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早上,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媒体发布会举行。本届评委会主席宁浩、评委会成员苏有朋、谭卓、日本导演石井裕也、新加坡策展人谢福龙(Philip Cheah)与会。
主席宁浩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更是金句频发,正面回应了他自己作品创作中的选择和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中的一些现象。
亚洲新人奖和宁浩之间有着前缘,再加上宁浩自己的“坏猴子计划”也在扶持新导演,他试图为有才华的年轻导演带来更多的机会。
部分现场实录:
Q:有言论说“流量演员演得不好怪导演”,您怎么看待?
A:我对“流量演员”这个事情圈不清楚,我也不这么想,也不这么说“谁是流量明星,谁又不是流量明星”,刚出来这词儿我都懵了。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演员。例如小时候看港台剧,四大天王也算当时的流量演员吧。另一位评委苏有朋导演曾经也是流量明星吧,但是他们一样是优秀的演员、好的导演。能够一直选择有正确的位置和正确的角色,这个是最重要的。
Q:偏好拍摄黑色喜剧是否有填补市场空白的自觉性?
A:其实没想这么多,创作的时候并没有从市场想问题,还是自己比较喜欢荒诞感的东西。
Q:从近期作品来看,打算转型做商业喜剧吗?
A: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拍摄的电影不是喜剧片,在我心里的标准,喜剧和荒诞戏剧之间是有差别的。喜剧的世界是不会死人的,也超乎物理现象,演员的表演也更“飞”。荒诞戏剧不一定,它是找到生活中的荒诞点,和人物自相矛盾的点,演员的表演也依据这个逻辑,所以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拍的是喜剧。
Q:如何看待电影中的方言使用?
A:一切都是为了生动。不是特意使用方言,有的角色、地域、故事合适使用方言,会让电影更加生动,这确实是我自己的一个偏好,也有很多导演认同和使用。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求真,如果说普通话并不影响“真”的部分,我也不会拒绝。
Q:电影为何偏好草根人物?
A:因为我自己也是个接地气的人,并没有活在空中。我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加上我本身是在一个钢铁企业中生活长大的,对于带着“钢铁劲儿”的电影比较有兴趣,因为它有种粗粝感。
Q:现在的新人和您当时所面对的困难有何不同?
A:每个时期都有所不同,我当时确实是费用问题,那个时代产业还没有形成,电影拍出来没有回收的可能。现在青年导演技术困难降低,我们当时需要搞清楚胶片等,而现在一台5D(相机型号)就可以做,甚至手机清晰度也越来越高,大家可以轻松制作影像产品。现在的问题是面对管道和信息的多样化,那么导演做选择和认清自己的定位显得更加重要了,也更困难了。
Q:导演应该为了观众而妥协自己的创作坚持吗?
A:观众有很多种,个体偏好并不能涵盖几亿人的审美,观众从来都是有不同的需要,甚至一个人也是有不同层面的需要的。所以,所谓的迎合观众其实是做不到的。