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作者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寄出作品后左等又盼,好容易有了回音,但拆开信封或者打开邮件一看,“恕不采用”几个大字瞬间让人心灰意冷。
当然,具体到不同的编辑,拒绝的措辞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会来个先扬后抑,说了一大通溢美之词,再委婉提出不能发表;遇到言辞犀利的编辑,说不定还会来个揶揄讽刺,看完更有雪上加霜之感。这类信件虽说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其核心是一致的:那就是“退稿”。
在过去数百年时间里,不光是初出茅庐的作者在出版商处频频碰壁,退稿信收了一大堆,许多今天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家,在为作品寻找出版商的过程中也是磕磕绊绊,遭到冷遇的情况屡见不鲜。
大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曾收到过这样的编辑评价:“这个作者居然还想找人出版这部小说?我建议不如把这本小说用土石埋起来,一千年后再找人出版。”另一位编辑的措辞也毫不客气:“书稿你想要回吗?我想你不要了吧?如果这样,我们就自行处理了。不过,请告诉我有没有出版商愿意买你的书。”言辞之中,充满了对书稿的鄙夷之情。
好在纳博科夫没有被一封接一封的退稿信“劝退”,《洛丽塔》出版后虽然争议不断,但销量和口碑都不错,还被数次改编成影视剧,成为读者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文学经典。
01 令作者神伤的退稿信,可不光是编辑的“锅”
其实,不光是纳博科夫的《洛丽塔》,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奥斯汀的《诺桑觉寺》、梅尔维尔的《白鲸》、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作品,都曾有过被编辑退稿的经历。美国作家安德烈·伯纳德曾专门整理过一本《退稿信》,以退稿信的形式收录整理了编辑们“看走眼”的重大时刻。
不过,要说将伟大作品拒之门外都是编辑的“锅”,其实是有失偏颇的,毕竟出版是一个行业,一部作品从收到初稿到最终面世,会牵涉多个环节和要素。因此,即使是在今天,诸如《洛丽塔》《百年孤独》等作品被放在编辑案头上时,说不定也会收到一封退稿信。
意大利作家里卡尔多·博齐在新书《亲爱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中,就做了这样一个“脑洞大开”的尝试,他以一名现代西方编辑的眼光,重新审视从《圣经》《荷马史诗》到《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等50部名著,然后给他们写了拒绝理由五花八门的退稿信。
在令人忍俊不禁的信件之后,两位意大利插画家贾恩卡洛·阿斯卡里、皮娅·瓦伦蒂尼斯,为每一位作者绘制了妙趣横生的肖像漫画,两者搭配起来,更增添了一重阅读乐趣。
虽说是“虚构”出来的退稿信,但在不同的信件中,里卡尔多·博齐所呈现出的语言风格大不相同。
在给《奥塞罗》作者莎士比亚的退稿信中,他说:“哦,别这样啊,老兄。你又来了。……别瞎写少数族裔。……拜托了,求你了”,一位与作者沟通中略显卑微的编辑形象跃然纸上。到了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言辞则变得激烈和强硬,他说:“不会有人买的——不买你这个人物的账,不买你的书”,如此斩钉截铁的语气,可想而知对书得有多嫌弃。
至于我们开头提到的洛丽塔,退稿信里是这么写的:“目之所及都不合适,不合适,不合适,不合适,不合适,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一口气写下七个“不合适”,看来《洛丽塔》在现代出版业中的命运,也不会比当年顺利多少。
而《百年孤独》则被建议删除掉书中所有的“魔幻、超自然、模糊不清的神秘成分”,言外之意,这本书没有一丁点儿价值。
02 走进退稿信背后的世界:西方出版业的种种现实
从内容本身来说,《亲爱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是里卡尔多·博齐的一本调侃之作,但在幽默风趣的语言背后,所隐藏着的是西方出版业所面对的无奈现实。作者更多是以给经典作品写退稿信为“幌子”,传递自己所观察到的出版行业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无奈情绪。
在里卡尔多·博齐看来,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在出版过程中“难产”,原因可能来自多个方面,行业、时代、编辑等都有相应的责任。
首先,出版行业在本质上是个以谋利为目标的商业领域。大多数书籍在衡量是否能够出版时,都要考虑市场接受度如何、受众群体的大小、可能的销量等因素,书籍是一种被视为“商品”的存在,必须考虑收益、成本等诸多现实问题。
在给狄更斯《远大前程》和的退稿信中,编辑就提到纸价上涨,所以只能出电子版的情况,并且希望作者理解。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样一本大部头,自然也面临着印刷成本高企的问题。《杀死一只知更鸟》被退稿,则是因为认为“无人买账”,既然没有相应的读者群体,出版社又谈何收回成本呢?
其次,时代潮流对于出版行业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些作品的思想、主题或写作风格太过超前或滞后,在出版商处被数次退稿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所熟悉的作家路遥,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写成《平凡的世界》,但被出版社以“不适应时代潮流”为由拒稿。后来,与这部畅销作品擦肩而过的编辑有过这样的回应:“我个人不可能超越时代,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在《亲爱的作者,您有一封退稿信》中,作者所提到的一些问题则与西方世界的社会政治语境紧密相关,如可能存在的少数族裔歧视、儿童角色缺乏成年人监护、主题不够积极向上等。苏斯博士的《绿鸡蛋和火腿》,就被吐槽有“劝人吃变质食品”“蛋白质过剩”的不良诱导之嫌,担心会对孩子们产生负面影响。
再者,编辑个人的好恶和鉴赏能力,对作品能否出版有很大影响。一位优秀的编辑能够从众多来稿中,发掘出最有价值的作品。反之,遇到对某类作品存在偏见,或者经验不足的编辑,则存在着埋没一部好作品的可能。
在里卡尔多·博齐的笔下,《老人与海》被建议转投给《田野与溪流》杂志或者ifish.net网站,根本不被认为是一本严肃文学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则被当成了“催眠神器”,认为文字过于乏味无趣,完全不知所云。
03 名著的诞生,除了作品质量本身,也有偶然性加持
无论是《洛丽塔》,还是《百年孤独》,虽然出版经历多有波折,但好在纳博科夫、马尔克斯们当年没有被一封封退稿信彻底吓阻,而是锲而不舍地投稿,最终与能够欣赏其作品的编辑和出版商相遇,这才有了我们今天能够读到的经典之作。
换句话说,名著的诞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作品质量,有时偶然性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英国国民童书作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带着自己绘制的彼得兔画作向伦敦各个出版社推销,但无一例外都吃了闭门羹,有的甚至嘲讽她的作品是“兔子书”。
这时,维恩出版社的两位出版商,为了让刚入行的弟弟诺曼练练手,就抱着亏点小钱也无所谓的心态,承接了波特小姐的书。这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不仅让出版社赚得丰厚的利润,波特小姐的彼得兔、蝾螈先生们,也得以走进每一个英国家庭,成为孩子们美好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另一位作家威廉·戈尔丁的《蝇王》,辗转十几家出版社,都以收到退稿信告终。后来,戈尔丁把作品寄到费曼出版社,一位名叫查尔斯·蒙蒂思的年轻编辑发现,这部书稿虽然有不少小瑕疵,但整体故事非常吸引人,于是他主动与戈尔丁联系,对书稿的修改事宜进行详细的沟通。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编辑与作者之间书信往来不断,人物、情节、包括书名都做了很大的调整,从最初的《内部的陌生人》变成了《蝇王》。《蝇王》在出版以后,不仅好评无数、被买下影视版权,戈尔丁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谓是名利双收。
在波特与戈尔丁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与编辑之间,除了令人沮丧的“投稿-退稿”关联之外,还可以是彼此成就的关系。
这对于那些正在写作道路上艰难前行的新手作者们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莫大的鼓励:坚持写,不畏惧退稿信的打击,或许有一天,你的作品也会被某位慧眼识珠的编辑看到,成为下一部文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