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球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转载)

大千世界 128 0

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游戏,是娱乐。作为在体育专业媒体中占有很重份量的国际足球报道,娱乐化趋势就更为明显。国际足球报道的娱乐化,既是体育新闻坚持"三贴近"的需要,也是提高报道质量、提升报纸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一、主流读者人群分析

  市场调查表明,国际足球新闻的读者群普遍年轻、有文化、追求时尚。他们有闲暇和经济条件去进行体育文化消费,以期在此过程中放松心态,缓解重负和压力。简言之,就是追求娱乐化。抓住并顺应这一主流读者群的需求,就能更好地为其服务;从市场角度看,赢得这一主流读者群,也将赢得市场。

  二、融入娱乐元素

  对于娱乐元素融入新闻报道这一做法,曾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娱乐化会使新闻显得过于媚俗,将导致无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实,只要我们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能在推行国际足球新闻娱乐化时,不至于低俗和媚俗。

  三、娱乐化的具体操作

  内容上,国际足球报道可偏向软性,增加球星趣事、日常生活等内容比例。比如,本报曾适时推出专版策划,以“罗纳尔多婚姻破裂”、“辣妹绑架案水落石出”等为题,抓住发生在足球明星身上的即时趣闻进行报道,获得了好效果。虽然这些内容严格来讲并非国际足球新闻,但由于罗纳尔多和辣妹(贝克汉姆之妻)在足坛中的影响,这些新闻仍被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国际足球报道适当加上这些内容题材,能让读者以轻松心态阅读,以满足其好奇心和窥探欲。再比如,本报曾发表一篇文章,将著名电脑游戏CM(冠军足球经理)与国际足坛现状相结合,分析游戏中的球星与现实中的区别。由于电脑游戏已成为广大年轻人业余休闲的重要内容,而且电脑游戏迷与体育迷在构成上往往重合,这篇文章便收到到了好的阅读效果。

  风格上,要求报道中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内容。比如,针对某场比赛中球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球迷的反应和举动、球员或教练的一些妙谈等等,用文学手法进行细节描述,能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让读者读来很轻松,印象深刻。在报道英超曼联与阿森纳赛前主帅心态时,曾有这样的娱乐化细节报道——有人在一次慈善晚会上问曼联主帅弗格森:“给你一把枪和一颗子弹,你会先打谁?维多利亚·贝克汉姆?还是温格?”弗格森笑了:“能给我两颗子弹吗?”

  包装上,在版式上尽量突出重点,以大量的图片和装饰来愉悦读者。标题、语言风格也可以娱乐化。一些流行的词汇,无论是流行俚语,还是电影、电脑游戏中的经典语句,都可以在国际足球报道标题中大胆使用,用诙谐、搞笑、调侃的方式也无不可。只要使用得当,让读者阅读时会心一笑,拉近媒体与读者的距离,满足受众的享乐心理需求便是成功之作。比如,本报在报道曼联与阿森纳比赛后的场外纠纷时,套用曾流行一时的书名“谁动了我的奶酪”来作标题,以“谁动了我的披萨”为题,加上一些披萨图片,将这则以球员往教练身上乱扔食物的新闻包装得相当成功。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娱乐化不等同于庸俗化和色情化。目前,国内一些专业体育媒体在报道国际足球时,不同程度上走上性感、色情路线,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比如,某体育媒体在报道孙继海和李铁英超首次亮相时,孙继海进了球而李铁吃到红牌,以《初夜——进入或者见红》这样的标题,很不严肃。姑且不论这种做法有违新闻媒体的道德规范,即便以市场观念来看,长此以往,受众早晚会产生厌烦心理。上世纪中期,美国一些报纸也曾经出现过色情化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受众开始对此感到厌倦,此类媒体开始遭到市场的唾弃。

  其次,新闻的娱乐化不能失去根本。不管是体育新闻报道怎样“化”,都不能离开体育这个根。一旦脱离这个根,把事情做过头,就会出现本末倒置、过犹不及的后果。报道也好、评论也罢,都必须把体育事件本身当作核心出发点。你可以汪洋恣肆,但决不能离题千里,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借足球新闻之名,大讲与足球无关的东西。

  娱乐化是国际足球报道的一大趋势,但不是唯一的趋势和方向。国际足球新闻报道就像一个自助餐晚会,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口味不一的食品,让大家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的胃口。可以这样讲,娱乐化就是烹调国际足球新闻这道大餐的佐料,而佐料多种多样,放佐料时不能过量,也不能只放一种。

  友情链接: DNF游戏社区:

标签: 娱乐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