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的是,围绕这位让特朗普赞不绝口的女性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白宫的玫瑰园被多面巨幅国旗点缀。
1993年,联邦最高法院前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在这里获得时任总统克林顿的提名。27年后,现任总统特朗普把这里变成了保守主义的乐土——当天,他在这里正式提名艾米·科尼·巴雷特接替9月18日刚刚去世的金斯伯格。
提名现场。
作为一名女性,巴雷特几乎有令人羡慕的一切:体贴的丈夫、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总统的垂青……
而作为一名大法官,巴雷特却让几家欢喜几家愁:共和党人欢欣鼓舞,民主党人誓言阻击……
巴雷特能让特朗普美梦成真吗?可以肯定的是,围绕这位让特朗普赞不绝口的女性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特朗普最好的选择
“卓越才智”、“对宪法的忠诚”、“我国最杰出的法律人才之一”,特朗普在当天宣布提名时如此描述巴雷特,“你非常适合这份工作”,“你会很棒的。”
尽管曾因歧视女性言论而受到批评,但特朗普当天的溢美之词应该非常真诚。因为这位现年48岁的女性,的确是他当下最好的选择。
幸福的巴雷特一家,其中两名肤色较暗者系其领养。
自传奇般的前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后,加速提名新的人选就成为特朗普的当务之急。
但这并不容易。
这个人选,要有近乎完美的人设,以免被政敌刁难;提名时间还要从速,以赶在大选前完成人事布局。
特朗普有多着急?金斯伯格的悼念仪式25日刚结束,26日他就宣布了提名。
特朗普有多满意?与巴雷特交谈完毕后,特朗普直接取消了与另一位呼声很高的人选的面试。
巴雷特优势的确明显。
首先,正值壮年的巴雷特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且家庭生活和睦,育有七个孩子,其中两个还是由她从海地领养(政治正确啊…)。这样的家庭生活与美国传统的价值观高度契合,再加上女性的身份和领养的记录,着实让一般的美国人难以抗拒其魅力。
其次,巴雷特学术背景与工作经验丰富,资历相当亮眼。1997年,她获得圣母大学的法律博士学位,并曾在学校任教。之后,巴雷特还先后就职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和美国最高法院,并曾任已故大法官安东尼·斯卡利亚的书记员。2017年,巴雷特被特朗普任命为第七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
再次,巴雷特不加掩饰的保守立场令其受到共和党主流青睐,尤其是在拥枪、堕胎和移民等当下美国社会的热点议题上,多次为特朗普的争议政策进行辩护。实际上,早在2018年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退休后,候选名单上就有巴雷特的名字。
更重要的是,人家虽然立场鲜明,却还很会讲话。
在当天的发言里,巴雷特盛赞前任金斯伯格的杰出、伟大与哀荣,是全球女性的楷模,表示自己会时刻铭记她,哪怕自己已经实质上表明不赞同前任的一些做法和观点。
一家人在巴雷特获得提名仪式上。
这样的完美人设,你让民主党人怎么去口诛笔伐?攻击人家的政治立场,那只能让保守派政客与民众更加团结一致。
“双标”出口转内销
显然,直接瞄准巴雷特是不明智的,而共和党确实有软肋。
2016年2月,距当年美国大选还有9个月时(注意这个时长),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亚因病去世。时任总统奥巴马意图提名自由派大法官接任,但遭到以麦康奈尔(注意这个人物)为代表的共和党人以“提名距离大选太近”为由进行的阻挠,最后不了了之。
根据美国法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的提名权由总统掌握,其能否上任则取决于参议院是否同意。同时,由于最高法院是美国一系列法律问题的最终仲裁者,其裁决既能够对美国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也能在总统选举陷入僵局时左右胜负。
因此,当奥巴马意图趁机改变最高法院内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时,就遭到共和党的坚决反对。作为一名颇为在意脸面与声誉的总统,奥巴马最后选择了妥协,把这项权力留给了特朗普。
但事实表明,在政治利益面前,美国政坛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君子协定。
金斯伯格去世之时,离今年大选只有短短1个半月。但几小时后,特朗普即要求尽快填补空缺,麦康奈尔则随后宣布,他将确保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候选人在今年能在参议院举行听证会和投票。
麦康奈尔: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等等,“提名距离大选太近”的理由呢?美国政客看来记性是真的不好啊,“双标”也能出口转内销……
对此,民主党人虽愤怒至极,却没有多好的办法,只能想办法尽量拖延,最好拖至11月大选后参议院力量对比出现变化后。
因此,民主党前天宣布将于29日在众议院推出名为《最高法院任期限制与定期任命》的法案,法案将提出,把美国最高法院法官的任期从目前的终身任期改为18年,并限制每位总统每四年任期内只可任命两名法官。
由于特朗普在任内已经任命过两位法官,民主党人此举显然是给特朗普“量身定做”。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事实表明,当共和党真的就“双标”了时,在参议院是少数派的民主党只能隔空打打嘴仗。
但民主党也是活该,谁让佩洛西曾经放言“美丽的风景线”呢?
保守与衰退
无论从哪一点看,民主党阻击巴雷特的胜率都是有限的。
但放长远看,巴雷特进入最高法院非但不是纷争的结束,反而更像是美国社会撕裂长期化的开始。
第一, 党争利益面前,一切皆是虚妄。
民主党在参议院有47席。要想阻止巴雷特,必须额外争取4席,才能形成51:49的票数优势。然而,被民主党寄予厚望的共和党参议员罗姆尼,却在日前“叛变革命”。
罗姆尼素来与特朗普不对付,是共和党内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反特朗普人物。无论是直接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案,还是批评特朗普种族政策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浪潮,罗姆尼都站在特朗普的对立面。
但是,在涉及党派利益的问题上,罗姆尼最终表态支持特朗普在大选前任命大法官,使民主党的希望基本破灭。
第二,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将空前保守化。
金斯伯格去世前,最高法院内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对比是4:4,另有1人基本中立。巴雷特就任后,力量对比的平衡就此打破,甚至可能滑向3:6。美国政治观察家称,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保守气息最浓厚的最高法院。
联邦最高法院一直是美国社会一些重大问题的“战场”,包括性别平权、种族歧视、堕胎、控枪及医疗保险等热点问题。联邦法院的裁决,往往对这些社会议题的走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再加上大法官的终身制,这样的力量格局将大大利于保守主义在美国社会的增长。
第三,最高法院政治化难以避免,司法独立性将遭进一步侵蚀。
三权分立曾被美国建国元勋们视为政治体系稳固的基石,司法权在其中的制衡作用至关重要。如今,移民、控枪、堕胎等问题无一例外地深刻影响着美国政治走向,而巴雷特在这些问题上的保守性无以复加,再加上特朗普的“知遇之恩”和政坛“投桃报李”的传统,谁能说最高法院还能超然独立于纷争之外呢?
蓬佩奥等美国政客可以对此装聋作哑,但弗朗西斯·福山等美国学者非常清楚——这,是美式民主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