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君,要脸吗?──作家版四大名捕故事十四部评析报告(转载)

大千世界 102 0

  作者: 笑商

  出自:

  标签: 温瑞安 四大名捕 作家出版社 笑商 评测 文化 分类: 商校手札

  2012年07月至今,作家出版社陆续推出“温瑞安武侠精品系列”,先期以四大名捕故事作为主打,目前已出版“大对决”“逆水寒”“骷髅画”“会京师”“战天王”“方邪真”等系列,共计十四卷。

  该书编辑推荐是这样说的:

  全新修订版“温瑞安武侠精品”,“武侠经典,重装上阵”之外,尚有其他特色,千万温迷与侠义小说爱好者不容错过。

  一、由温巨侠亲自主持,进行了温巨侠作品出版史上最大规模的修订,核对、订正、统一了所有作品关联人物的名字、事件,完整的江湖世界跃然纸上;

  二、收录每一部作品创作的日志,在小说之外,读者能够读到温巨侠的创作历程与人生节点上的自述,犹如一册微缩版《温瑞安自传》在手;

  三、全面收录每一部作品出版历程中的前言、后记,温巨侠对作品的想法,对武侠小说的点评与思考,一一呈现;

  四、温巨侠特为作家社版“温瑞安武侠精品”撰写序言,对“四大名捕”系列的创作缘由,后续作品的发展等等逐一吐露;

  五、陈嘉上导演执导的“四大名捕”电影三部曲第一部于7月12日上映,刘亦菲、邓超、吴秀波等明星倾力加盟,光影世界侠义传奇与纸墨之间的名捕历险,足堪参照观赏阅读;

  第五条是扯淡,无情大师姐与我们温迷显然没半毛钱关系,还是交由刘邓吴各家粉们去捧场吧。

  第四条是虚话,该序文早在本系列正式上市前已经一稿多投当成网易版《少年无情正传》的前序了,而且里面信息量也当真没多少,毫无新意可言,大家翻过便算。至于另一篇就更不要脸了,同篇文字,先后用于台湾风云、香港杜比、广西人民、二十一世纪诸版,“因为陈晓林先生”“因为杜比侠少”“直至遇上了出版人符马活”“直至遇上了磨铁”“直至遇上了作家出版社”……相信我,你绝不是唯一。

  第三条亦没有全部实现,至少方邪真系列总序:在该版本中就未曾收录,相信接下来会更多,尤其是“斗将军”系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第二条中所说的“日志”其实就是指作者稿校了,这的确是温瑞安作品中的一大特色,曾经的友谊、花城诸版多有漏排也是一憾事,但我想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是,现在你们看到的稿校,已经不再是作者最初原本的稿校了,已经被其再次删修美化过了,所以日志已经不再是日志,嗯,的确有了《温瑞安自传》的派头,他将来也真的会这样写吧。

  好在上面的种种,作为“普通读者”,倒也不必十分太过在意。

  只有第一条。

  “温巨侠作品出版史上最大规模的修订,核对、订正、统一了所有作品关联人物的名字、事件,完整的江湖世界跃然纸上。”

  我想这才是我们最为关心的。

  所以该系列封面上也就堂而皇之印着:“全新修订版”。

  而对于温瑞安作品来说,最需要修订之处,在哪里?

  时序,当然是时序。

  矛盾,显然是矛盾。

  先狄后岳、两宋穿越、有腿无腿、巨侠任侠……几乎每一条拿出来,都够笔者在此洋洋洒洒扯上一大通。

  对此温瑞安永远会说:

  第一他改了,他早就改了;

  第二只是因为“一些在现实的残酷和实际操作上的无奈,以及一些温派所遇而大家所不理解的困境危机,还有可怖叵测的小人流言可畏”(请各位出版社、杂志、编辑以至读者不要着急,耐心入座,你们都有机会,这版没有出下版时就轮到了),导致该版本迟迟不能面世;

  第三我马上要推出这个版本,那就是改过的版本。

  好了,现在,这个“全新修订版”就放在我们面前了。

  让我们来,看看?

  这十四卷书其实是分三个波次来推出的,其中“大对决”与“逆水寒”最早,都是在七月下旬,所以我也就早早入手,重阅重校,并为前者写了较为详尽的校对笔记。

  作家版《四大名捕大对决》商校手札

  

  

  

  

  从中可以看出,我对其评价还是蛮高的,其实理由说起来也很无奈,谁让内地自1996年10月花城版之后(98年10月友谊新全集版内容与89版相同),足足十六年再未出过新的本子?

  但接下来的“逆水寒”就很不美丽了。

  亦有专文链接如下:

  试析作家版《四大名捕逆水寒》质量退步原因

  

  我对温瑞安最大的意见就是:明明你有修订过更新的版本,也的确改正了很多问题,为何当下这部“全新修订版”却又回到了曾经的错乱?

  到底你是不用心呢还是不用心呢还是真的就不用心呢?

  后来书友私家侦探兄曾给出过一个解释:

  “有些時候並不是作者提供文本,而是簽訂授權之後,出版社自行去解決稿子問題,所以有些時候就會直接從網上下一個版本來做校對。”

  好了,我们都不是作家出版社的编辑(@李宏伟 你怎么看?),评过的也就过了,我们现在要看的是后续的九卷书,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于是发现,从该系列第七卷也就是“会京师”开始,温瑞安和他的自成一派,是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因为版权页上堂而皇之多了三个名字:

  梁应钟、何包旦、陆破空。

  他们的头衔是“协力编辑”。

  试问这难道不是恰恰与我曾经文字中写过的相印证么?

  第四步,作者温瑞安先生之修订习惯,并不是在原稿上进行的,而是在手上该书曾经版本中选出一版或几版,进行批改校阅,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校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此简称“校本”,现在就是由作者的助理、秘书,也就是传说中担当过几百本温书编辑的叶浩、何包旦二位大神,拿着温先生的手校本,来与样书进行对照,及时把作者所有最新修订,增补进样书中去。

  只是现在又多了一个,陆破空(又名陆执、豹隐、苍井破空……常阅温氏微博者当会心一笑,要不然怎么能造出子弟满天下的声势哟)。

  三人合力,是否会更好?

  在温书出版编辑领域,从曾经记录来看:

  一个和尚没水吃(梁应钟:睡觉,睡觉,睡觉……)

  两个和尚没水吃(何包旦:怒视、怒斥、怒吃……)

  三个和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所协力编辑之,奇葩世界。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休假在家,诸事分心,不可能象前二部那般仔仔细细逐字逐句校对一番(校是肯定会校,因为我的终极目标是温书所有版本全校全比较,但不是现在),所以呢。在这里只是作一个粗略的简评,更为准确点讲,我只看一些原书旧本中曾经出现过的明显错舛或说矛盾,看今次到底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修订,核对、订正、统一了所有作品关联人物的名字、事件,完整的江湖世界跃然纸上。”

  为免篇幅过长,每书只一例,且不作太多展开引文,只提供出处有心人自行查阅。

  一、骷髅画

  这部作品笔者入手后最大的关注点是这一句:

  ──李鳄泪的顶头上司,在朝的地位比诸葛先生更高,拥有重兵,身边有无数江湖好汉武林高手效命,当年唆使“干禄王”叛乱,再指使十三凶徒杀人灭口,自己现在为了几个贫民去惹他,会不会使诸葛先生及三位师兄弟为难……?

  (第三章第四回 捕王)

  李鳄泪的顶头上司,是傅宗书。

  但此节牵涉到了作者其他作品中的情节,比如“会京师”中的十三凶徒。

  明明这已经是很明显的暗示,不知为何多年来反被温书读者列为未解之谜。

  结果到了2006年的“少年无情外传”,温瑞安自己来将这一设定推翻,改为蔡卞主导。

  (参见《江湖不过游泳池》第六章 说恩公谁是恩公!? )。

  所以这里要改,必须要改。

  经查作家版本书135页(手边有实体书就这点好处,处处有根有据,不容虚饰),结论,未改。

  不过忽然这一切又不是十分重要了。

  因为在作者本年度最新作品“少年无情正传”中,“蔡卞说”隐隐然又有被推翻之势。

  (参见《虎吻蔷薇》第四十五回 小姐,要先生吗 )

  所以,待定。

  ──不过你真的相信,作者是因为新作设定所以才不改旧文么?

  显然未必。

  且看下一部。

  真正由“三个和尚”合力出手的作品。

  二、会京师

  在我的微博中,我曾批该书中有关“五龙斗狂魔”一段删除过度导致情节不连贯,不过毕竟是小节。

  也提过本版中司徒十二曾白水再现,嗯,的确是错乱了,但还有更重要的要写。

  有闲人不妨先移步一观我的“少无歪评”之四十五:从头再来。

  

  当时提过“待该书入手,我会在此处作出相应补充的,若基本无差则只上页码,若有大改动,则会专文”。

  现在是话复前言的时候了。

  虽然不算大改动,但的确是大败笔。

  有关无情身世一节现补充相关文据如下:

  “十六年前,我是六岁的孩童,生长在一个富有之家,一家三十二口,父亲高中过,能文善武,诗才京城称绝,母亲一口细针,能绣出皇宫御园里也无以培植的花朵,而且一口绣针,能刺七十二个穴道,百发百中,能治病杀人……”(作家版P430)

  薛狐悲仰天长笑道:“不错,那时我已出道十多年,也不见得有什么人敢惹我──有个弟兄在京郊干件好事,她看见了,就用针绣瞎了他一只眼睛!后来我连同十二位好手,把她全家奸的奸、杀的杀,一个也不留──”(作家版P447)

  “十六年前,我仍是爱玩爱闹的孩童,生长在一个退隐已久的官宦之家,一家数十口,我爹以前是朝中有名的清官,能直接出入皇宫侍识,能文善武,政绩京城称绝。后不知何故,辞官不做,改名换姓,遁隐江湖,以营商和打造精细五金维生,也算富甲一方。母亲一口细针,能绣出皇宫御园里也无以培植出的花朵,而且一口绣针,能刺七十二个穴道,隔空认穴,百发百中,既能治病也能伤人……(二十一世纪版《玉手·会京师》P38)

  薛狐悲仰天长笑道:“不错,那时我已出道十多年,也不见得有什么人敢惹我──有个弟兄在白瀑村外干件好事,她看见了,就用针绣瞎了他一只眼睛!不过,后来我们接到密令,我连同了十几位好手,把她全家奸的奸、杀的杀,一个也不留──”(二十一世纪版《玉手·会京师》P51)

  本版出版于2012年11月,二十一世纪版出版于2007年01月,试问各位,二者相较,何早何晚?何优何劣?

  个人拙见,重点在于“接到密令”四字的新增。

  本来是风景,偏偏走回了一条旧路。

  可是,既然二十一世纪版明明已经改了,为什么作家版没有沿用呢?

  曾经的分析是一种,但是忽然发现还有更加有说服力的佐证。

  这回我们来让稿校说话。

  作家版《玉手》,校于一九九〇年八月二十三日。(P507)

  二十一世纪版《玉手》,四修于二〇〇六年四月。(P92)

  所以我根本没有必要再象前面“逆水寒”那般逐一指出哪些人名细节在世纪版中有了调整而今不变,进而给出结论,还是直接,用作者自己的文字来告诉大家吧。

  这就是“收录每一部作品创作的日志”的好处。

  瑞安君,你后悔了吗?

  三、战天王(纵横+风流)

  战天王系列在温氏四大名捕故事中,属创作时间靠后的作品,可惜当时作者对其作品时序修订构思依然没有完全成熟成型,所以在旧版中依然有着神州奇侠系列角色的痕迹。

  “对,”背向少年道:“据最近一次的报讯,孙青霞一伙人正自不文山一直翻上十八星山。他上得了十八星山,那么,大致就是分两条路,一是往山上跑,愈走愈荒芜,从一山树,进入大森林,再过灵壁,渡长气河,穿过一泥洞,遁入嵯峨山──一旦给他逃入嵯峨山,那儿既非我们势力范围,而且,在那儿就算要找一支军队、或者用十万大军去找他,也没有用。”

  他叹了一口气又道:“那儿,谁也找不到准:谁到了那儿,只怕连自己也找不着。”

  铁手当然听过那么一个地方。

  以及传说。

  ──听说,一代神州大侠萧秋水最后就遁迹在那儿,而白衣大侠方振眉也是从那儿现踪江湖的。

  一旦到了那儿,就是天涯,是海角,生死契阔,再也找不到,再也找不着了。

  那是个终点。

  也是个绝路。

  (《纵横》第十三章第十七回 怀冰拥雪)

  然后我们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作家版该书P591~592,所排印的,正是上述文字。

  反观他版──

  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纵横》(下)P220。

  修正了。

  虽然只是删除了那一句“听说……”。

  但,这样就不会给新进读者造成──“原来萧秋水真的是在四大名捕故事之前啊,那为什么神州奇侠却发生在南宋?救的是岳飞?温瑞安,你果然不懂历史!”──这样的误解了啊。

  而今造成如此结果,温瑞安,你该怪谁?

  这就是你所谓的“完整的江湖世界跃然纸上”吗?

  稿校,同样看稿校。

  作家版:再校于一九九五年四月。(P639)

  新世界版:修订于二〇〇四年。((下)P259)

  耸肩。

  四、方邪真(杀楚+破阵)

  发现比较稿校的确是最方便的方法,当然范例还是要有,只不过今次顺序刚好相反。

  经比对,本系列中,《破阵》(校于九八年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P338)同样要旧于新世界版(修订于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一日,P270),所以着实连翻都懒得去翻一下。

  而《杀楚》倒是一个意外小惊喜,居然一致耶,均为修订于二〇〇七年初(作家版P306,新世界版P301)。

  于是说终于可以只查一个版本了。

  作为本系列中极其难得的又一个可以给读者些许新名字/事件的作品,我第一时间就翻到了旧著中的“九天十地,十九神针”桥段。

  作者当时是这样写的:

  “九天十地、十九神针”是当年“权力帮”的“九天十地、十九人魔”每一人呕心沥血,所研制出来的独门暗器,再精制成一根针,共十九口,交帮主“君临天下”李沉舟,正设计一种发放的机簧,能一口气打出这十九枚夺命针,号称“惊天地、位鬼神、魔针出而人辟易”。

  可惜针未创研成功,萧秋水所组合的“神州结义”,以及朱大天王的势力,已彻底的摧毁了十九人魔;故此这“九天十地、十九神针”的威力如何,连李沉舟自己亦未得知。

  在多年之后,一个狡诈贪婪、文武双全的高官文章,曾用这一蓬针,以图杀死“四大名捕”中以暗器称著的无情,不过,他功败垂成,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他已身受重伤,另一方面江南霹雳堂高手雷卷以他身上长年累月披着的毛裘,套住了这十九枚夺命针,文章才没有得逞。

  (第二十一章 击掌为誓)

  现在的版本是──

  “上天入地,三九神针”是当年“人中龙凤”的“上天入地、十二波旬”每一人呕心沥血,所研制出来的独门暗器,再精制成一根针,共三十九口,交给他们的帮主“天下帮”李柳赵,原意为设计一种发放的机簧,能一口气打出这三十九枚夺命针,无对无敌,必死必杀,号称“惊天地、泣鬼神、魔针出而人辟易”。

  可惜针未创研成功,就遇上武林中极大的杀戮与变乱,韦青青青已彻底摧毁“十二波旬”;故此这“上天入地,三九神针”的威力如何,连李柳赵自己亦未得知。

  在多年之后,一个狡诈贪婪、文武双全的高官文张,曾用这一蓬针,以图杀死四大名捕中以暗器称著的无情,不过,他功败垂成,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他已身受重伤,另一方面江南霹雳堂高手雷卷以他身上长年累月披着的毛裘,套住了这三十九枚夺命针,文张才没有得逞。(P214)

  唔……

  方法依然是一直以来的人名替换,原萧秋水变韦青青青,权力帮改天下帮,李沉舟换李柳赵,“九天十地、十九人魔”易为“上天入地,十二波旬”,“九天十地,十九神针”则是“上天入地,三九神针”……(至于文章变文张,则是早已有之,不必再提)

  不对呀!

  上述文字的第三段,彻底勾起了我们对逆、水、寒的相关记忆。

  当时是这样说的。

  文张虽然已断定无情已发不出暗器,如果他能以箫发射暗器,在唐晚词狙袭他的瞬间,无情便可以置他于死地。

  所以无情的箫里,照理也不可能会有暗器。

  反而是他手上的笛子里,暗藏一件厉害的暗器。

  ──上天入地,十九神针!

  这一蓬针,据说是当年“君临天下帮”的“上天入地,十九波洵”所秘密制造的一种暗器,第六天,是魔中之王,但还未到分发予各波洵施用之前,韦青青青与狄青的势力,已摧毁了十九波洵。

  (第九十七回 杀手锏)

  真正要命的事来了,上面这一段话,我恰恰是摘录于同为作家版的《四大名捕逆水寒》第三卷P993。

  于是说,瑞安君。

  你修订,可以,你修订两次,也可以。但是,可不可以不要在同一个版本中,让你不同的构想,同时出现?

  这让看你书的读者,情何以堪?以何为本?

  温瑞安,我不鄙你,我鄙谁?

  你,真正有尊重过你的读者吗?

  这就是你旗下三员大将协力编辑出的作品吗?

  你手下这三个和尚凑在一起,果然依然是,没、水、吃。

  应该可以结束了吧。

  虽然每个系列只举一个新旧版修正的例子来作为评析,居然也已经写了这么多了。

  而这些,都是个人认为,比较有代表性,也不应该再出问题的细节。

  这其中有的是一直有错,持续未改,有的是前版曾改,本版逆袭,也有的是,一改再改,莫衷一是。

  所以我现在给出结论如下:

  #商评作家版温书#个人推荐:

  1、五星·十全十美,强力推荐:无;

  2、四星·有新看点,或可一观:大对决;

  3、三星·中规中矩,维持水准:杀楚;

  4、二星·有新出旧,幸无大碍:骷髅画、纵横、风流、破阵;

  5、一星·欺骗读者,圈钱之作:会京师、逆水寒

  ──以上仅代表某商个人观点,不必苟同,欢迎巧合。

  “少年无情正传”第四十五回 小姐,要先生吗?

  “温瑞安群侠笑传”第八回 先生,要小姐吗?

  这一“要”,就从圣诞要到元旦,从2012要到2013。

  笑商复出2013年度第一篇温书评文,不妨效颦致敬一下:瑞安君,要脸吗?

  这就是你的,全、新、修、订、版!?

标签: 娱乐圈四大未解之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