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和美国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Alliance)主席彼得·达什亚克(PeterDaszak)教授团队在科学预印版网站BioRxiv发表了关于蝙蝠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最新研究论文,这篇论文已经被《自然通讯》杂志接受,将于近期发表。
中美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分析了在中国的所有已知蝙蝠冠状病毒数据,并着意追踪新冠病毒的传播路径。
研究分析了新冠病毒可能的宿主中华菊头蝠的进化,并指出菊头蝠的RaTG13病毒株和新冠病毒属于共同的进化分支,这加强了菊头蝠是新冠病毒宿主的证据。研究者认为从马来穿山甲的全基因序列比较来看,这种动物成为新冠病毒宿主的可能性不大。
《纽约时报》6月1日报道称,这项研究对蝙蝠和病毒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支持新冠病毒宿主是菊头蝠的假设。不过,该研究并没有对此作出最终结论,因为关于新冠病毒目前尚有很多未知。
同时,研究者还强调,他们只分析了来自中国的蝙蝠冠状病毒,因此不能排除这种病毒是否同样存在于和中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研究还拓展了科学界对蝙蝠冠状病毒的理解,特别是有关病毒演化和对人类的威胁程度。然而,美国政府之前取消资金支持的决定阻碍了研究进一步取得成果。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项研究的美国参与方生态健康联盟原本得到了美国政府300万美元的拨款支持,但最近款项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取消。这在美国相关的科学家群体中引发巨大不满。
5月20日,31个美国科学家团体致信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表示抗议。同时,还有77位诺贝尔奖得主写信要求国家卫生研究院调查取消该款项的原因。他们在信中表示,取消款项的决定看上去是由政治因素驱动的,而不是基于研究本身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