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范凌志柳玉鹏】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12日报道,中国日前援助亚美尼亚的一批抗疫物资上的标语,引发土耳其方面不满。该标语的中文写道“高山之巅,长江之滨”,英文写道“愿我们的友谊比阿拉拉特山高、比长江长”。土耳其方面对该标语以存在争议的阿拉拉特山作为亚美尼亚的象征表示不满。13日,《环球时报》从了解内情的人士处获悉,中方已就此事与土耳其方面进行沟通,表明该物资上的文字“应以中文为准”。
当地时间4月8日深夜,中国援助亚美尼亚的抗疫物资由亚政府一架伊尔-76运输机运抵亚首都埃里温。据了解,该批物资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捐赠的。同机抵达的还有亚政府在华采购的检测试剂、医用口罩以及护目镜等抗疫物资。
阿拉拉特山(土耳其称阿勒山)靠近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三国交界处,距伊朗边境约16公里,距亚美尼亚边境约32公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2日的报道称,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的历史恩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阿拉拉特山地区多次被割让、占领,曾隶属于包括亚美尼亚在内的不同国家。1923年苏联与土耳其签订条约,将阿拉拉特山划给土耳其。但许多亚美尼亚人仍认为此山为其所有。阿拉拉特山也因发现圣经中“诺亚方舟”遗迹而闻名,亚美尼亚国徽正中央即绘有诺亚方舟停在阿拉拉特山顶。俄罗斯《独立报》12日称,阿拉拉特山的图像在苏联时期就出现在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国徽中,土耳其政府曾对此提出抗议。当时的苏联外交官回应称,土耳其国旗上的新月也不是安卡拉的财产。
上述知情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土方肯定很了解外交层面的操作程序,一些土耳其媒体人也跟他交换过意见,他们均认为在各国共同抗疫的当下,出现这样的事情绝非中方故意而为,“不排除是第三方公司或机构技术层面的翻译瑕疵,毕竟中国地方政府、民间不太清楚这座山的历史也情有可原。”
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阿拉拉特山的归属是个历史问题,中国对此不持立场,不参与他国之间的争论,“可能因为这批物资是去亚美尼亚的,所以捐赠方就按照亚美尼亚方面习惯的称呼写了,但这不表明中国在领土问题上有什么偏向。”
王宪举认为,写在援助物资外包装上的标语,是在表达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感情,并不是官方文件。当下各国面对的共同威胁是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应把注意力放在应对疫情上,不要因其他话题淡化或影响抗疫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