为由前往医院检查,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从此 “重获自由”。

  《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规定,“依据罪犯的病情,可以一次批准决定保外就医时间半年至一年。”保外期间,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日常性监督考察,劳改机关每年应当派干警或者发函进行一次全面考察;保外就医罪犯 “进行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必须经公安机关批准”;如果康复,则需要及时收监。

  而这些制度性的规定,在巴图孟和那,全部形同虚设。一张模糊的诊断证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保外就医”手续,换来了他15年的行动自由:不需要去公安机关报到并接受管理,也没人来考察他的病情,连装病都不用,生活一切如常,吃喝玩乐一样没落下。直到案发之后15年整,他与母亲才再次来到看守所——为了拿到“刑满释放证明书”。

  本是体现人道精神的保外就医手续,就这样成为巴图孟和刑罚的“避风港”,“越狱”的秘密通道。15年的漫长刑期对他来说,不过一张纸而已,刑罚的正义性荡然无存。与此相对应的是,被巴图孟和杀害的白永春的母亲韩杰,27年来一直持续反映问题,诉求却石沉大海,无人问津。

  

杀人犯纸面服刑15年,谁在玩弄司法?-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如今74岁的韩杰这不禁让人感叹:到底是怎样的保护伞,怎样的关系网,将硬生生的一桩铁案,15年的刑期消解于无形?乃至受害人家属持续申诉,也无法撼动层层网络,让公安机关和监狱“想起”这位未收监的保外就医人员?


  更离谱的是,法律上“刑满出狱”后,巴图孟和没有低调避嫌,而是进军仕途并大展拳脚,从村官一直做到了旗人大代表。按理说,像他这样杀过人、被重判、履历上有重大污点的人,政审肯定通不过,连基层公务员都做不了。然而,如同他魔幻般的“纸面服刑”一样,被判刑的经历并没有影响他官运亨通,光环加身。

  2009年1月,巴图孟和申请入党,时任乌珠尔苏木党委书记陶某,明知其犯罪过往,且入党程序不规范、材料不完整,仍然通过了他的入党审查,接收他为党员。2012年,巴图孟和竞选人大代表,档案中偏偏缺乏了判刑资料,他因而成功当选。

  2017年,巴图孟和因职务犯罪东窗事发,被立案侦查,之前旧案才被重新重视,随后法院对巴图孟和所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5年。如果不是被其他案件拔出萝卜带出泥,一路“绿灯”的巴图孟和,可能还会在官场上高歌猛进,步步高升。

  如此涉及各环节的违规,要说背后没有一张权力网,是无人相信的。换句话说,巴图孟和背后权力关系网,还未浮出水面。这背后是否存在利益勾结、权力的互相授受,仍有待调查。

  如今,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此案,但由于当年的保外就医手续等关键证据“不翼而飞”,追责工作难以深入推进。这不免让人担忧,曾经的违规者是不是仍在暗处操纵?如果是这样的话,该案最终能否彰显法网恢恢,韩杰所追问的真相——到底是谁放走了杀人犯?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这个问题,能否得到解答?

  

杀人犯纸面服刑15年,谁在玩弄司法?-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诚然,巴图孟和之所以能“纸面服刑”,不是作案手段多么高明,而是与当年的法治不完善有关。过去,“保外就医”制度一直被舆论诟病,疾病种类规定之宽松,过于依赖监狱一方的审查程序,保外后跟不上的监管措施,让保外就医屡屡成为罪犯逃避牢狱之灾的障眼法。


  但即便程序上有漏洞,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参与,什么人都能钻空子。经手人必然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他们可能官职不大,却在各自的权限内给予方便,合力促成了巴图孟和的自由和发达。从诊断证明的开出,到保外就医手续的批准,再到负责监管的公安机关,中间要打通层层关系,期间的操作也会留下痕迹。

  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深挖,拨云见日,厘清背后的权力关系网,看看是谁徇私枉法,又是谁千方百计地为巴图孟和的仕途保驾护航。查清这些问题,还受害者以正义,树司法之权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