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永兴县曝出“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后的四天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三度就此发声。
5月16日晚间,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发布消费提示称,婴幼儿一般以母乳或婴幼儿配方乳粉喂养为主,但也有极少数婴幼儿因对牛奶等乳蛋白过敏、对乳糖不耐受等原因,无法进食普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需要食用特殊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的一类特殊食品,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注册审批管理。消费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选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查看标签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注意适宜人群提示。
在此两天以前,市场监管总局就曾发布消费提示,指导消费者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更早一天的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已责成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中国近年已发生多起固体饮料假冒特医奶粉,导致婴儿服用后产生身体不适的事件,郴州的案例只是其中最新的一起。
那么,类似事件为何屡屡发生?《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背后是高额利润的驱动,一罐包装成婴儿奶粉出售的固体饮料,成本一般在20元左右,售价却可轻易达到两三百元。
市场需求量大,此前那已有多起假冒事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于2016年发布的《城市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城市0-24月龄婴幼儿家长报告儿童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比例为40.9%,过敏性疾病各症状的现患率为12.3%;患病高峰在4-6月龄,6月龄以后患病大幅下降,男童的患病水平高于女童。19.8%的调查对象曾就医,并被诊断为过敏性疾病。
通过报告不难看出,特医奶粉在中国的市场十分广阔,需求量很大。在这一庞大市场下,固体饮料假冒特医奶粉的案例,此前已发生多起。
2019年7月,《人民日报》便曾刊发报道称,有家长因婴儿出现过敏等原因,在市面上购买了一款名为“雅乐迪”的奶粉,食用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婴儿过敏症状并无改善。实际是固体饮料的“雅乐迪”,其包装上却有适度水解蛋白粉的字样,该产品的生产厂家为山东梵和公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梵和公司)。
上述报道刊发后不久,2019年9月,湖南省郴州市发现了同类事件,当时郴州的患儿食用的产品名为“舒儿呔”,多名患儿家属称,在购买此产品前,曾在郴州市儿童医院受到医生的推荐。“舒儿呔”的生产厂家同样为梵和公司。
郴州市市场监管局回应此事称,将该事件定性为虚假宣传,涉事医生被停职1年,涉事企业将联合医院按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对于生产企业梵和公司,该局对媒体表示由于该企业不在郴州市管辖范围,因此对于厂家有无参与虚假宣传还要等调查组结果。
5月15日,记者联系到多名使用过“舒儿呔”的患儿家长,他们均表示尚未收到赔偿。
马女士看到了郴州大头娃娃事件的报道,才发现原来自己家孩子喝的两款产品,也都是固体饮料。
马女士家的宝宝在几个月大的时候也出现了过敏问题,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马女士给孩子喝氨基酸奶粉或者深度水解奶粉,后来经一家母婴店导购员的推荐,马女士购买了一款名为“敏康特”的产品,“当时她跟我说,这个是深度水解奶粉,专门给过敏的宝宝喝的,不仅孩子喝了没事,还能改善过敏体质,以后慢慢就可以换成适度水解奶粉,然后就能喝羊奶粉了。”
马女士给孩子喝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在导购员的建议下,将“敏康特”换成了“敏安宝”,没想到,孩子仍然出现了过敏现象。
在马女士提供的产品包装上可以看到,“敏康特”正面写着“深度水解特殊膳食营养粉”,其背后的产品类别则是“复合型固体饮料”;“敏安宝”的产品正面写着“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粉”,背后产品类别也显示“其他固体饮料”。同时,这两款产品的生产厂家同样为梵和公司。
近日,马女士已经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发现孩子也存在营养缺失、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
固体饮料卖作特医奶粉,售价可翻十几倍
记者调查发现,之所以有这么多企业愿意铤而走险,将固体饮料假冒特医奶粉出售,在这背后,是高达十倍以上的利益驱动。
在网上搜索奶粉加工厂家等关键词,会出现大量厂家信息。记者随机以母婴企业身份联系了山东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名张姓负责人向记者确认,可以提供产品原料。记者将孙女士购买过的“敏康特”成分表发给对方,请其估算成本价。
张姓负责人很快回复,“这个有的,和我们的配方一样。”随后为记者发来一份“无乳糖配方粉”的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对比发现,虽然双方在配料上略有差异,但是营养成分表基本一致。26项营养成分中,只有能量、维生素c和泛酸三项略微不同。按照这样的配方原料,对方开价为4.8万元一吨。“我们这边走的都是大包装,你要自己再去找厂家做分装加工,原料都是配好的预混料。”
比照“敏康特”每罐重400克的规格,如不计算损耗,1吨原料可生产2500罐,平均每罐原料价格为19.2元。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发来的一张截图显示,该公司还可提供“氨基酸配方粉”“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等多个不同配料表。不过对方拒绝向记者提供其他配方,“这些都是我们研发出来的,给你的那个,是因为你有个一样的配料表,剩下这些,你们不做,我们是不能提供的。”他向记者透露,“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和“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的成本价,大概在七八万元一吨。
山东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一个配方表,原料售价为4.8万一吨。
“敏康特”和上述公司提供的配方表对比 另外一家东营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承接奶粉加工业务,记者同样向其提供了“敏康特”的配料表,该公司一位负责人称,按照同样的成分表,他们每加工一罐500克的成品,成本价为21.5元,此外罐体成本在1.5至2.5元不等,可自行选择。“可以是你们自己送原料,或者全交给我们,我们自己负责原料,都行。我们不一定可以做到和你提供的成分表完全一致,但是会让研发部门在研究配比时尽量去靠,再加上用的原料不同,最后出来,每罐的价格还可能上下浮动,也许一罐就20块钱。我们这个报价,是包括了原料和加工费,你只需要再加个罐子的包装费就好了。”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郴州“大头娃娃”事件最近在行业内引起的波动很大,“现在管得很严,今天上午还有人到我们厂检查。你们要在我们这做加工,我们不能接已经配好的预混料,只能是你们把单独的原料送过来,或者你们指定原料商,我们去进货,然后再加工,必须要保证每一种原料的原料的质量、资质都没有问题。”
交谈之中,该负责人也向记者确认,其企业并没有特医食品生产资质,“我们老板拿这个(特医食品生产资质)拿了10年了,都没拿下来。”
就是这样一罐成本价最低可压至20元左右的固体饮料,被包装成特医奶粉再出售给顾客以后,价格往往会翻十几倍。孙女士购买“敏康特”时,每罐400克装,售价为298元。
严格管理之下,仍有商家打擦边球
根据食品安全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特殊食品,在中国实行严格注册管理和出厂审批检验,质量安全有保障。
2016年,为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行为,加强注册管理,保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要求,申请人应当具备与所生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适应的研发、生产能力,设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机构等等。研发机构中应当有食品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者相应专业能力的人员。
上述《办法》的出台,以及其他相关规定,严格管控了特医食品的生产条件。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信息,截至2020年5月13日,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审批的配方食品有48个。正规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意见选购。同时,正规产品均会在产品名称、注册信息标签、适宜人群上进行明确地标识。
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强调,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质和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市场监管总局在之后发布的消费提示中也明确提醒,固体饮料是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普通食品。其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和说明书等不需要产品注册审批,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不能标示适用人群,也不需要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但是,严格管理之下,仍然有商家出于利润的冲动,将固体饮料包装成奶粉出售。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此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此前出现过的一些案例中,不乏一些没有相关特医奶粉生产资质的厂家,却又想进入这一市场,这些厂家往往会以固体饮料的形式进行注册备案,然后以食品的形式进行生产。这些产品生产以后,可能会在包装上打擦边球,有卡通形象、婴儿形象等内容,以此来误导消费者,暗示可以给婴儿吃,同时再加上销售人员的推广,很多婴儿家长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会把这些固体饮料当做婴儿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