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肯半分折腰,亦不能半分低头,仕途不顺的旷世奇才——边连宝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边连宝的名字可能比较陌生。可要是提起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六十岁以后,还五次出掌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三次出任礼部尚书的纪晓岚想必不知道的人不多。至少从各种版本的电视剧中能了解到他。
纪晓岚曾写过一首关于边连宝的诗句《任丘晤高近亭因怀边徵君随园》,草草荒鸡夜未央,挑灯话旧一回肠。故人踪迹言难尽,行子关河路正长。敢道功名由命数,且凭科第论文章。劳君问讯岩中桂,秋雨秋风好在香。
诗中的故人指的就是边连宝。此诗纪晓岚对边连宝除了感慨就是感叹,以至于直抒胸臆:“敢道功名由命数,且凭科第论文章”。
边连宝何许人也,让纪晓岚如此感怀。
边连宝(1700-1773),直隶任丘边各庄村人,字赵珍,后更肇畛,号随园,清代中叶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精通经、史、子、集,诗著有《随园诗草》。
边连宝与纪晓岚、刘炳、戈岱、李中简、边继祖、戈涛齐名并称为“瀛州七子”。与清著名诗人钱塘袁枚并称“南北随园”。与钱陈群、李绂、戴亨、胡天游、蒋士铨相知。边连宝的生平被《清史稿》、《畿辅通志》、《四库全书大辞典》等书收录。他所著的《随园诗草》也在乾隆年间存目于《四库全书》中。
如果单看这些,边连宝一生是很辉煌、头顶上的光环也很耀眼。所以你怎么也不会和他人生充满跌宕起伏,青灯黄卷陪伴,终了穷愁困顿联系起来。
自中年以后,边连宝自号茗禅居士。他的好友戈涛在《随园征士生传》说他“少嗜酒,中年易为桑苎之好,因号茗禅居士。方四十,头童如髡,一日趺坐书斋中,闭目垂首。予自外窥之,兀如入定老僧。因叹息殆所谓宿根非邪”。而他的另一好友蒋士铨在《随园征士边君传》则说他“随身一茶铛,晚号茗禅居士。空斋晏坐,宛然一老僧,然不好释氏书”。
是什么让曾经意气风发,拥有远大志向的他会放弃仕途,自称“三家村里老教书”,靠授馆糊口,然后专心致志地作一诗人了。
让我们穿越到320年前,从边连宝小时说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就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受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他的父亲。
边连宝的父亲叫边汝元(1653—1715 年),字善长,号渔山,别号桂岩啸客。此人“精音律,擅书画,诗以杜甫为宗,清苍雄健,与庞垲埒,又擅戏曲。著有《桂岩草堂诗集》及《傲妻儿》、《鞭督邮》杂剧”。
人们经常说,优秀的人都与众不同,越优秀,性格会更独特。这就像这几天手提一瓶矿泉水、拎着两个馒头,被称为“北大数学学神”的北京大学教师韦东奕接受采访时质朴的形象在网上引发热议一样。边连宝的父亲也逃脱不了这个法则。他为人平易持重,文章、品行"甲于郡县",尤以孝友为天性,其兄弟子侄辈共 22人,都把他奉为标准。但边汝元又孤傲清高。十入考场,屡试不第,于是绝进取之意。他与本县十二位志同道合之士结成"还真社",终日饮酒赋诗,对外事不闻不问。到了晚年,更加孤傲,衣服鞋帽无一随时。村人礼敬,视之为"古朴君子"。年轻时随其父边之铉宦游山西、福建,直到中年以后才回归故里,靠设馆课徒糊口,家境逐渐贫困,以至于不足供食,便让妻子、女仆给人做针线活补贴家用。
但即使这样,边汝元也像现在的家长一样,把自己一生没有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虽已年逾六旬,但犹日率诸儿挑灯夜诵,寒暑不辍。知识改变命运,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一个“知识分子”想做一番事业,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就要踏入仕途,而科举又是进入官场的唯一门径。在这个问题上,边连宝心里是清楚的,也理解父亲。况且自己的长辈中有出息的人大都是通过读书,并以科举作为谋取功名的途径。边氏家族在任丘当地是名门望族,自明朝以后“累代科第不断,故顺天乡试有‘无边不开榜’之谣”。边连宝的祖上有官至户部者,曾祖曾任安庆太守,祖父边之铉曾任福州司马。
这极像上世纪广大农村的孩子,只有刻苦读书,认真学习,才能考上好的大学,进而走出农村,走出大山,在外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父亲屡试不第,家境日益窘迫,边连宝想猎取功名进而改变家境的心情愈加强烈。
边连宝幼随父学,稍长即博闻强记,笃学不倦.....
康熙五十四年(1715),边连宝经历了人生第一道难关,在他16岁这年,其父去世。并不宽裕的家境失去经济来源,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但家庭和生活的变故没有击垮一个积极上进年轻人的心。康熙五十八年(1719),20岁的边连宝补博士弟子员,就是说符合某种条例,取入县学秀才。
岁月的艰辛、家境的贫寒未摧毁边连宝考取功名的梦想,虽“小有挫折亦并不挂怀”,在他20岁时一边开始专注授馆,在县学当塾师挣钱贴补家用,一边在梦想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他在《放歌行》中深情地唱道“星河牢落青天高,长吟击节悲且豪。丈夫会应有变化,安得郁郁困蓬蒿”,大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概。
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边连宝在传承了其父聪明好学的优良品质同时,也继承了父亲孤傲清高的性格。据《任丘边氏族谱.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本卷十记载,“初从事举子业,以古文为时文。学临川两大,又好桐城方望溪先生稿,目为国朝独出。有谓不利于科举者,辄斥之。既而屡踬场屋,持所守不少变。……尝言文道志而已。……故其率然有作,直吐胸中所欲言”。这段话的意思是,边连宝性情孤高,不随流俗。在他少年读书时,秉承其父家学,喜爱古文诗词,其在这方面才识渊博、气势宏放。但当时科举制度以八股文章为取士标准。有人劝他说习古文(散文)不利于参加科考,而他却"持所守不少变"。
也因为他的文章太过辛辣又不符合当时科举考试的“口味”,自然在科考中会屡试不第。
在用金线编织的瑰丽梦想没被打破时,命运眷顾了他。
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科试,边连宝受到学使(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的督学使者)钱陈群的赏识,拔之,贡成均。“成均”是指古代的最高学府。据乾隆《任丘县志·人物志》记载,钱陈群“持其艺遍示在朝诸名公,声大震。廷试时,礼部尚书任兰枝与侍郎李祓司校阅,署第一,发视相贺”。
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举办两次举试,因乾隆名弘历,“宏”音形义与“弘”相近,故乾隆元年(1736)的考试改为博学鸿词。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不论已仕未仕,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如此好事,自然让许多人蠢蠢欲动,四下托关系打听。这样的的考试用现在家里老人们说的话是“没人”参加不了的,事实上也是必须有人举荐才能报考参加。
命运再次垂青于边连宝。这次举荐边连宝的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直隶总督李卫,所以说只要文章说得过去,就可通过考试直接任官。戈涛《随园征士生传》说此次“为少司寇督畿学钱公陈群所举。既试放归”,意思是可能是有钱陈群从中相助穿梭。当然以李卫为人正直的性格客观地说也与他十分欣赏他的“文词华赡,苦志读书"有关。
朝廷在紫禁城保和殿举试的博学鸿词, 参加的人只有176人。但据大清《畿辅先哲传.清刻本》卷二一记载,“总督李卫荐应博学鸿辞,召试不中”。可以想象最后考试未中的原因肯定是时文不对路。
边连宝又与幸运失之交臂。我们在痛心扼腕的同时,又不得不对边连宝内心坚守肃然起敬。
乾隆十二年(1747),边连宝在又一次乡试失败之后,毅然决然地舍弃了科举之路,并改字肇珍。以明归隐田园之志。
从康熙五十九年(1720)21岁开始,到乾隆十二年(1747)48岁结束,边连宝前后参加乡试12次。“昔者我下第,慷慨悲填胸。当筵情激切,泪下何淙淙。”这是他在《代书答芥舟》一诗中对于自己不再踏入仕途,不再抱涉足官场的决定,心中流露出的痛苦与无奈。
峰回路转,乾隆十四年(1749),朝廷征经学之儒,钱陈群再次举荐边连宝。当时天下所举共三十九人,非笃老疾病不应这次荐举的独有边连宝一人。实际上这次举荐与以往不同,一是给那些饱学之士而又科举不利的开绿灯,二是也是朝廷笼络朝廷重臣给他们派发的福利。当年边连宝巳经五十岁了。你想要不是举荐人非常推崇他的才华,是决不会这样做的。
但此时的边连宝对功名已经看得很淡了,对科举制度也看破,终老泉林的思想占了上风,对仕途不抱任何幻想了。决心已定,他以身体有病婉拒了钱陈群的好意。他的朋友戈涛“亦被荐,劝之行,且曰:‘君不尝应博学鸿词乎?”边连宝说:“然。博学鸿词,唐之科目,犹科举也。今特如汉伏胜、董仲舒者,吾乌可以斯未能信之学,矫诬干上以幸取哉?” 矫诬,假借名义以行虚妄之意。矫诬干上以幸取哉,不假借钱陈群的名义抄近路取的功名,当然言外之意也不想给好友添一丝丝麻烦。一个力荐,一个有意回避,其用意都是设身处地为了对方,朋友做到这个份上不觉得不让人艳羡。
钱陈群对边连宝诗文极为推重,也因此痛心疾首。乾隆十五年(1750)冬,钱陈群过任丘,感慨于边连宝拒荐经学,倍为惋惜,作《过任丘东边鸿博》一诗,诗的每一句都言之殷殷,情之切切。“边生卧瀛海,相赏抵璠玙。 好卖文园赋,曾怀光范书。 雨中行旆湿,云外幽人居。执手终成阻,何因一起予”。
倒是边连宝因为这次拒荐经学,声望大增。这次拒荐,大清《畿辅先哲传.清刻本》是这样评价的,“尝自言:‘……非恶富贵而逃之,自度不堪其劳耳。’其志趣高洁若此”,但因而给他带来了声誉,“天下士闻而高之”(乾隆《任丘边氏族谱》)。
他这可不是时下网红的炒作,做自己、为朋友都不会,只是赶巧了,再说实力在那摆着。
素不相识,没有些许的私心,只因为推崇、赏识,李卫、钱陈群应该是边连宝生命中遇到的贵人,是边连宝的福气。十二年后钱陈群过任邱,特地看望边连宝,并赋《辛巳嘉平过任丘晤边肇畛征士赋有鸟一篇为赠》。“鹤发尚书携旧履,鸡栖处士卧寒毡。”不无深情的表达了钱陈群对边连宝贫寒境遇的同情和"梦中推手三千里,月下来投十二年。重来昔日谭经地,有鸟怀人是信天。"的真挚情感。
后钱陈群过河间,有寄怀边连宝、李中简、边继祖(系边连宝族侄)、戈涛、纪昀等七人的诗,云:“非予树桃李,此郡本芳菲。诸子骧皇路,边生隐少微。偶然成出处,终减受恩深。圣主怜衰病,劳人暂息归。一从叨祖席,且自赋初衣。镜识吟诗瘦,心知得道肥。” 诗名为寄怀七人,实是为边连宝而作,有对他的安慰,更有对他的誉赏之词。
放弃仕途之前,诗人一边授馆糊口,一边忙于科举,此后则无意仕进,以授馆为业,自称“三家村里老教书”,专心致志地作一诗人了。
乾隆十六年(1761),边连宝受任丘知县刘统的邀请,任任丘县桂岩书院山长《任邱县志》攥修事,撰修县志。《桂岩书院兼志书馆题壁》说能有微薄的廉俸,是“大尹应怜范叔寒”。而自己一生业儒,终于有了一点用武之地亦稍感满足。
边连宝任桂岩书院山长只两年,此后又开始四处飘泊的授馆生涯。范围据诗中所记,多在任丘境内及周边的雄县、献县等地。
乾隆三十一年(1766)春,六十七岁的边连宝来到新安(今河北安新)授馆。这次至第二年止,此后几年,他大概居家,再也没有出去。
乾隆三十三年(1768),边连宝的九兄之子廷抡出守徐州。同年,至友戈涛因病去世,对边连宝刺激很大。第二年,作《哭芥舟十七首》。蒋士铨《随园征士边君传》说:“涛既死,君屏交游,惟与兄竹岩(九兄号)诗酒唱酬而已。”
乾隆三十六年(1771),九兄就养扬州,边连宝应兄侄之邀,于此年秋梢同九兄往游江南。时边连宝七十二岁,自谓“生平足迹未出千里之外……年逾古稀,老病侵寻,不谓翻作壮游也”。边廷抡七十五岁,两位古稀老人,“穷大江南北名胜,箯舆画舫中二老歌吟弗辍,旗亭僧壁传写殆遍”。一年之中,边连宝所作诗集中存百五十余首,仅游平山堂就不下五次,可见他的兴奋之情。这次壮游,他和九兄“都为《南游埙篪集》一卷,一时传为佳话”。边连宝之《南游埙篪集》一卷,当为其《随园诗草》之第八卷。
当时,蒋士铨主讲永安书院。他与边连宝同为钱陈群的门下士,又与边廷抡会试同年,两人一见而引为知己,并多有唱和。蒋士铨对边连宝的人品诗文甚为服膺,其《随园征士边君传》云:“君虽以韦布老,而文词斑然耀于世,安可谓之不幸哉。呜呼!”陶梁《国朝畿辅诗传》引《红豆树馆诗话》亦曰:“今《随园诗草》八卷,皆经心余太史甄定,而霁峰(边廷抡字)都转所刊行也。《忠雅堂集》中有用东坡《歧亭》韵与先生唱和诗。其《题随园无双谱诗后》七古一章,推服尤至。”
这次壮游,边连宝已是龙钟老态,百病缠身,“裹帽防头冷,升车倩人扶。严霜点须鬓,一色总无殊”(《二十里铺早发》)。行前有诗云:“金焦真到手,便拟了浮生。”南游一载,归后便大病不起,前诗竟一语成谶。
乾隆三十八年(1773)秋,卒,年七十四。归后一年中所作诗,集中收12首,并注为绝笔诗。这些诗或摅写情怀,或遥别亲朋,或述身后之情状,颇为凄惋,然于生死事又至为旷达。“(卒)前一夕,尚作诗,有‘衔杯直到盖棺后,搜句不忘属纩时’句。又口占寄别竹岩(九兄号)有‘百年终有限,一面已无期’句,逸情至性可概也。”。
北随园就这样吟诗一生,又在自己的吟唱声中走完了一生。边连宝的一生完全是诗人的一生,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正如他在《问君》中所言:问君抵死欲何求,不盖棺时不肯休。暮咏朝吟真作病,行间字里总生愁。枯肠乍可逢稠粥,孱骨应难避老裘。七字符郎如我赠,高天厚地一诗囚。
边连宝雕像在当地公园,有一尊他的雕塑,你看看后人给他塑的像就知道他的脾气秉性了,倔强与豪放,性情耿介,不依阿流俗。怎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得。
清代乾隆时期享誉文坛的文学家,诗人李中简李中简在《读边随园先生诗集题后》一诗中写道:
先生可是离尘人,沁雪肝肠翻水文。
五字长城空旧垒,百年短檠掩秋坟。
涧阿高格终难挫,鸾鹤遗音回不郡。
怪底海南苏玉局,抗心敛手效征君。
我有时就发奇想,就想假如边连宝性格改一改,略微圆润,略微在乎功名,略微....或许他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但想法很快划出脑海,觉得如此有辱他为人耿直的清白,有辱他心中圣洁的诗情,如是的话,那就不是心目中的边连宝了。也就没有《随园诗草》和《病馀长语》了,当然也就没有以上诸多故事了。边连宝一生中的退缩有迫不得已的一面,也有他内心的坚守和对古文词的执著有关。套用现在流行歌词中的一句话“不是我存心故意,只因无法放过自己。想告诉你我的心情,诗是我的唯一。如改初衷,我怎么可以原谅自己”。
标签: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