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演员大揭密!!(转载)

大千世界 151 0

我爱功夫

  [转]功夫演员大揭密

  神雕侠侣之小龙女元秋:包租婆武功尽废

  包租婆

  虽然知道可以拍到周星驰的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现在这样的轰动还是令元秋始料未及。

  当初只是无聊,所以才陪着师妹元菊来星辉试镜。百无聊赖中或者还在想着晚上如何“开杠”,却阴差

  阳错地被周星驰一眼相中——然后他就死契百赖软磨硬泡。

  “四个月不摸麻将?有没搞错?”元秋自然很是不爽,不过周围人都讲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怎么也都

  令她有点心动。

  拍就拍吧,既然大家都讲难得,倒也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玩一下票也好。

  “我以为是个很不重要的角色,可是他(周星驰)要我增肥。我想:不用吧?这么大阵仗?”不过后来

  她还是乖乖地增了三十多磅——所以讲,资格越老的人做事越是一丝不苟。

  但是去到上海之后,这个戏就没完没了地拍,越拍戏份越多。

  元秋便有点心虚:“导演啊,这部戏到底谁是主角啊?”

  “是你呀!”

  “不会吧?我晕了……”

  七小福

  早年拜在于占元师傅门下学戏的元秋,跟成龙一样是山东人,按辈分算还是洪金宝的师姐。一学就是七年。“那个时候的‘七小福’,其实只是一个名称,并没有个固定的班底。” 于师傅门下前后进入一百多弟子,如果只有七个人有饭吃,其他的人岂不是得喝西北风?所以当时在香港同时会有不同的“七小福”在各处表演,你也都用不着惊讶。

  元秋当年学过花旦、武旦、武生、小生……反正是戏就学。学完之后香港的戏曲却已经很少人看,那时流行的是电影。而元秋也跟洪金宝、成龙一样进了电影圈。红与不红,哪里有想过,糊口而已。1980年,元秋退出银幕,一心在家相夫教子。但是这场婚姻并未能维持太久,元秋独自一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好在自己兄弟姐妹们够多,一家人吵吵闹闹的,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辛苦总有,辛酸倒也未必。带带小孩,买买菜,有空呢就约上三五知己打打麻将,就跟普通的香港师奶一样,在遇见周星驰之前,元秋也过着普通而祥和的生活。

  黄昏恋

  采访的时间很短,因为一会儿元秋还得跟田鸡去主持电台节目,之后更有其他通告接二连三。一个做了祖母的女人,却一夜之间大红大紫。人生啊,真的很多事都难以预料。

  “周星驰?他是一个很尊师重道的人。先前我也有听到关于他脾气不好的一些传闻,但接触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至少他对我很有耐心。”从手把手教如何做戏,到平时大家一起吃饭,周星驰还会不停夹菜给她。从元秋的眼中,周星驰是亲切而和善的,她亦认为他是一个“鬼才”,至少那些特技是令自己完全无法想象的,而“大喇叭”更是神来之笔。那场戏,她自己也都喜欢得不得了。总体上,她愿意给自己的表演打七十分。

  “受伤?当然有。不受伤不算拍过武打片。”而吊威亚的戏最令她感到极不容易,动作比以前花俏很多,亦要自己空翻。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的威亚比二十年前的那根要轻柔许多,时代进步总也有好的一面。

  银幕上的包租婆以粗口和大嗓门称霸猪笼城寨,现实中的她却和声细语得多。学京戏出身,自然普通话好到惊人,元秋的吐字甚至还有儿化音。“本来普通话是我自己配音的,不过我一念三字经舌头便会打结。后来导演嫌我普通话骂人不够凶,便找人来配我了。”字正腔圆却被迫将声音假于她人,正可谓是“七年之功,毁于一旦”。

  那么人红之后,会不会再接下去演戏呢?她便讲:“也有别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想干脆叫周导演拍部爱情

  片算了。你看他一拍爱情故事,自己都不敢看女主角,这样害羞法如何谈情说爱呀(我们亦点头称是)。

  所以我就跟他讲,不如你拍部黄昏恋的爱情片给我来演算了。”

  你猜周星驰怎么回答她?

  “嗯,看看先啦……哎,不过(我)早就很想撮合你跟赵师傅了。”

  元秋当场喷血。

  (赵师傅?红屁股的“兔子”是也。)

  神雕侠侣之杨过

  谁人打得太极拳?

  包租公——元华

  元家班班底,6岁就开始习武,曾经为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作替身演出的元华,多年来一直从事幕后生涯,而一手发掘元华作幕前演出的,就是他的大师兄洪金宝。在《东方秃鹰》中他扮演大反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与周星驰的合作中元华亦都有着不俗的表现,比如〈龙的传人〉里的土地主“大澳周飞鸿”、〈漫画威龙〉中的大反派、【情圣】里的神经大哥等等。在“七小福”中,华哥是惟一一个目前以拍电视剧为主的。询及与元秋同门师兄妹久别合作,饰演“神雕侠侣”夫妻的感想,元华表示:“都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找到她出来的,没想到可以再度合作,真的是一种缘分。” 元华更风趣的表示,虽然大家多年来未合作,但是默契感依然,现在她打我,我都不会还手;小时候她打我,我一定还手打回她啦!”

  开场横扫斧头帮的三位义士威力惊人,而他们本身的来历亦不同凡响。

  WHAT YOU PRE-PARE TO DO……

  五郎八卦棍 

  油炸鬼——董志华

    这位爱冒洋墨水的哥们名叫董志华,10岁开始学习京剧,197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艺术团,主修武术表演。他曾和传奇导演张彻合作多部作品,其中包括《西安杀戮》、《过江龙》、《神通》、《大上海1937》等片。而他这次差不多是〈功夫〉中最后一位确定的主演,因周星驰一直希望找到一个精通棍法的演员,后来经洪金宝介绍才终于找到这个最合适的人选。

  十二路谭腿

   苦力强——行宇

    行宇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第三十五代武僧,习武十年,并代表少林寺前往世界各地进行表演。他目前居住在深圳,管理少林寺位于该地的分院。在拍摄〈少林足球〉时,周星驰就非常希望能找到一位真正的少林武僧参与演出,这次则终于找到了行宇。据田启文介绍,行宇刚到上海的时候以为只是试镜,所以只带了一件衣服随身,没想到一呆便是四个多月。

  会武功也不是罪呀。

  洪家铁线拳

  裁缝师傅——赵志凌

  赵志凌是黄飞鸿徒孙,师承林世荣,是当代洪拳宗师,也是上世纪70年代的功夫片演员,拍过《蛇形刁手》和《七虎之争》等。他所创办的“国际洪拳赵志凌国术会”在海外有相当的知名度。作为功夫大师,赵志凌经常周游列国传授。这次参与〈功夫〉的演出也是在周星驰多次盛情邀请之下方成。周星驰认为裁缝应有细腻的一面,而这个职业与赵志凌武功又能够形成强烈的反差,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才为赵师傅设计了“娘娘腔”的性格,并饱受包租婆的“辱骂”。

  斧头帮三头目

  大佬琛——陈国坤

  因为貌似李小龙,在《少林足球》扮演守门员后,陈国坤广为让人认识,而他亦很知恩图报的表示,他现在在娱乐圈所拥有的都是因为周星驰所带来的。这次陈国坤扮演斧头帮的大佬琛哥,性格残暴、行为乖张,不过功夫就很一般,拿手功夫是“买凶杀人”。

  田启文——斧头帮师爷  

  田启文踏入演艺圈已有20年,他演过电影、电视和广告,并曾主持过电视及广播节目。于1996年加入周

  星驰的星辉海外有限公司,并参与他执导的三部作品《食神》、《喜剧之王》和《少林足球》的演出。如今的田鸡是周星驰的经纪人、左右手、对外联络人。可是他们第一次的合作,却是在《九品芝麻官》里,田启文扮演张敏那位把肺吐出来的老公,后来作为一具尸体。

  警察,出来洗地了。

  林雪——斧头帮二当家

  从开场时的霸气十足,到猪笼城寨被莫名爆竹引爆,林雪在不动声色之间已经令人拍案叫绝。熟悉港片的人大都通过杜琪峰电影认识到他。剧务出身的他曾经在片场里做过无数行当:场务、道具、灯光、机工、剧务、制片……但他偏却对演戏情有独钟,从《破坏之王》里惊鸿一瞥的龙套,到两度获提名最佳男配角(《枪火》及《PTU》),林雪的经历堪比《喜剧之王》更加传奇和曲折。

  邪派高手

  贾康熙——天残  

  贾康熙13岁加入西安京剧团,拥有三十多年的演出经验。他第一次演出的电影是张彻执导的《西安杀戮》

  一片。这次在〈功夫〉中扮演琴声杀人的高手。

  冯克安——地残 

  扮演“地残”,面相不善的冯克安出生于演艺世家,其父冯峰是著名丑星和导演,妹妹冯宝宝是当年香港

  的天才童星,另一个妹妹冯素波和弟弟冯吉隆都是著名的电视制作人。而他本人不但是演员同时还是著名的动作指导,曾参演过演出的作品有吴宇森的处女作《铁汉柔情》;袁和平执导的《蛇形刁手》;并曾和洪金宝合作《赞先生与找钱华》及《飞龙猛将》等片。在〈功夫〉中与裁缝师傅的打斗堪称霸道十足。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昆仑派虾蟆功

  火云邪神——梁小龙

  梁小龙在〈功夫〉中饰演外表像老头子,但却武功盖世的大反派“火云邪神”。梁小龙是70及80年代功夫红星,当年在香港影迷的心中与李小龙和成龙并驾齐驱。他们三人因为名字里都有“龙”字,被称为“三小龙”。梁小龙从1973年主演电影〈生龙活虎〉开始,短短十几年,就拍了70多部电影。后来他又陆续拍了〈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大内群英〉、〈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电视剧,是80年代初香港最负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80年代中期梁小龙刚拍完〈四大名捕〉便被邀请前往中国大陆进行文化交流和访问,为此遭到当时台湾当局的封杀,而因为当时的台湾是香港影视的主要市场,梁小龙因此被迫息影。梁小龙近年来以经商和开办武校为主业,由于早年周星驰电影〈漫画威龙〉邀请其复出参演未果,因此这次周星驰又再次力邀其出山。

  田启文向我们描述了两人见面时的情景:

  周星驰:小龙哥,能不能耍两下子给我看看?

  梁小龙:干嘛要耍给你看?

  周星驰:因为我想在电影里打死你……

  梁小龙:……(哼哼哈嘿!)

  〈功夫〉是梁小龙自80年代从影坛消失后第一次重返大银幕。

  另类高手

  小弟,我看你骨骼精奇,定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啦,我这里有本失传已久的武林秘籍, 依家10蚊卖俾你~

  乞丐——袁祥仁

    那位10块钱卖给阿星《如来神掌》的老乞丐是影片中的重要人物。而扮演这个角色的正是本片动作导演袁和平的弟弟袁祥仁(他本身亦是著名武术指导),看到他你是不是有点面熟?没错,他就是《武状元苏乞儿》中教授苏哈察尔灿睡梦罗汉拳的乞丐。看来他与周星驰的缘分不浅,教武功都从清朝一直教到民国。

  包租婆!包租婆!点解会霎时间没水的?

  理发师——何文辉

  扮演理发师的演员何文辉,是周星驰在《少林足球》广州选秀时发现的一位“极品”,他曾在《少林足球》(加长版)中饰演一个龙套角色,当时周星驰见他总有着喷勃欲出的表演欲望,干脆给他取了个花名为“酱爆”(这个名的意思请参见《食神》中的撒niao牛丸)。

  无论是开头趴在地沟前洗头,还是面对斧头帮勇敢地讲出“我不怕”,再到“很明显我就是那种人”,乃至结尾处摆出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的Pose,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三大高手要离开的时候,他竟然蹲在二楼中厅da便。总露着半截pipi的他,堪称《功夫》中一“绝” 。至于“露pipi”则是剧情要求,周星驰认为生活在猪笼城寨里的应是一些大情大性的人,所以希望他露一点臀,但他干脆要露就露到彻底,以表示对包租婆元秋的不满。

  “酱爆”背景如谜,极少朋友,性格亦相当古怪。但是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天赋禀异的人士,很明显,他就是那种人。

  呢件衫的衩我想开的高点~~

  龅牙珍——陈凯师

  “龅牙珍”,广州人。2002年,周星驰为拍摄娃哈哈广告,需要招募一些帅哥靓妹,她也有来参加。被当时的周星驰惊为天人:“你怎会认为自己是靓女呢?”可她却讲:“因为我有自信,所以我会成功。”(飘柔就是这么自信?汗!)虽然当时拍那个广告她最后落选了,但却给周星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鬼这种事,不是常常有幸遇到的……),后来在构思功夫剧本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便始终无法抹杀这么一个极品(夜夜噩梦),索性找她来演这么个角色。“龅牙珍”——记住她的名字:陈凯师。

  哇,如来神掌呀!还卖两分钱一本,好有钱啊!想打死人呀?

  小混混——林子善

  那位抢哑女手中波板搪、后来又将小时候的阿星海K一顿的小混混,看上去是不是也很面善?没错,他就是《喜剧之王》里的“洪爷”。本名为林子善的他在1998年参加“喜剧之王”训练班,因表演突出,被安排在《喜剧之王》内演出洪爷一角而为人认识。还记得那句台词吗?“《雷雨》还要排练吗?《雷雨》就是讲义气(发成ki的音才是王道)嘛!那,出来混的,就要讲两样东西:第一呢,就是讲义气,第二呢,讲钱。那,讲义气就是说呢……”

  看来这位先生对戴眼睛的人士存在相当的成见。

  四眼仔——冯勉恒

  四眼仔,我认得你!

  没错,他就是在《少林足球》中随身带着扳手、锤子等暗算工具上场踢球的“汽车维修员”,也就是在〈行运超人〉里打劫杨千女华的出租车司机。这个“斯文败类”甚至引发周星驰“对戴眼睛的人士存在相当的成见”,并发誓要杀光“四眼仔”,可见其形象之“独特”了。本名为冯勉恒的四眼仔,实际上是星辉旗下的编剧,不过这对他来说———“那些只是虚名而已,就好像浮云一样”。

  至于那位天生神力的“拿葱的大婶”,暂时就查无可靠,据说是真正的临时演员,连星辉公司的上上下下都无人知道她到底是谁。真神秘啊!

  hiahiahia,拿葱的大婶我也找到出处了功夫:对人潜在的极度乐观

  连岳

   前几天请人吃饭,刚坐下,她就问:“看了周星驰的《功夫》宣传片没有?大婶版的?”,“没有呀”。她有些遗憾,“那大婶是我未来的婆婆,著名群众演员了,有台词的,那拳本来是要打在周星驰脸上的,她没敢下手。”她还说了一些对周星驰不敬的话,“不少照片周星驰看起来很猥琐的”,话说回来,周星驰什么时候伟岸过?这话也说得不失真。

   这位著名的大婶是这样炼成的,她在一个小县城活到中年,忽然觉得生活乏味了,于是只身来到上海,在片场里混,终于从“普通群众”蜕变为“著名群众”。我回家后赶紧去《功夫》的主页去看这位大婶,很喜感,蛮符合“星爷风格”的一张脸,跟吴孟达有夫妻相。说不定以后就大红呢,可惜知道消息太迟,不然可以做个采访。我觉得她的经历倒是很有中国功夫所蕴含的精神:云游四海、增进武功、改变命运、劫富济贫。最后一点,由于我们步入了法治社会,不太方便做了。

   在《少林寺》上演时,已经懂事的孩子,无一例外,都起了离家到少林寺学武的念头。我记得,班级专门为此开过了少先队会,老师强调少林寺现在不会接收离家出走的孩子,还念了报纸上几个反面例子,说有的孩子,沦为乞丐,有的发了神经,有的扒火车被压成了肉泥,侥幸到了少林寺的,也被公安局送了回来。中心思想是,擅闯少林者,非死即伤,还是把功课学好比较务实。

   我和一个同学采取折衷方法,偷偷到一个废弃仓库自修劈砖,第一天就知道了武功是个苦活,不了了之了。巧的是,看到了一位号称“开碑手”的武术奇人的专访,他可以一口气用右手劈开一百块砖,只不过,他现在的右手比左手大两倍有余,为了保持功li,每天要坚持劈五百块砖——武术生涯看来乐趣不多。此人还越看越像我小时候的同学,莫非他后来一直坚持下去了?

   一个中国人,你的生活,总是会有某一部分和“功夫”发生过联系。看过武侠小说,收藏了李小龙的所有影碟,听过周杰伦的《双截棍》,崇拜李安的《卧虎藏龙》并且骂过张艺谋的《十面埋伏》,而若是文青,则会认为《双旗镇刀客》才是被低估的杰作……当然当然,与此同时,你一点功夫都没有,并且具有科学常识、相信地心引力,知道人不吊钢丝是飞不起来的,只认为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是轻功最好的人。中国功夫已经脱离物理世界,成为精神领域内的元素,有类似于宗教的地位,而且也是迄今推销得最成功的中国元素,在此,再次感谢一下李小龙。一代电影大师与一代武学大师。后代的华人电影发现不得不借助功夫元素,才能让他人接受。

   因此,功夫元素是不容损害的。就像近来停播的Nike“恐惧斗室”广告一样,詹姆斯打败了一个身影飘忽的老人。就被视为侮辱了中国功夫元素,是可忍,敦不可忍。我的警惕性不高,直到停播了才听说那是中国功夫元素,因为我一开始就觉得那不像中国的功夫老人嘛。詹姆斯以墙壁反弹篮球击倒老人,只是用了暗器手法中的基本功之一“曲径通幽”,实在是很小儿科,能被这点雕虫小技打扒的人,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不能活过前三页的。不过,被詹姆斯打倒,就是不行。那是我们的功夫,只能用来惩恶扬善。

   这对生产商、广告商以及很多受众来说,都是不愉快的事情。中国功夫当然不是用来不开心的,它既然成为“类宗教”一样的图腾,而我们显然又不可能去拍功夫电影、当少林武僧、甚至在K歌时都唱不全周杰伦的《双截棍》;在地球村的小宇宙时代,我们不可避免地像世界各地的写字楼动物一样,神情麻木,面目可怜……那么,“功夫”元素到底是哪一点触动我们,让它和我们成为心意相通的神秘力量?

   那是“功夫”设定的一个叙事前提:人具有无穷的潜在,可以通过训练与学习(或者吃仙丹、奇药,或者注入前辈的百年功力)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认为《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是最成功的武侠小说人物,就是小说绝无仅有地把他的学习过程当作线索之一,贯穿全文,几乎可以当作一个学习原型来看待:一个智商一般的实心眼孩子,是如何通过艰难的重复、试错、积累、精进,以耐性战胜了比他更聪明的竞争者,最后赢得了江湖、美人、地位、声望。

   每接触一次“功夫”元素,这种叙事前提就在暗示我们一次,也许因为这点,许多人坚持认为“功夫”应该具备完美的形象,甚至反感李连杰演反派——因为他出身于少林寺的纯情阳光武僧。

   而“功夫”叙事前提对人潜在的极度乐观,就是我们不练功,就算我们现在多么不起眼,也可以在内时暗暗下功夫,即使是一个原本在家乡拿着一把大葱的家庭妇女,也可以修炼成拿着大葱与周星驰演功夫片,同样是拿着大葱,境界当然大不同。

标签: 娱乐圈四大未解之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