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末代王子到红色特工,和川岛芳子是亲姐弟,却成解放东北的英雄
川岛芳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她集双重身份于一身,既是出身于满清皇室的末代格格爱新觉罗·显玗,同时又是投靠日本、充当日方间谍的大汉奸。她心狠手辣,游走于各方势力之中,参与了很多迫害国人的行动,为害中国。然而,与这位臭名昭著的“东方女魔头”不一样,她的亲弟弟却走上了与她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红色特工,为东北地区的解放做出突出贡献,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就是爱新觉罗·宪东!
虽出生于皇室,但是这对姐弟的身世较为坎坷。他们的父亲是末代肃亲王善耆,原本两人应该过着幸福的童年,然而,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下,两个孩子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善耆32岁袭爵,并且深受慈禧的器重,也曾一度成为晚清朝廷中的为数不多的满清重臣。然而,身为皇室贵胄的善耆不仅在朝中敛财无数,而且在大清覆灭之后还渐渐走上了国家的对立面。当时大清王朝的辉煌已经成了昨日黄花,封建帝制也为大多数人所唾弃,不过,作为爱新觉罗的子孙,善耆却依然想着复辟的“宏图大业”。
为了实现复辟,善耆结交日本人,意图依靠日本的势力实现自己复兴爱新觉罗氏荣耀的梦想,为此,他在自己小儿子出生时,为他起名为“宪东”,意为“献给东亚”。在宪东七岁时,56岁的善耆在自己的侧室去世不久后也撒手人寰了,留下了福晋和38个子女,其福晋赫舍里氏便将家中包括宪东在内的三个孩子,送往日本人川岛浪速的家中接受教育。
说是被送往日本学习,实际上则是接受训练。到了日本之后,寄人篱下的宪东被安排接受武士道教育,比起严苛的训练,川岛浪速对他态度的变化更让宪东难以接受。与以往不同,川岛浪速不再将宪东视为“王子”,不仅一改之前的谦恭样子,他为宪东改名川岛良治,甚至还经常对他进行言语上的辱骂以及精神上的折磨,这使年纪尚小的宪东生活得十分痛苦。但是小宪东也只能将这种情绪藏在心中,并不敢有丝毫表露。不过,小宪东聪慧机敏,不到一年就熟练掌握了日语,在严格的训练中,体能也渐渐地强大起来。
与宪东不同,姐姐显玗更名为川岛芳子,她渐渐被川岛浪速的武士道同化。随着年纪的增长,川岛芳子渐渐出落成一个标致的少女。在日本的学习期间,川岛芳子与日本人岩田爱之助互生情愫,然而,在川岛浪速的阻挠之下,他们最终并未走到一起。川岛浪速之所以要阻挠川岛芳子的感情,是因为他相中了川岛芳子。为了能达到目的,已过甲子之年的川岛浪速还曾厚颜无耻地表示,自己看中川岛芳子是因为敬重她的父亲善耆是一位仁者,而他本人是个勇者,因此他与川岛芳子结合所生之子必定仁勇兼备。
尽管,当时的川岛芳子并不同意,但是对于川岛浪速的觊觎她也无计可施,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被奸污的命运。受辱后的川岛芳子也曾想过向亲人求助,她将自己的遭遇写信告知自己的哥哥宪立,宪立却劝她忍耐,不要得罪川岛浪速。之后,川岛芳子性格大变,她在行为上表现地十分放浪不羁,而且她好似非常厌恶自己女性的身份,不仅常常“女扮男装”,甚至连发型也多是男式分头,并且还非常喜欢男性的一些活动。再加之日本军国主义对她的深刻影响,使得川岛芳子越来越反感中国,甚至将自己视为日本人。
看着姐姐甘心充当日本军方的工具,宪东感到既痛心又反感。在1927年,宪东再一次赴日深造,在当时他求学的学校附近有很多劳动者,在与这些人的接触中,善良的宪东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因此他常常在空闲时候去帮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宪东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得到了锻炼,心境也越来越沉稳。
在1929年,宪东在东京结识了加藤惟效。加藤惟效是当地的学生运动领袖,宪东在与此人的交往中接触到了一个令他感到惊奇的“新世界”,并且还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此后的宪东受到了红色思潮的熏陶,还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在这种崭新的精神洗礼之下,宪东感觉到神清气爽,并且也使得他对当时的局势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宪东又陆续阅读了很多有关共产主义的书籍,大大加深了他对于社会主义的了解,与此同时,他对书中所介绍的内容无比向往,对学校讲授的神道之类的东西反倒没什么兴趣。
在中学毕业之后,宪东怀揣着对革命的信念,打算在人文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好为之后的参加革命做准备,然而最终事与愿违。川岛浪速对宪东想要学习人文学科的计划表示强烈反对,最终,在川岛浪速的强行安排下,宪东不得不进入陆军学校学习。在军校毕业之后,宪东先是在日军的炮兵大队里供职,不久之后,他决定辞去职务,告别在日本的兄长,回到东北。
在回国之后,宪东来到长春,当时的长春更名新京,是伪满洲国的首都。出于身份的原因,宪东留在了伪满洲国,并为自己更名为金宪东。此时川岛芳子也已回国,姐弟二人虽然同在东北,却很少见面,哪怕是宪东结婚这样的场合,他都没有邀请姐姐川岛芳子参加。出生同门的二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注定渐行渐远,后来两人在一次偶然间相遇,却也是都说不出话来。
在东北的日子里,金宪东虽然在伪满洲国内任职,但是这并没有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对革命的向往一方面也在积极地与革命组织争取联系。由于他身份的特殊性,寻找抗日组织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他只能先从接触有同样想法的亲戚开始。在与志同道合的亲人的联系中,金宪东的抗日信念更加坚定了,他们甚至还计划举行武装兵变,可惜,由于种种困难,最终并没能施行。
在兵变计划流产之后,金宪东仍没有放弃革命的决心。他一直在争取与东北的共产组织接触,只不过一直寻求未果。事实上,当地的抗日地下组织也一直在观察着他,当时的负责人张绍纪就发现金宪东思想相对进步,并且其待人处事也有透露出共产主义的理念倾向。只不过,考虑到金宪东出身背景以及成长求学经历,地下组织决定再对他多考察一段时间,因此也迟迟没有对金宪东进行进一步的接触。
之后,金宪东通过其叔叔溥杰的引荐,终于与当地的抗日组织取得了联系。在确认了金宪东的政治态度之后,当地组织决定派出专门的负责人来与金宪东进行下一步的接触。1944年,金宪东终于通过哥哥宪基联系到了前来与他接触的奉天地下组织同志——章晋,两人相约在一家饭店见面,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此次接触给宪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与章晋的交流,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加入组织的决心 。
与章晋的这次会面时间并不长,但是它足以让金宪东感到兴奋,一方面他欣喜于自己终于找到了组织,另一方面他也为将来能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感到激动。在金宪东兴奋的同时,章晋也对他很看好,不过,出于严谨,章晋还是在对金宪东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将金宪东的情况以及自己对金宪东的看法上报给组织。在得到组织的批准之后,金宪东终于如愿加入了,并且成为了我党在东北的一位重要的特工。
金宪东依靠自己在伪满洲国的特殊身份以及职务的便利,为组织提供了许多关键性的情报。在抗战胜利之后,金宪东从伪军中脱离出来,根据组织的安排,他转到暗中监视伪军的一举一动。当八路军进入东北之后,根据金宪东提供的情报,组织摸清了日本关东军建在东北的弹药库,狡猾的日军在撤离时将这些带不走的火炮全部都拆散了,好在金宪东早年曾在日本陆军学习,熟悉火炮的组装,最终将这批火炮组装完毕,增强了我军的武器补给。
之后,在得到彭真等八路军领导的推荐和批准之后,宪东不仅成为了八路军的正式一员,还担任了副司令员。随着组织将金宪东的身份渐渐由地下变为公开,他本人也将名字进行了更换,自此之后,“艾克”便成为了他的新名字。在日军正式宣布投降之后的不久,他又被组织提拔为旅参谋长。之后多年,他扎根部队,为我军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炮兵,就连聂荣臻元帅都对他赞叹不已。
事实上,在那个战火纷飞,国家危难的年代里,还有无数像金宪东这样的英雄存在,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心怀祖国,无论遭受何难也都心向华夏。金宪东不是一个人,在当时,像他一样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一群“满洲国”高官子弟。
自“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溥仪便成了日军扶植傀儡的最佳人选,而溥仪也有利用日本意图复辟的打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第二年,在日方的扶植之下,溥仪在东北建立起了“伪满洲国”,此事一经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议论纷纷,世界哗然。不仅国际舆论对日本方面的暴掠行径多有指责,并且中国国内对日本的反抗情绪也越发高涨。侵占东北的日军虽然可以依仗尖刀大炮对当地人民进行武力压制,也可以利用扶植“伪满”汉奸来遮盖自己的殖民行径,但是这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出于稳固在东北殖民统治的长远考虑,日本方面急需实现消减东北人民的反抗意志、平息国际舆论的计划。虽然当时的“伪满”政府已经成立,日本在东北地区“以华制华”的计划也得到了初步践行,但是日方很快发现,“汉奸”也并非完全与他们是一条心。日方先是发现扶植的傀儡溥仪很不听话,于是就开始将目标转向了郑孝胥,然而,新的发展对象也不是为日本马首是瞻,接着就又将主意打到了张景惠身上……
几番周折下来,日本方面渐渐明白了,“汉奸”也并非全部甘心为日本所利用。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当时的青年人,希望通过培养“满洲青年”,引导更多的年轻人亲日,以此来达到他们稳固殖民统治的目的。于是,迫于国际上的舆论压力,也为了发展培养中国民间的亲日群体,缓解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日本方面寄希望于“伪满”的下一代,不仅日本官方对赴日留学的东北青年大肆鼓励,当时的“伪满”政府也是积极响应,于是,在“伪满”政府内便形成了各级官员争相送子弟赴日留学的新潮流。
不过,日本与“伪满”政府一定没有料到,他们此次组织青年赴日留学以使其亲日的政治阴谋,不但成效不大,最终还适得其反。在民族大义与高官厚禄的抉择中,当时不少赴日留学的东北青年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在日本求学期间,来自东北的侯洛便通过组织“读书会”的形式,组织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秘密组织了“反帝大同盟”,他们还通过联系同学、同乡、亲戚、朋友等途径,扩大组织规模,甚至还发展了一批抗日成员。
与金宪东一样,不少“伪满”官二代们在日留学的过程中,渐渐地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这些受到红色思潮影响的年轻人,世界观受到深深地洗礼,对未来也有了越来越坚定地选择。他们对父辈在东北所做的那些卖国行径感到不耻,为了民族大义,他们甘愿放弃父辈为他们安排好的那些 “光明前途”,甚至不惜于家族决裂、斗争,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浪潮之中。
他们与金宪东一样,在学成归国之后返回东北,通过各种途径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成为了我党潜伏在“伪满”政府的秘密情报员。以长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东北的十几个地区都有他们的身影,最后这一群体竟发展到了百余人的规模,形成了我党一张遍布整个东北地区的秘密情报网。
其中,除了金宪东之外,该秘密组织的成员还包括前面提到的“伪满”政府总理张景惠的儿子张梦实、军法处处长的儿子与侄子王诚和王谦、溥仪侍卫处处长的儿子佟志彬,以及哈尔滨军管区旅长的儿子孙为,等等。这些成员可以借助家族在“伪满”政府的影响力,顺利打入“伪满州国”的政府、军队、银行、通信等多个重要部门,以便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与情报。
在抗战的关键时期,东北日伪军事部署、东北重要工矿地图、东北日伪反间谍情况等重要信息,全都是通过这个秘密的地下组织传递到延安党中央的。一直到抗战胜利,这一秘密情报组织都在保证安全潜伏的同时,积极地运作着,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直到日本战败、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之后,这一地下组织仍在起着重要作用。当时,眼看日本侵略者大势已去,而苏联红军又来势汹汹,不少“伪满”高官都相继逃匿。苏军在清点东北“伪满”战犯时,两眼一抹黑,无处查找。就在这个时候,当时的中共秘密党员张梦实为苏联红军送来线索,按照张梦实的指引,溥仪与张景惠被顺利逮捕。
在此之后,被捕的“伪满”高官被陆续送往苏联关押,在苏联被看押期间,溥仪担心被遣返回国,意图自尽。该情况被当时同样身为“战犯”的张梦实发现之后,他立即采取行动,极力劝说溥仪,最终才打消了溥仪轻生的念头。直到这些“伪满”高官遣返回国之后,张梦实成为抚顺战犯管理员,他的身份才最终公开。
像金宪东、张梦实一样,当时那批来自东北,出身“伪满”政府高官家庭的青年们,在从日本学成归来之后,不少都不愿再与父辈的“汉奸”阵营为伍,转而竞相投身到抗日的活动当中。“伪满”政府可能也怎么都想不到,就是在这群曾经让他们引以为傲的“亲日”留学生中,竟然会发展出了一批铁骨铮铮、爱国仇日的民族忠良。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当年,那批以金宪东为代表的“伪满”子弟,他们虽身处汉奸堡垒之中,成长于日本的影响之下,同时又经受着权力富贵、高官厚禄的诱惑,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日的革命队伍当中,投身于隐秘而伟大的秘密事业里。他们不惜与家族决裂,甘愿在刀尖舞蹈,他们奋斗在暗处,默默奉献着鲜血与生命,他们是隐蔽战线上的英雄!
标签: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