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远比戏更精彩——读王向阳《梨园趣闻录》想到的

大千世界 211 0

  生活永远比戏更精彩——读王向阳《梨园趣闻录》想到的

  蒋良善

  王向阳出新书了,叫做《梨园趣闻录》。说梨园,但它肯定不仅仅是给梨园人看的,也不仅仅是给梨园看客看的。

  这本书很好读。这是王向阳继《戏剧的钟摆》之后,又一本涉及戏曲的著作。同样的领域,同样的情怀,给人的却是不一样的感受。

  这本书很好看。你可以把它当故事看着消遣,因为里面的故事好玩,茶余饭后当段子说说,口口相传;你也可以拿它当镜子来照,因为里面有人生百态,琢磨琢磨,你会有很多收获;你甚至还可以用它当教材来教训人,因为故事里的人都活出了一种人生状态,小小的故事不少是能够励志的。当然,它也同样传播知识,书中涉及十二个剧种的近百位演员、编剧、导演的趣闻轶事,让你了解到这些剧中的代表性剧目、代表性演员,甚至了解到这些剧种的某些历史。

  这本书内容很有吸引力。一桌两椅,数根丝竹,几面锣鼓,看似简单的中国戏曲蕴藏着无穷的魅力,那些卓有成就、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们。他们戏台上精湛的技艺固然令人折服,而他们戏台外的生活同样充满着一种神秘,勾起爱戏的人们的欲望与好奇。大幕的后面是个怎样的世界?那些艺术家们戏台上光彩照人,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那惊绝人寰的技艺是怎么练出来的?王向阳的这本《梨园趣闻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这方面的心理需求。

  小时候看戏就听大人说,演戏的人很快活,因为他们在台上嬉笑怒骂,挥洒自如,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他们是一群无忧无虑的人。真的快活吗?真的有快活,但那是苦中作乐,快活的背后或许是无奈和无尽的辛酸。快活是他们对抗生活中不平等待遇的一种手段,幽默是他们反抗黑暗的一种武器。比如刘赶三讽刺慈禧太后,比如金秀山智戏督军。

  常听梨园行人自己都说 “戏子无义”,因为艺人们相互倾轧排挤、翻脸无情的现象不少。是不是所有的“戏子”都无义?当然不是,有艺无义的是戏子,有艺有德是艺术家,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往往胜过许多有权有势的官僚。比如大病初愈的常香玉义演十天,为乡亲修建河坝,做到了两个省 都不曾做到的义举,五十年代同样是常香玉全国巡演,为抗美援朝捐出“香玉号”飞机;再比如傅全香与戏迷的遗照合影,这份对观众的尊重,正是今天那些戏不会演几出、眼睛却始终望天的演员所缺失的。一出《滚灯》救场的徐汝英,令当今那些相互拆台的“柱子”们情何以堪?

  都知道戏饭难吃,演好了吃戏饭,演不好就只有吃气饭的份。何止演戏是如此?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不需要真本实料?哪一行不需要付出努力?徐玉兰为学戏躲进棺材,王文娟为偷师主动要求演死人,胡瑞华为弄清一句“黄牯叫”挨师傅的责骂,天生歪脖子的周越先偏偏成了著名的婺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这种种,令如今那些师傅上赶着教也不肯学的“角儿”们作何感想?

  一本十七万字的书,为你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梨园世界,同时也是社会各时期的缩影。王向阳不摆弄理论,依然没有故作高深,而是多了几分谐趣,谐中寓庄,以小见大,以点概面,折射社会,折射人生,读来活泼轻松之中,给人以更多的愉悦,更丰富的知识,更杂陈的人生况味。

  读完这本书,你会感到成功的人有他过人之处,可以是天赋秉性,可以是天生资质,但更多的是付出的过人之处,是对抗苦难与挫折的过人之处,是德行的过人之处。书里的故事会告诉你:生活永远比戏精彩。

  (时间: 2014-10-31  来源: 浙江省记协 )

标签: 社会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