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乌烟瘴气的战争阴影笼罩着全世界。国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不仅仅存在于欧洲,也笼罩着南美洲,在南美,三十年前的三国同盟战争伤口刚刚长好,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围绕着海军的军备竞赛。
从“里约热内卢”号说起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号战列舰1904年12月,巴西国会通过了一项海军扩张计划,购买3艘战列舰和其余26艘舰船。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毫无悬念的竞争下了前两艘战列舰制造订单,即“米纳斯吉拉斯”号和“圣保罗”号。当两艘战列舰建造完毕后,巴西宣布准备订购第三艘战列舰,巴西希望这艘战列舰拥有强大的火力,不仅超过竞争对手,还要超过欧洲国家的新式战列舰。巴西派出了代表前往伦敦,全权负责新战舰的采购工作。
承建了前两艘战舰的阿姆斯特朗公司非常有信心拿下第三艘战列舰的订单。但巴西方面走访了欧洲各国的造船厂,被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方案所吸引。巴西代表回国后,开始认真研究克虏伯给出的战列舰设计方案。阿姆斯特朗公司急坏了,派出了一位设计总监伊恩古尔携带着多套不同方案前往巴西。
抵达巴西后,伊恩古尔了解了巴西方面的需求,重新设计了一份蓝图:带有7座主炮塔,共有14门主炮的超级战舰。这个新方案果然奏效,巴西方面立刻和阿姆斯特朗公司达成了建造意向。世界上唯一一艘拥有7炮塔的战列舰"里约热内卢"号诞生了。“里约热内卢”号采用了“全装重型火炮”设计,它也将世界上唯一一艘安装了14门主炮的无畏舰。但因为主炮塔占据了有限的排水量,这艘船的装甲相对薄。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1911年9月14日,“里约热内卢”号战列舰在纽卡斯尔造船厂开工建造。巴西政府一直向阿姆斯特朗公司分期支付战舰的建造费用。1913年1月21日,在纽卡斯尔造船厂举行了盛大的下水仪式。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工人们还要对战舰进行舾装。
1913年7月,受到全球市场的冲击,巴西政府的经济支柱,咖啡和橡胶受到了重大的打击,税收下降,政府裁减海军预算,巴西方面无力支付里约热内卢号的建造费用了。因此巴西方面宣布停止向阿姆斯特朗公司支付费用并拍卖处于舾装状态的“里约热内卢”号。阿姆斯特朗公司为了防止战舰烂在手里,动用了大量的关系来试图卖出“里约热内卢”号,不过皇家海军显然对这艘拥有七门炮塔的庞然大物显然没有兴趣。同时英国采用了更大口径的火炮,威力大于“里约热内卢”号上的305毫米炮。
投入土耳其怀抱,更名苏丹奥斯曼一世,好景不长
尽管英国皇家海军不感兴趣,但是有其它的国家对“里约热内卢”号感兴趣:刚刚结束希土战争的希腊和土耳其。不过由于刚刚结束了希土战争,希腊和土耳其的经济状态十分糟糕,想要买船只能贷款。土耳其派出了代表来到法国巴黎进行游说,最终说服了法国巴黎银行向土耳其贷款400万英镑。得到这笔钱后,土耳其立刻开始了和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谈判。12月28日,“里约热内卢”号正式改名为“苏丹奥斯曼一世”号。为了尽快得到这艘战舰,土耳其政府不停的催促阿姆斯特朗公司加快建筑速度。1914年,7月7日,“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进行海试,海试非常成功,但是依然有许多设备没有安装。
当“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进入最后舾装阶段,欧洲大陆的战争阴影越加浓厚。英国和德国在争夺海上霸权上剑拔弩张。但英国在新式战舰上只占有微弱的优势。不过英国人在每一份和外国签订的合同上都标明,英国政府有权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征用其他国家建造的舰艇并给予补偿,而“苏丹奥斯曼一世”号便是其中的一艘军舰。
英国最初希望通过影响奥斯曼来获得并控制欧亚大陆海峡,土耳其海峡的控制权,英国对巴尔干战争和希腊和土耳其的矛盾并不感兴趣。相反,奥匈帝国和德国十分关心奥斯曼在巴尔干的利益。随着德国和奥斯曼越走越近,大量的德国军官进入土耳其军队进行指导,英国开始以谨慎的外交方式对待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大臣丘吉尔就对苏丹奥斯曼一世做出了暗示:“土耳其的战列舰对我们非常重要,在只有七艘无畏舰优势下我们绝对不能失去这两艘精良的战舰。更不能看着他们落入敌手用来对付我们。”英国对土耳其态度的转变为这艘船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阿姆斯特朗公司很快就接到了海军部的密令,在对“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最后舾装阶段上拖延时间。即使奥斯曼方面不断催促加快速度,但但战舰上的弹药库依然空无一物。1914年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发出了最后通牒,战争看来已经无法避免。英国认定这艘战舰服役后会对自己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于是通知阿姆斯特朗公司,下令扣留“苏丹奥斯曼一世”号。
随后,土耳其人举行接受“苏丹奥斯曼一世”号的仪式,一个连的英国士兵端着刺刀冲了进来,土耳其人瞬间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他们没有抵抗,然后被囚禁起来。英军夺取并扣留了“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扣留“苏丹奥斯曼一世”号的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土耳其人,奥斯曼土耳其几乎是举债借款来购买的这艘战舰。被扣留的官兵也是土耳其海军的精华。扣留“苏丹奥斯曼一世”号的行为导致了奥斯曼土耳其彻底的偏向了同盟国一方,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参战的导火索。可以说,正是因为扣留“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才把土耳其踢向了同盟国的怀抱。
第三次易主,阿金科特号的传奇故事
航行中的阿金科特号战列舰(左二)英国在接受“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后将其改名为“阿金科特”号。“阿金科特”号上有如此多的炮塔,以至于船员们不得不用星期来命名7座炮塔。当军官和船员们进入船舱内时,他们惊呆了,土耳其人把船修的像一座宫殿,如此豪华的船舱要比得上当时任何一座皇家海军舰艇。
炮弹结构
该战列舰的炮弹8月25日,“阿金科特”号第一次出海并且进行了测试,但第一次试射就把炮管炸裂了。在随后的日子里,“阿金科特”号经常训练和巡逻。在一次巡逻中,“阿金科特”号的船长下令让船上14门炮齐射,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认为这艘船的船体无法承受14门炮齐射的威力,该炮射速为每分钟1.5发,最大射程超过18公里。当14门炮齐射时,船体出现了极大的震动,但是该战舰最终承受住了这样大的冲击力。
该舰的动力装置该舰动力是22台锅炉,4台蒸气轮机,每台都驱动一个螺旋桨轴。主机功率34000轴马力,最高速度达到22节,该舰通常运载1500吨煤,但最多可运载3200吨,以及620吨的燃油,电力由四台蒸汽驱动的发电机提供,满载时候,该舰能够以10节的速度航行7000海里。
航行中的“阿金科特”号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爆发,“阿金科特”号作为第一战列舰分队的第六战列舰中队进行作战,该舰队还有“马尔伯勒”号,“复仇”号和“赫茨克勒斯”号。指挥官是海军中将伯尼。大舰队指挥官认为第六战列舰中队的战斗力很弱,因此她们被安排在主力舰队的最右方。而“阿金科特”号位于分舰队的最后。
18时24分,“阿金科特”号发现了可能是德舰的目标并且向其射击,当烟雾散去后“阿金科特”号发现目标是被打烂的轻巡洋舰“威斯巴登”号。由于陷入混战,许多英舰和德舰相互开火,所以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击中目标。18分时32分,德舰再次出现,“阿金科特”号向10000米外的目标进行了两次齐射,之后目标消失在了烟雾中。19时6分,“阿金科特”号再次向10000米距离上发现的德舰开火。19时08分,德国驱逐舰发射的鱼雷与“阿金科特”号擦肩而过。之后“阿金科特”号的14门炮轮流向目标射击。“阿金科特”号宣称命中了4发炮弹。
战斗中的“阿金科特”号19时16分,德国第六和第九雷击大队的驱逐舰开始向英国舰队发起鱼雷进攻并且释放烟雾来掩护德国主力舰的撤退。“阿金科特”号向德舰全力开火,期间一共发射了超过100枚炮弹,但是命中情况不详。至此,“阿金科特”号结束了于德海军的交战。在战斗中,"阿金科特"号一共发射了144枚305毫米炮弹和111枚152毫米炮弹,火力输出量仅次于“虎”号战列巡洋舰位居英舰的第二位。
惨淡落幕
日德兰海战之后,“阿金科特”号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战争结束后,“阿金科特”号在1918年11月21日在斯卡帕湾受降了德国公海舰队。
战后的“阿金科特”号尽管在一战中,日德兰海战发挥了14门炮的强大火力,但是战后皇家海军还是看不上这艘14门炮,防护不足的战舰。“阿金科特”号在1919年转入储备并且被出售。尽管阿姆斯特朗公司愿意对“阿金科特”号进行许多合理化改造,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购买这艘不合潮流的战舰。最终这艘可以说一战爆发时世界上长度和排水量最大的战舰:“阿金科特”号随着《华盛顿海军公约》的签订而被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