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何几乎没有人拍元朝的影视剧?
引言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根据《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并在随后定都大都。此后元王朝历五世十一帝,直至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并以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夺取了元大都,元廷才被迫退居漠北,结束了在中原的98年统治。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有着忽必烈这样开国明君的一个朝代,元朝与我国其它朝代相比显然并不乏看点。但是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以古代背景拍摄的影视剧之中,以元朝为背景的剧目却是相当的稀少。
说起清宫剧,众人可谓是朗朗上口,从《孝庄太后》到《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等可谓是不胜枚举。而关于明王朝的剧目,《大明王朝1566》更是圈粉无数;至于其他朝代的作品一如《大秦帝国》、《大汉王朝》等剧也都是深入人心。
在这些剧目中,导演们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将帝王之心、权利争斗、尔虞我诈演绎刻画得惟妙惟肖。可唯独元王朝就像是被遗忘了一般,我们根本找不到一部有代表性的影视剧。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鲜有人拍摄元朝的影视剧的呢?
历史史料缺乏、皇帝继承紊乱
影视剧的拍摄,更多的是依靠史料进行合理化的改编、演绎,在保证史实基本正确的大前提之下来吸引观众。但是,对于元朝而言却存在着一个首要的问题,那就是元朝的历史史料错误众多。
元朝是由蒙古族创建的,蒙古族也有着相对悠久的历史,较早的史料见于《旧唐书》等典籍之中。可是,相较而言蒙古族的发展却较为迟滞。在成吉思汗建立汗国之前都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而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的1260年,以藏文为基础的“蒙古新字”才成为官定的蒙古文。
对于史料的记载,文字的意义毋庸置疑。诚然,忽必烈在确立了“蒙古文”之后,很快便设立了翰林国史院进行国史编纂。
但正是因为之前没有文字的原因,导致在蒙古族建国这一时间段内的史料记载上难以避免地出现了较多的错误之处,在事件的记述上也就相对简略。
《元史》的修撰,更是非常仓促。朱元璋朝的两次编纂,仅仅用时331天便已成书,质量上可想而知。
而且在元朝的王位传袭之中,可以说是关系错综复杂。在仅仅98年的时间里,元朝的皇位更迭了五世十一次,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不乏皇后干政、权臣把权的桥段,政治上的背离正轨也难以让人形成清晰的脉络。
元朝实行的四等人制度
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我们不得不肯定其成就。但是在肯定它成就的同时, 却不得不说的就是它对于民族定位上的短视。
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一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而在登基为帝之后,他保留了宋朝的机构以及行政官员,同时还对于汉臣非常重用,就连“大元”的国名也是由汉臣刘秉忠所提议的。
可是,本民族的本位思想还是让元朝的统治者,对于汉化有着明显的排斥。而这一点上,在四等人制度体现得尤为明显。
元朝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进行等级划分。无疑蒙古人地位最高,原本隶属于南宋的南人则地位最低,蒙古人对南人杀戮甚至只需要缴纳罚款就可以。
这样的一项制度,显然是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处思想是相悖的。导演们对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以及触及红线的行为,自然也不敢有所逾越的。
粉丝众的缺乏,收益预期低
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拍摄的最终目的无疑就是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而这种收益的最大化的实现,无疑与潜在观众的数量,也就是说粉丝的多寡是有着直接联系的。
一个朝代,喜欢的粉丝群体众多,自然也有意味着潜在购买力更强,它也就有着更好的流量基础与人气基础,收益预期自然也就更好。
这一点上,元朝与清朝、明朝、汉朝、唐朝、秦朝这样的有着大量粉丝群体的王朝,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关于这个这个粉丝群体的打造,需要的也绝非是一日之功。它需要的是多方助力,一如清宫剧的火热,离不开二月河、流潋紫等作家的耕耘。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从《康熙大帝》到《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都是先有其书,书籍出版之后大热,引来无数粉丝,而后才有的投资方决定投拍;流潋紫的《甄嬛传》亦是如此。
至于明朝,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也是助力良多;《大秦帝国》、《汉武大帝》等剧亦莫不是是因此。
元朝这一方面,显然仍需耕耘、积淀。毕竟没有一个制作团队,会愿意做赔本的买卖不是?
小结
从历史渊源、社会现实以及粉丝受众、收入预期而言,显然对于元朝相关影视剧的拍摄,是一件难以“美美与共”的事情。而在这样的一个现实之下,我们其实是可以想见即便是未来,元朝相关的影视剧作品,也会保持现在这种几乎无人拍摄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