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农村地区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 但生活过得不错

大千世界 261 0

  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不过,二者并非绝对的水涨船高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城乡格局下更显突出。

  比如,一个城市家庭人均收入5000元,一个农村家庭人均收入1000元,哪个家庭的生活水平更高呢?有时候还真不好比较。因为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农村的生活成本相对城市来说要低得多。

  农村家庭中,不少是年轻夫妻在外打工,上了岁数的父母在家务农,种点粮食蔬菜,养些家禽家畜,自己吃不了的,还能给在城里打工的孩子提供一些。这种代际分工,被武汉大学社会学院贺雪峰等专家概括为农村家庭的“半工半耕模式”。

  贺雪峰调研发现,中国70%以上的农民家庭都存在着这种模式,它既大大降低了农村家庭的生活成本,又提高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对此也深有体会。在农村地区,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家庭:一家五六口人,有固定收入的就一两个人,加起来全家每月收入三五千元,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但生活过得不错。

  为啥?首先房子不花钱,不还房贷不交房租;住房有困难的,政府还能提供帮助。2019年,全国改造贫困户危房就超过60万户。就医方面,虽然大病对农村家庭打击较大,但近几年保障力度大大增强,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即使出现大病也花不了多少钱。

  所以说,幸福生活既在收入之中,也在收入之外。有人认为,自己月入1万元都压力山大,月入1000元能过活吗?这是简单以大城市的经验,度量全中国复杂的生活形态,显然是不恰当的。

  实际上很多时候,生活质量不仅要看收入,也要看保障。低收入群体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困难群众的兜底水平大大提高,这为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我国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551万人。9000多万人脱贫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而且还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住房、医疗、教育等是农村家庭的大笔支出,这几项大支出有底了,大多数农村居民即使收入不算高,生活也不会差。

  除了收入和保障,社会大环境也影响着生活质量的高低。

  这些年,各地生态环境大有改观,不少臭水沟、臭河沟得到了整治,一些荒山荒坡重新披上了绿衣,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集中处理垃圾,不少农村家庭房前屋后美起来、亮起来,农民生活更宜居。

  

半月谈:农村地区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 但生活过得不错-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这些年,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加快建设,硬化公路通到了以前闭塞的村子里,自来水、燃气等逐渐成为农村家庭的标配,光纤宽带、移动网络等新基建也在不断弥补短板,农民生活更便利。

  这些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兴未艾,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正在重塑农村面貌;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械化服务逐渐普及,农民可以足不下田种地收粮,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农民生活更安逸。

  这些改变,都是人们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也不能以简单的收入水平来衡量。

  当然,以上所说并没有否认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有超过4亿的中等收入人群,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是我国民众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同时,我国低收入群体的数量依然庞大,提高他们收入水平的任务重要而紧迫。

  但必须强调,提高收入并不是终极目标,实现幸福生活才是。

  对于庞大的、来自农村的低收入群体,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如上所述,他们家庭模式的特殊性,使其能够在较低收入水平下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应在尊重这一现实的前提下,进一步探寻他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还缺什么,该补什么。


标签: 半月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