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最后一个普通病区正式关闭。随着救治任务结束,支援该院的最后200余名外省医疗队员将踏上归途。
雷神山医院是武汉新建的第二座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管,设病区32个,于2月8日投入使用。
截至4月9日,该院累计收治患者2000余人,康复出院1900余人,还剩15名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病区继续接受治疗。
当天关闭的最后一个普通病区是感染科C2病区。负责该病区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51名医护人员对病区进行最后清理和消毒杀菌后,贴上封条。
中新社记者现场看到,医护人员对各个角落、各个物品喷洒专用消毒剂并仔细擦拭。清理出来的物品经过消杀处理后,打包装入医疗专用黄色垃圾袋,等待专业处理。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喷洒酒精擦拭墙面过程中,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屠丽雯和同事禁不住哼唱起歌曲,歌声在病区回荡。
“太激动了。”屠丽雯说,从2月19日至今,她和同事在雷神山医院已奋战51天。其间,各方力量的支援,让她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团结。如今武汉“解封”,逐步恢复生机和活力,她庆幸见证并亲历这一切,也为能为守护武汉贡献一份力量而自豪。
未能看到樱花是屠丽雯此次武汉之行的一大遗憾,“没关系,明年樱花盛开,我们再相约,不仅看樱花,更是看变美变好的武汉。”
望着空荡的病房,空荡的走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范小红感慨万千。
“一个大工地”,这是范小红对雷神山医院的第一印象。她记得,刚来时医院边建设边收治病人。接手感染科C2病区后,团队用2天把“毛坯房”变成符合新冠肺炎收治条件的“精装房”。如今,病区完成使命,又从“精装房”还原成“毛坯房”。
简单的转换,包含了太多人的奉献。范小红表示,51个日日夜夜,她感受到武汉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感受到灾难面前武汉人的坚毅、乐观和热情,也感受到建筑工人、维保人员、酒店接待人员的大爱和付出。所有的一切将珍藏在记忆深处,成为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亲手为病区贴上封条,雷神山医院C2病区科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陈小华也随之告别在雷神山医院战斗的日子,“这一天,盼了太久”。
陈小华是湖北荆门人,每年回家会经过武汉。驰援武汉第一天,看到曾经熟悉的一切被按下“暂停键”,他感觉“像科幻片一样,心里非常难过”。
51天来,陈小华见证雷神山医院病区一个个关闭,目送各省援鄂医疗队陆续离开,目睹武汉从沉睡到苏醒。武汉“解封”那晚,他辗转难眠,“希望(武汉)尽快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9日下午,雷神山医院为留守到最后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及广东第22批援鄂医疗队举办撤离仪式。外省医疗队全部撤离后,雷神山医院还有近400名武汉本地医护、管理人员继续“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